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关于借代手法诗的诗句有哪些【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3、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

一、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3、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8、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9、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10、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11、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注)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2、■□复迭即把同一字词,接二连三用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复迭分迭字和迭词两种形式。

1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5、书湖阴先生①壁二首(其一)

16、2021年高三模拟题及解析

17、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9、素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一种。

20、古典诗词中的7种写景手法

二、关于借代手法诗的诗句有哪些

1、融情于景,对偶,用典。“新月带潮生”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3、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杜牧《寄远》)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5、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8、■□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可以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9、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如温庭筠的《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0、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11、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苏轼《阮郎归·初夏》)

12、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13、(参考答案)比喻新奇,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如眼、梅色如腮,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万物复苏的春光,烘托出萌动的“春心”,使离情更加浓重。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5、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16、(4)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17、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

18、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9、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20、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三、古诗词中运用借代的句子

1、知否,知否?应是绿(叶)肥红(花)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2、“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3、比拟(拟人)。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无助。但月亮却是有情有义的,能及时而来,与诗人默然相对,为诗人排解贬谪的失意情怀。

4、黄鹤楼中传来一声如怨如素的玉笛,使人感到悲伤凄凉,仿佛看到了梅花正在纷纷飘落。听觉和视觉相互交错,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对长安的眷恋,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牵肠挂肚。

5、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唐代白居易《琵琶行》释义: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代白居易《琵琶行》释义: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释义: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释义: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国曹操《短歌行》释义: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6、释义: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7、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价为:“‘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折柳”原来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或送别之词。而李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是一首“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诗人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附耳聆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不由得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乡之情。

8、(暗考型)该词上阕中的“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请谈谈这两句“奇”在何处。(6分)

9、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0、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目的是引起注意,启发人进行思考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又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11、作者写“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意在表达天地间山川的雄奇壮美之景;而写“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则突出远山的秀美,表达词人内心的悲苦。

12、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13、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14、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15、(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7、细节描写。少女拿着“玉盆”以“纤手”戏“清泉”,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的景象,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18、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19、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20、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四、借代手法的诗词

1、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修辞是修饰文词或词语的基本手法,修辞是使语言表达产生美感效果重要手段。“修辞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修辞实际上是语言的一种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修辞就没有语言。下面讲两个大问题。

2、■□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2021情境式名句默写

5、(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8、虚与实的结合“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9、“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0、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

1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12、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1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5、5.空灵美。空灵美是古典美学的—个重要范畴,古人论诗词,常强调空灵。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严东友论诗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这里的“空”就是空灵的意思,指诗词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像的空间。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名词串“珠”,虽然具有巨大的根据力和高度的包容量,但作者却不完全托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虚空境地,让读者主动地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完善、补充。上面提到的《天净沙"秋思》,题目叫《秋思》,句中却没见—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然而“思”的主题却蕴含其中。作者实写景物,虚写情思,这种虚笔描写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美,元人周德清“极妙,秋思之祖也”(《中原音韵》)的称赞,是很有道理的。

16、释义: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17、“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刻心里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1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20、结合诗句具体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五、借代手法的古诗词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过尽千帆皆不是。《梦江南》.其二温庭筠以「帆」借代帆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潜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2、语文拖后腿?这里有解决方案

3、孩子写作业太慢,原因有这几种,趁早改正!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以柳叶如眼、梅色如腮,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万物复苏的春光,烘托出萌动的“春心”,使离情更加浓重。

9、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必修上《师说》知识点梳理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借代整个船)

13、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1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贺知章《咏柳》

15、古代诗歌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而诗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16、“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张岱《湖心亭看雪》)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17、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18、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1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0、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