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伤感诗句李白【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李白最伤感的诗 1、“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李白不愧被后世誉为诗仙,在此处夸张怪诞地运用了神话典故,使人更能贴切地感受到北方的那种极寒幽境,展现了其浪漫主义...

一、李白最伤感的诗

1、“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李白不愧被后世誉为诗仙,在此处夸张怪诞地运用了神话典故,使人更能贴切地感受到北方的那种极寒幽境,展现了其浪漫主义的诗风色彩。在此基础上,再生感慨“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进一步衬托北方冬季的这种严寒特征:“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雪花片片飘落在了轩辕台上,营造出一种开阔荒凉、雄浑壮丽的意象。

2、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3、*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第四届诗词大赛6月30日截稿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6、他是唐代稀世神童,7岁时写下一首诗,便成千古绝唱

7、俗语:“菜不摆筷不成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讲究,真得学学

8、《虞美人》——李煜(南唐)

9、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1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2、李白诗词高超,令许多诗人敬佩不已,多次被人歌颂。比如杜甫就为他写下了《春日思李白》,称李白的诗已经是天下无敌,出类拔萃。李白在当年一时风头无两,被众人抬上了诗仙的名号。而就是这样被众人瞩目的诗人,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李白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写下了一首诗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被后人叹息的《临路歌》。

13、此诗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当是李白的绝笔,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诗人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流露出对人生的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格调激昂,想象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14、我认为李白的诗中最浪漫的一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一句。

1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6、亲爱的(不好意思我叫谁都这样)你并不需要读李白所有的作品,那样太多也没什么意义,除非你专门研究这个我可以介绍一些李白的经典作品给你:蜀道难独坐敬亭山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三首登金陵凤凰台关山月望天门山长干行送友人玉阶怨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子夜吴歌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赠孟浩然赠汪伦把酒问月亲爱的你可以收集一下,并看一下鉴赏。。

17、蝶恋花——(清)王国维

18、李白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一个特征是多宏伟意象。他的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气势磅礴,雄奇壮伟。李白拥有极广的胸襟和极高的视野,他蔑视权贵,睥睨一世,这体现在山水诗中,便形成了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

19、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0、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二、伤感诗句李白

1、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2、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诗歌开头“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两句诗运用比兴手法,艺术地概括了李白一生的奋斗经历。“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4、李白最多情的一首诗,仅开头两句,便让人泪流不止

5、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李白《丁督护歌》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李白《江夏别宋之悌》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李白《树中草》

6、赠汪伦庄周长相思采莲曲长干行东山吟峨眉山月歌清溪行赠孟浩然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子夜吴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7、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8、*“墨如金田园诗文化奖”暨“墨如金田园诗公园”征稿,5000元大奖等你拿,6月30日截稿

9、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10、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11、这首诗是李白自离开长安,居住洛阳已经两年光景了。这是在一个夜晚,白日繁华喧嚣的东都洛阳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城中四处或远或近的灯火,和春夜的星空,上下寂然地相映着。沉醉春风,节令和环境都是极宜人的,然而诗人却还不想眠去。他披衣当户,若有所思,正在这时候,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

12、四版:为综合副刊版。主要刊登各种专题、诗词、辞赋、古文、书画、摄影、诗歌、散文,征稿启事等。征稿启事和各种广告还可以根据需要和主办单位要求在任何版面刊登。四版投稿信箱:zhylb4b4@1com

13、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14、“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惊奇地在心里发问。这句的“暗”字.照应了题面上的“夜”,又是理解全句乃至全诗的穴窍处。偌大的洛阳城,在暗夜里,诗人一时并不能辨出笛声所自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循声踪迹笛声方向,也不知来自何处,要判断吹笛人是谁,就更难了。因为“暗”,一切感觉来自听觉,不能来自视觉,所以起句用发问语气;又因为“暗”,诗人视觉上对吹笛处所和吹笛之人毫无预先的准备,笛声乍起,使诗人感到很突然,所以又有“飞声”的想象——笛声仿佛是凌空飞来的。“飞”强调了“暗”的背景,加倍写笛声陡起的突兀感。

15、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16、庄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庄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然而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17、以下是他的六首经典山水诗

18、贤者自表其节,不肯为世推移也。

19、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20、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三、李白写的最伤感的诗

1、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 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4、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5、全诗从“遥看”着眼与着笔,乃远距离而非近距离。在日光的照射下,蒸腾的水汽化为紫色的烟雾,这是全诗的布景也是瀑布的背景。然后是瀑布出场,“遥看”二字点明题中之“望”。诗人的《望庐山瀑布》(其一)是五古,其中的“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对瀑布已描绘得很精彩了,但仍不及此诗后两句比喻之独创,气势之飞动,神韵之浪漫。李白高唱在前,后人写瀑布,往往离不开白练与银河之喻。

6、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7、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8、白话文释义: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0、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前两句,就让人想流泪,昨天已经成为过去,重要的是今天和明天,我们不能让时间倒流,所以从前想要成就的事情也已经不能实现,叔父也与他分别了,此时的李白内心突然有些空虚,有些落寞,他也没有遇到伯乐,想想就让人心生悲凉之意。第三第四第五句,李白正在看风景,因为豪迈的性格,他又不想想起那些失意的事情,于是想豪饮高歌,想放飞自己的内心。看到了大雁成群结队飞过,他又想能够成为大雁就好了,因为它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多么潇洒的生活。这就是李白的特别之处,他虽不得志,但是他的性格却放荡不羁。

13、在这两句中,诗人用的是以“动”见“静”的手法。看起来飞鸟在动,连云彩在动,而诗人却以呆呆伫立的神态看着它们。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更加增添了李白的落寞之情。这也为题目之中的“独坐”作出了传神的勾画。

14、李白这首《北风行》作于公元752年游历幽州期间。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夸张怪诞的笔触,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从北方的严寒着笔,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沙场的悲愤心情,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了安史之乱对百姓生活的摧残破坏,尤其是诗中对少妇凄苦哀怨心情的入微刻画,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15、这个观点较为主流,但另一种说法却让小珏更为认可。那就是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首先的原因是在李白的诗稿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是在天宝十三年。而且,在天宝十三年的时候,诗人虽然辞去了翰林的身份,但此时正是名气最为鼎盛的时候,人也处在生命力最强的中年。

1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7、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9、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喜爱饮酒作诗,一生中最爱写祖国山川河景、月景,想象力极其丰富,诗风意境高远、雄奇豪放,曾经被贺知章称之为诗仙,在他所有诗中,有这样一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却抒写出李白思乡之情深。

20、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四、李白最伤感的诗有哪些?

1、“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李白抓住了少妇“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等形神动作细腻入微地刻画了一个思君心切的少妇形象。李白由前文的极尽怪诞之描写衬托了夫君处境的苦寒,而这正是少女心忧不安的原因所在。李白借助于少妇之口来衬托征人的这种黍离之悲,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达到了喧宾夺主的艺术价值。

2、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3、白话文释义: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4、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5、这首诗一开始是伤感的,后来又是喜悦的,最后又回归伤感,感情线起起伏伏,表现了作者李白那种不得志又想潇洒生活的矛盾心情,他仍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和抱负,想一直坚持下去。

6、此时的李白,已经从朝廷中放逐出来,再也不是翰林。他经历了人间的大悲大喜,从一个天子的近臣,变成了一介布衣,又回到了起点。很多趋炎附势的小人,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因此李白才写下了这首诗。

7、四句写闻笛所感,总之,无论吹笛人是谁,有意无意,吹者自吹,听者自听,暗夜中当户伫立的诗人,的确完全被那哀伤幽怨的曲调感动了。其次,李白离开故乡的妻子已经有数年了,但一事无成。可能是无颜面见年轻妻子吧,读古人诗,我们会发现,但凡遇到政治失意、生活困顿或是暮年衰朽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李白在本诗中抒发的难以遏止的乡情,正是他政治失意的表现,并不纯然是因为孤独而思念妻子。

8、史上骂人最狠的一首诗,痛骂了14万士兵,却成千古名作

9、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10、无题——(唐)李商隐

11、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12、兰花诗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草孤零零的生长在幽静的园子里,和杂草一起荒芜。虽然曾经沐浴春晖,却为秋月的到来而悲伤。飞霜早早的就淅沥的到来了,翠绿的艳丽之色恐怕将要到此为止。如果没有清风吹来,它的香气是为谁而发的呢。赠友人李白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兰花不当户生长,宁愿是闲庭幽草。旧日被霜摧露欺,曾经的红颜已未老先衰。一度错接在瑶华琼枝上,在君王的池塘边结根。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

1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出自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4、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5、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6、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1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19、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却将笔端一转,突然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敬亭山比作人。只有同样在孤独之中等待的敬亭山,才与诗人能相看相视,才能够达到心意相通的默契程度。更为绝妙的是,越是将冷冰冰的山写得如此知情重义,更是体现出李白已经被世人所厌弃,更体会出那种意境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难怪《唐诗摘钞》中评价这句:

20、当此之时也,触犯宦官李辅国而横遭诬陷贬为岭南尉的族叔李晔,因直言进谏贬为岳州司马的贾至,均不期而至岳阳,相逢在李白的生命的斜阳里。他们同游洞庭,相互唱和。李白本来就有一肚子的牢骚与愤懑,何况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友情的鼓舞,又何况在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的酒精煽动之下?他要铲平君山,让湘水安流,让一湖秋水都变成醉杀愁人的美酒,真是酒气冲天、怨气冲天、豪气也冲天。

五、李白伤情的诗

1、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成就了李白,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独立不羁的人格和豪放洒脱的气度,亦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把盛唐气象融合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运用在山水诗的创作中,谱写了中国山水诗光辉灿烂的一页!

4、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5、李白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意境开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高山随着平原的到来而逐渐隐去,大江汇入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视野是何等的开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正是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

6、很多人认为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称赞的王朝,军队开疆扩土无人能敌,令万国朝拜。不仅如此,唐朝的文学也是历史中浓郁的一笔墨彩,在同时期出现大批诗人,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年的诗篇。而李白作为最杰出的一位诗人,临终前为什么会写出悲壮的绝笔诗?

7、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8、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

9、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2、悲的是:人生失意,怀才不遇。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原文: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3、如果认定该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的话,就说得清楚多了。此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国家正在饱经战火。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不仅经历了漂泊之苦,而且还因为参加永王李璘的叛乱而下狱,差点就被斩首。经过生离死别的他,人望已经远不如从前,很多人都躲避着他。

14、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15、*妈祖缘·两岸楹联作品征集启事,9月20日截止

16、我觉得应该说是表现李白什么什么情感的诗。忧伤:《行路难》高兴:《大鹏赋》思念亲人:《静夜思》代表而已

17、江城子——(宋)苏轼

18、岳阳与洞庭何幸,大诗人李白数度光临,为它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南湖”一诗是五首之二。一般注家将南湖释为“洞庭湖”,虽无大错,却不准确。洞庭湖之子的南湖,是今日岳阳南郊与洞庭湖相通的一处浩大湖泊。远古时它流溢着乳香的名字叫“雍浥”,后来又名“湖”,因在岳阳城之南,所以“南湖”就成了她通用的芳名。秋月之夜的南湖,水天澄明,无烟无雾。“耐可”为怎能、安得之意,诗人忽发奇想:怎么能划向水天相接之处而直上青天呢?真是豪情壮采,不减当年。

19、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像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此时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20、《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穷游相期邈云汉个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