三迁个性网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世传富春山居图为黄子 1、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

一、世传富春山居图为黄子

1、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按鄒之麟此跋,直以為富春,而題籤曰山居,德潛所見富春山居,云又非此,姑俟他日之辨。丙午皐月,御識。

3、此画尽描富春江两岸旎丽景色,其间树木苍苍,峰峦叠嶂;村舍、亭台错落有致,渔舟、小桥流水潺潺……

4、自2010年3月14日温总理希望两幅画能合成一幅的愿望表达后,次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表示台北将举办黄公望特展,希望和浙江省博物馆合作展出《富春山居图》。

5、今春東巡登岱,覽天門日觀之勝,不異往年所見(以下圖版糢糊無法辨認)。

6、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7、《富春山居图》在吴家流传了三代后,传到了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是当时著名的收藏家,他把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视作珍宝,每天茶饭不思地观赏临摹。吴洪裕还不惜花巨资专门为《富春山居图》造了一个楼,叫作“云起楼”,把楼中珍藏《富春山居图》的那间房子取名为“富春轩”。

8、一般我国的鉴定师,都是从实习生、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评定,因此,他们都有至少十几年的专业经验,,他们除了具备道德以外,还得有法律保障,一旦鉴定错误,终生取消签定资格,因此,他们会慎之又慎,所以应尊重他们的鉴定结论。

9、黄公望与西方天才型画者梵高不同,在七十岁前,他从未想当个画家。正如所有宋元明清的中国文人,黄公望幼年书读得好,一心只想参加科举考试进府做官。四十岁之前,他追求的是身份地位,这位了不得的巨人曾一度被摆在难以想象的乏味官职,杭州官府专收田粮赋税小官。

10、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里用短短一百四十四个字,便传神的将富春江两岸的山光水色尽现眼前:“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改变他人生境遇的不是任何大时代的文化潮流,而是被长官牵连下狱,牢坐了十年,罪名也不如苏东坡令人同情,而是颇不高尚的贪腐之罪。五十岁黄公望出狱,转身成了道士。

12、这里的拥有人,包括作者、持有人、现在拥有人,他们对作品熟悉、印象深,对作品流动和收藏过程更加了解,因此,他们的陈述更接近真实。

13、烟台富春山居楼盘居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面积80万平方米,由11层、24层的小高层和高层组成,户型建筑面积在85平米至135平米之间,绿化率4%,容积率97%,总户数4931户,房产年限70年,五证齐全。

14、淀池舟行,見梁笱(竹制捕魚器),印之圖中,益知魚家生計。甲寅春御題。

15、两侧墙壁设立斜向展板,介绍黄公望生平和历代对其的评价。后厅正壁摆放黄公望塑像,两侧墙壁展出其经典作品的复制品。

16、这是黄公望十三岁时候发生的事情。后来,当他八十二岁的时候,他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听到了富春江这条河流的哭声,也听到了这条河流的笑声。这清清的河水,从上游到出海,他听到了太多人的一生,恰如他自己的一生,十二岁智慧过人,四十六岁坐牢,五十二岁出家。于是,他一边画这幅画,一边在讲一条河流的故事,也在讲人的命运。

17、《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分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8、全部题跋,自右向左,依次编号,分别用繁体字释文如下,个别处略加按语:

19、于是黄公望就到处抱大腿。

20、富春疑案參來久,今喜辨明楊即柳。高王目迷何足云,壓倒德潛談天口。我非博古侈精鑒,是是還應別否否。沈文王氏乃捉刀,華亭晉陵仍左右。始識流傳只一圖,珷玞(似玉美石)安可同瑤玖。笑予赤水索元珠,不識元珠吾固有。如浮海者必由河,如登山者必歷阜。縱云露柱即燈籠,坐令優孟望而走。每讀班賦(似為張衡《东京赋》之誤)發深思,貴耳末學多膚受(《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謂學問膚淺,僅得皮毛)。吳下詩人即趁闕,試與觀之應覺醜。還續長言當自訟,庶使此圖更因壽。

二、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

1、余既辨明此圖即富春山居圖,乃迭舊韻,更為長歌,以書其後。乾隆丁卯春正御筆。

2、品牌宣传、收藏投资者的学习、交流乐园,最新最全的收藏资讯信息。

3、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4、“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5、因为场景变换太快,观众思绪跟不上,还有就是剧情没深意却很难懂,装深沉类的片子。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就给好评呗,谢谢,相信我将会成为您的最好私人顾问,祝您新春快乐!

6、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

7、《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被装裱后则定名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8、駐蹕盤山,夜雨初霽,坐成天樓,俯視冀野寬(?)平,山雲動盪,想見春渚潮來,波濤萬頃,倘即香光所云一峰老人煙雲供養者耶?庚辰仲春御識。

9、尖塔攬全形,陳園評暫停。佳時逢上巳,隨地可□亭。綠水澄而照,春梅靜以馨。託波杯不泛,□□有芳型。

10、出狱之后,有了犯罪记录的黄公望也没什么机会再做官了,加上一直跟道士有来往,终于相信了“一切都是命啊。”

11、这首诗里,我最喜欢“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八个字,它体现人生的一种放松和自然,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不追逐,不计较,不炫耀,不取悦。

12、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13、黄公望很机智,幼年的时候就被称为神童,小小年纪就励志要当官,要改变世界。

14、《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

15、謁真定大佛寺,並至五臺,展卷證浮嵐暖翠,一而二而一也。暮春之初識於白雲之行舘。辛丑。

16、董其昌评价《富春山居图》说:“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此画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正如恽南田所说:“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这幅画时,竟觉得“心脾俱畅”。

17、漸遠村莊水面寬,水營因以搆河干。嫌他行舘修而飾,愛此居艫福且安。帆落春風靜玉浦,窗憑望月漾金瀾。扈舟高下檣燈列,竟作南巡一例觀。

18、我想我该去看看富春江,去看看严子陵,也去看看吴问卿和西台!不知谁愿意与我同往?

19、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

20、南巡至錢塘,訪雲棲禪舍,訟(公然)江岸陸行,富春山色,了了在目,又遇山人於筆墨町畦外矣。丁丑三月御識。

三、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

1、“明四家”之一沈周(《北京》注:除沈周外,“明四家”还有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是一位十分特殊的《富春山居图》藏家。明朝成化年间,沈周获得此画,由于当时收藏家把自己收藏的书画珍品拿去请好友、名人题跋是一种时尚,因此他把这幅画交给一位朋友去题跋,没想到朋友的儿子竟然把画偷偷卖掉了。沈周念念不忘这幅让他魂牵梦萦的画作,于是,他硬是凭着自己的记忆画出了另一幅仿作。这卷仿作被称为《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此幅背临本基本上保留了原作被毁以前的面貌,不仅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重现黄氏原作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今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国家级珍宝。

2、公元25年,刘秀终于击败王莽,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他登基后,思贤若渴,到处寻找庄子陵。

3、就是用自述和询问的语言方式,记录一个事件的真实性。在作者写字绘画时,都有哪个证人在场,尽量寻找更多的人,并互相验证证人的真实性。

4、但其实,黄公望并不是神仙,他年轻时也走过一些歪路,也有自己的脾气,所有这些被封神的画家,其实都是不断奋斗的普通人,富春山居这样伟大的作品,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5、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富春山图。己卯元日书句曲题辞于上吴湖帆秘藏。吴湖帆是收藏大家,自己也作画。

6、黄公望(1269—1354);倪瓒即倪云林(1301—1374);吴镇(1280—1354);王蒙(1301—1385),王蒙为赵孟頫外甥。

7、没什么,就是说身边有些事非,自己说话注意着点,别乱和人讲自己的想法和传消息,保持平常的心态就没事了,

8、当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

9、时值清康熙年间,皇宫内府偶得黄子久《山居图》,将其深藏于内宫。

10、这沈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黄公望,一听要告老师,当时就急了,一手抓住这个同学,大喊“别告老师!”,一手抄出一把锋利的菜刀,说时迟那时快……把自己丁丁切了……

11、于是黄公望加入了全真教,结交的对象从原来的什么大腿都抱一抱,变成了只跟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12、黄公望接近完图时,将此画赠与师弟,号“无用”,他则自称“大痴”。师弟无用看透不了人生,急着想取历史巨作。无用师弟一毛钱没付取得了《富春山居图》,死后他的后代将之变卖。

13、予南巡四至浙江,富春皆未到也。或眺於山隂道中,或見於雲棲江岸,或寄想於尖塔海亹。今來坐觀潮樓,目送銀濤,遠平春渚,一峰長卷,彷彿遇之,則入山而身立畫中,何如望山而畫在目前耶?茲行既辨浙江濤、廣陵濤疆域之舛,与前此考訂山居真贋事頗相類。予之不欲蓄疑,固不以小大歧視耳。乙酉春御識。

14、丁丑春南巡至棲霞,登最高峰,大江前橫,一碧千里,扁舟出沒煙渚間,江外遠山案衍,恍然昔日山隂道中,遙望富春山色也。放歌之餘,因展是圖識之,御筆。

15、从沈周手中“丢失”的《富春山居图》犹如石沉大海数十年,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其主人已经换成了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董其昌一生都十分推崇黄公望,在拿到《富春山居图》后他十分欣喜,在画作上写下了一长串的题跋,不仅把他与《富春山居图》相遇、思慕,最终购得的经过记载得十分详细生动,更把该作定为画家“生平得意笔”。30年后,董其昌又得到了沈周的仿作—《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或许是受了沈周的启发,天启七年(1627年),73岁的董其昌采用《富春山居图》笔法,创作了一幅山水长卷—《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这件作品同样是董氏画中精品,2012年《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亮相嘉德“秋拍”,最终以62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16、《剩山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17、唐王維雪溪、元黃公望富春山居二圖,為千古名筆,皆董香光畫禪室藏物,題識墨蹟猶存,今先後收入內府,爰於咸福宮西室什襲以藏,即仿香光之意,顏曰畫禪,並令儒臣為圖以傳之,忝學者由此證入,是無上正法眼藏。後得佳蹟,的系畫禪當日鑑賞之物,有香光題識可據者,將皆歸之。乾隆御識。

18、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此乃最后一跋,是时乾隆已退位,跋末钤有“太上皇帝”与“十全老人”二章)。

19、山莊朝靄夕嵐,以此圖證之,益信神妙。

20、自富陽至桐廬,勝甲浙右,子陵高風與山水同遠。丙戍秋駐靜寄山莊,偶憶昌黎盤谷序所云盤中耕釣之樂,較嚴瀨想當伯仲。御識。

四、黄子久富春山居图

1、《富春山居图》走入明代,名气愈来愈大;历经多位大画家收藏,也从此开启世界绘画史上少见坎坷传奇的收藏故事。

2、后来,弥留之际的吴洪裕实在舍不得放弃这两幅书画,决定将《富春山居图》烧掉,为他殉葬。在《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把画抢了出来。尽管如此,《富春山居图》依然被火烧出几个洞,断成了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装裱后命名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画幅较长,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而进行了裁切,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也被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被称为《无用师 卷》。

3、出狱后,黄公望心灰意冷,做了道士,改号“大痴”,从此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靠卖卜为生。《六砚斋笔记》中说,“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虞山画志》说他“每月夜、携瓶酒,坐湖桥,独饮清吟。酒罢,投掷水中,桥下殆满”。

4、1350年,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4年后,黄公望去世。《富春山居图》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5、武氏祠里就有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穆王见王母”、“狗咬赵盾”等故事画。四川成都发现的画像砖有“弋射”、“收获”,描写了水边射雁和割稻的情景;“市井”描写了盐的生产过程,等等。但是,要利用这些资料,就必须首先别伪求真。

6、当年这批文物停放在上海期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画收藏鉴定专家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批伪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于是徐邦达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一个真实的面目。

7、当了道士之后,黄公望四处帮人算命维生,据说算命准确,江湖口碑四皇冠。

8、丁卯仲春,盤山行宮展玩,因用前韻,再題名山佳畫,相對怡神,致足樂也。乾隆御筆。

9、这时候黄公望已经不愿意回到年轻时追求功名的状态了,每次画的画基本都送朋友,这里送一张那里送一张,送了十年之后,已经看破红尘,潇洒得像个神仙,不论是技术还是心态,都达到顶峰了。

10、想当官,最重要还是结交一群官朋友。比如阎复、徐琰之类的。以上结交的都还是正人君子。

11、一个叫危素的年轻人和黄公望关系不错,看到了黄公望花了整整四年画的那20张精品仿古画,喜欢得不得了:

12、比如松雪道人·赵孟頫、梅花道人·吴镇、黄鹤山樵·王蒙、铁笛先生·杨维桢、清碧先生·杜本、席帽山人·王逢……一般这种有文化的人都有一个帅帅的前缀。

13、《富春山居图》画的是浙江富春江的山水风光。《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14、忽必烈南下之后,文天祥被捕,他在就义前的绝笔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的部属南宋谢翱哭祭文天祥,上西台以竹如意击石,写下悲壮的《登西台恸哭记》,哭完后竹石俱碎。谢翱死后葬于严子陵钓台对面的江边。故西台亦称谢翱台。后人为了纪念严、谢二人,在西台筑了“双清亭”。

15、此卷是乾隆十年(1746年)入内府。乾隆得此画卷时大喜过望,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何以见得?因为子明卷的画面空白处写满了乾隆皇帝的题跋。其数量之多,用乾隆自己的话说:“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据统计,从乾隆十年到嘉庆四年(乾隆做了四年的太上皇),画卷上共享55处乾隆的题跋,其中画卷之中有53处,另外两则题跋写在了画卷的前后隔水(手卷形制的一个名称)之上。

16、富春景四時變幻,而霜林紅紫尤為溪山勝觀。今來田盤,適當冬孟餘暄,清霜著樹,丹黃萬壑,不減江城錦繡林。而巖巒雄秀,村野豐熙,若令一峰見之,其渾厚華滋,或當於此圖外,別添一神契耳。行篋展卷,因識圖隙。甲申小春御筆。

17、予既辨明此卷為子久富春山居圖真蹟,近又得摩詰雪溪圖,二物皆董其昌畫禪室中所藏,因成數句。丁卯仲春月御筆。

18、宿雨初晴,瑣窗塵靜,展閱此卷,忻然有會,登萬仞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者,恐不如我坐遊所得多也。

19、吴湖帆发现换来的画作只是残卷中的残卷,连题跋也没有。后来,由曹友卿再到原卖主处寻找,终于在废纸篓中找到了题跋,恢复了画作原貌。至此,《剩山图》归入吴湖帆的“梅景书屋”。

20、每至清涼山,必有天花送喜,信是靈境,適攜此神筆證之。丙午暮春,臺麓雪妍堂御識。

五、富春山居图的流传历史

1、后来,到了唐朝,仕途坎坷,仙风道骨的李白来过,他看到的是富春江的坦荡;后来,被武则天抓起来差点杀头的骆宾王来过,他看见有人在钓鱼,那条鱼在吊钩上“屈体求哀”好像在说:“你不要杀我好不好?”。后来,宋朝写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也来过,并且写下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富春江历史上最美的十六个字,用来赞美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这十六个字现在还刻在严子陵钓台上。

2、水營一律淀池風景,宛如江鄉,惟欠佳山耳。船窗展卷,如對富春。

3、于是就改名黄公望,字子久。

4、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画家奉之为“山水画之圭臬”,历代多有临仿《富春山居图》的作品,甚至还有仿黄公望笔法的山水图问世,如沈周、张宏、董其昌和邹之麟等。这些摹本似乎一旦与《富春山居图》有关,都会价值连城。

5、↑↑↑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关注我,立刻订阅精彩哦!

6、《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富春山居图》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其在人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7、尺幅:纵8厘米,横4厘米

8、无用师:即无用法师,原来认为是一位和尚,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他而作所以名扬天下。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张光宾先生1975年考证确定无用师与黄公望一样加入全真教,系一名道士,比黄公望小十岁左右,其名为郑樗。

9、所以,画面不用颜色了,就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来丰富画面好了。注意了,黑白灰,那可是高级色啊!此时的黄公望,早已没有了功名利禄之心,一门心思全扑在了艺术上,估计满脑子除了画画,就是画画了。江南山水气候湿润,用水墨作画的时候,长披麻皴,这种技法最合适。

10、長至後八日,快雪時晴,坐養心殿明窗下,盆梅初放,一室春和,展此卷欣然有會,輒命筆書之。

11、在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先生的建议下,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湾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12、春巡登泰山,曾空盪胸,眾山俯覽,蒼深渾厚之氣,不啻披子久巨幀。迴蹕舟行汶衛間,船窗晴眺,展對此卷,濃青未了,彷彿遇之,書以紀勝。辛卯春御識。

13、《富春山居图》子明卷虽系赝品,但被乾隆误作真迹而宝爱有加,且在画上题跋到几乎填满所有空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同一人在同一画中题跋最多的记录。在书画作品上题跋,是中国才有的一门学问与艺术,很有文化特色和保护价值,如今已渐衰微,虽犹不绝如缕,但若不重视,总将灭亡。

14、田盤富於杏,每花時掩映松間,青紅相錯,天然好景也。甲午仲春,下游至山莊,杏花正開,展卷評量,足傲子久矣。御識。

15、无论多么优秀的编剧写出来的故事,人们总能猜得到结局;而看似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却从未有人能预测出未来。从元朝至今,一幅《富春山居图》历时百年风雨,几易其手,甚至经历了焚毁之难;一幅完整的画被火烧成《无用师卷》和《剩山图》,两卷分别流传百载,又分隔海峡两岸数十年之久,直到2011年的《无用师卷》和《剩山图》的合璧展出,才让人们得以一睹已是“残卷”的《富春山居图》之完整容貌;2013年,《天机·富春山居图》电影上映,尽管为保护和争抢《富春山居图》而发生的夺宝故事收获了如潮恶评,但依然抢下近3亿元的票房。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从古至今似乎从未停止。

16、黄公望自幼享有才名,但一直只能从事书吏一职,郁不得志。1315年黄公望被牵连下狱,而恰在此时,元朝举行了第一次开科取士,热衷于功名仕途的黄公望因身陷囹圄失去了这次机会。这一事件虽然纯属巧合,却对黄公望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的他已是心灰意冷,不但无意于仕途进取,更失去了“以济世为己任”的雄心壮志。经过六年生与死的煎熬,从狱中出来的黄公望大彻大悟,选择了失意文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出家当了全真教的道士,改号“大痴”。

17、起首汀州过后起山峦,第二段峰峦与第三段紧密相连,山谷中云雾缭绕,可见村舍山路。此处山峰多用干笔短皴,近景树用墨较浓,山顶树叶用横笔淡墨点出,而第三段山峰则有所差异,虽然用墨仍保持着近景偏浓、远景偏淡的习惯,但峰峦顶端树木则开始用竖笔点染,近景树枝亦是如此。

18、很多中国古代的画家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画画,但是黄公望为了能够学习更多的山水画法,一把年纪了还全国各地跑,所以他的画既可以画很密,也可以大留白,既可以一点点勾画,也可以大笔染墨。

19、古人是怎样描绘富春江景色的呢?晚唐诗人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文豪苏东坡赞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不过,诗句再美也不过是抽象的文字,终不如一幅画来得简单直接—更何况,这幅画还是《富春山居图》。

20、畫家貴正不貴奇,大癡此卷三昧知。天地造物非物造,元氣裹合神淋灕。六法上乘我所喜,言之不足長言之。石渠寶笈惜未載,行□出笥常相隨。田盤小憩天成閣,展覺峰巒近列眉。香山岫雲足佳趣,以境覓畫非然疑。乃知逢源任左右,是謂田家合天倪。如入畫禪晤思白,摩詰雪江有所思。我欲壽之以佳作,德潛手筆猶能為,富春大嶺汝有記,吊古寤嘆與嗟咨。試評此畫得所否,更須紙尾揮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