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以动衬静的两句诗【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六在一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1、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1)侧面描写——衬托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义):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

一、六在一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1、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1)侧面描写——衬托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义):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

4、“列锦(意象叠加)”

5、投稿邮箱:1978227900@qq.com

6、(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8、韩愈选择“敲”,是为了突出“静”,用“敲”声来渲染诗所描绘的“幽静”的意境,突出月夜的宁静。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1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可以看出来是写泰山的.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对泰山的赞美.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抒发作者心怀高远之人生追求.

12、本题从文学手法到思想内涵都颇有可赏析之处。从画面的描写来看,“少年听雨”,“歌楼”、“红烛”、“罗帐”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江阔”、“云低”、“断雁”、“西风”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是回忆场景,是虚写,“而今听雨”的画面,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是实写。

13、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14、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15、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诗人贾岛所作的著名诗篇《题李凝幽居》:

1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思: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是以动衬静,写出了山的幽静。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17、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打开一样,天上的光和云影倒映在水中闪烁荡漾。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是有活水源源不断从源头流来!

18、(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19、经典的列锦还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等等。

20、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以动衬静的两句诗

1、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2、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5、原创首发:现代诗5首;古韵10首合辑,20首专辑

6、点蓝色字关注“江西少年诗词大会”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8、这句看似普通的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正是因为该句所蕴涵的意境,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共鸣。

9、白话文释义: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10、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11、月亮已落下,耳边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象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秋天的江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我孤卧客船面对愁绪难以入睡,夜半时分,从苏州城西寒山寺传来凄冷的钟声,幽静得令人更加难耐。

12、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13、《陌上桑》诗歌全文的意思是:通过描写和叙述采桑女罗敷的美丽容貌、严辞拒绝太守诱惑以及罗敷夫婿的故事,赞美罗敷的美丽、坚贞与智慧。文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描写行者、耕者、锄者为罗敷美貌倾倒的形态,通过她的美丽在人们心弦上激起的强烈反响,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点,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这样通过人物侧面衬托的写法,比借助比喻等手法正面进行描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比某些一览无余的肖像描写更富于艺术魅力。

14、夏夜,一场大雨刚过。窗外,稀稀拉拉的雨滴声还不时传来。但,明显的,天气一下子变得凉爽起来。我赶快打开各个房间的窗户,竭力地想让室内燥热的空气散发出去,而让那凉爽沁人的带着草木气息的清新空气光临这久违了的空间。啊,多么爽神怡心的空气呀。它把我一天来闷在屋子里的烦躁不安,稍稍消淡了一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靠着阳台的窗口,凝望着这凉爽的静谧的迷人的夏夜。远处,电视塔静静地矗立。朦胧的黄与荧荧的绿组合的轮廓,犹如一支彩色的蜡笔插在了灰黑色的天幕中,像在诉说一段遥远的心绪;近处,北濠桥路上,守候在雨夜中的一盏盏路灯,默默地闪着黄乎乎的光轮。光圈下闪闪发亮的路上,不时有几辆小轿车,公共汽车,“哧哧”地一滑而过……。

1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鹿柴》

16、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词交流群,截止目前已建诗群有:淘诗词北京总群(吴铮),广西群(李冰),山东群(许文丽),山西群(段爱丽),浙江群(小杨),安徽群(李家灵),吉林群(刘文辉),江西群(付薇),河南群(姚新征)更新中……

1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8、传说贾岛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有一天骑驴到郊外,触景生情,吟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9、您的文字深深感染淘诗啦!

20、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尤其擅长以动写静,比如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就是用飘落的桂花衬托了山中夜晚的寂静。还有这首《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哗哗地流淌着,用这哗哗地流淌的声音,进一步衬托出山林的幽静。这就是写景当中常见的以动衬静。

三、古诗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1、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王维《鸟鸣涧》

3、空山是寂静的,而浣女是喧闹的。空山里的山石本无声,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6、图文来自网络,由淘诗词整理。

7、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8、又是下雨,又是蛙叫,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在动的,客人也许有事,等到半夜还没来,周围只有自己闲着,但也闲不住寂寞,独坐敲棋,聊以自遣。又通过一个动作“敲”,来突出主人公久等不耐烦的心态。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此诗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动中有静.。

1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12、这是写景诗,描写的是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13、“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14、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15、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但形式上的各种表现手法,归根结底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为主题思想服务的。

16、点击上方关注诗画天地视频号

17、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18、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写夜晚安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意思是: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还是惊动了沉睡中的鸟儿,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显得这夜晚的安静了。

19、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20、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四、以动衬静的两句古诗

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2、又如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以日落春晚,寂寞空庭,梨花满地的愁景,衬托渲染出宫女泪花满面的悲情。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代:王维《竹里馆》;

4、杜甫《题张氏幽居》:“青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陆游《客中作》:“茅檐独坐待童仆,不闻人声闻碓声”也均是以声音衬托寂静。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7、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派田园风光,读后令人感到清新而明快。可一看题目却是观书感想,顿觉这美的意境已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通篇借“方塘”见意,将书比作“半亩方塘”,将“天光云影”比作书中的内容,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文中第一句是比喻,第二句是拟人,三四句是设问。整篇以暗喻的方法借物寓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和悟出的哲理。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0、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11、正衬是运用同类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从正面来陪衬,即以正衬正,以反衬反,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喜衬喜,以悲衬悲。反衬是以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物从反面来衬托,即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

12、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13、诗的大意说:在山中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寂静得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早已归宿的山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14、这首诗前两句意象密集,以落月、啼鸟、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以城、寺、船、钟声造成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鸟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情中之声,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而隽永。以衰景衬愁情,更见其愁深。

15、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俱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

16、又如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以一路上的美景表现出了诗人进士及第欢快、得意的心情。

17、以动衬静的古诗句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题李凝幽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鹿柴》

19、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哪两句古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1、第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2、(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释义):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5、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6、该诗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后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接着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周身幽暗的感觉。最后以青苔结尾,由于长期没人走过的地方才长青苔,因此,所闻的人语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空山异常幽静。

7、又如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慨,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8、又如北宋大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对庐山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观察问题时应客观全面的哲学道理,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学问。

9、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1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1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3、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她到城南边侧去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戴着明月珠;浅黄色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过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流露出赞叹的神气;年轻人看见罗敷,脱下帽子,整理着头巾,像是在卖弄,又像是在逗引;种田的农人更糟,看得失了神,活也不干了;回家还故意找碴子,摔盆砸碗。只因为看了罗敷,嫌自己的老婆长得没有罗敷漂亮。

14、而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是个特写镜头,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久候客仍不至时的寂寞、无聊的心情。尤其是此中的一个“闲”字,顿使境界全出。

15、(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16、《鹿柴》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第一句先营造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描绘山中的杳无人迹,侧重表现山的空寂。紧接着第二句以“人语”之响,反衬山之寂静。《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17、清泉石上流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18、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19、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古诗词中“静”的概念,并非是客观上的“静”,而是主观上的“静”。

20、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