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6)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
2、而动词“灌”,是本体“红星二锅头”的动词,这里直接用在了喻体上,就有了动态。文字之外,仿佛能嗅到酒香,也仿佛刚刚一口烈酒过喉。好的文案就是鲜活的表达方式,直接说“把红星二锅头灌进喉咙”,那就跟白开水一样无味了。
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顶真)
4、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5、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2019全国I卷)(对比)
6、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7、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8、比喻手法往往成为诗歌形象化不可缺少的主要形式之一。除了抒情诗歌以外,那种通过比喻来阐释哲理或诗中蕴含理趣的诗歌也比比皆是。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文变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说明了诗歌与社会、政治相联系了,诗歌的理趣也就产生了。特别是到了宋代,由于社会环境不安定,内忧外患,没有唐代时候的激情,因而引发文人的思考,哲理诗使宋代“得天独厚”了。比喻手法使诗文的哲理深沉化,不但是寓理于事(包括形象)中,而且使其中的“理趣”更含蓄,更深沉,更厚重。如苏轼的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
9、解析:由下句的“长安不见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实指。诗人希望到长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终因小人蒙蔽君王视听,使他难以如愿,徒愁绪盈怀。指出手法后,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10、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11、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岳飞(2009江苏)(对比,借代)
12、排比的表达效果(也是从内容、修辞本身特色、语言特色三方面整理)。(1)内容或感情集中,富有层次(或并列或递进);(2)增强气势,便于抒发感情;(3)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有音韵美。
1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4、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15、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用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小学阶段的我们,重点要掌握的是明喻。比喻句中都有本体和喻体两部分,用“像”,“像......一样”,“仿佛”,“犹如”,“如同”等词语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
16、投稿邮箱:779828550@qq.com
1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18、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19、画线句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5分)
20、(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二、运用比喻的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1、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的句子。
2、(诗词微塾)七言诗写作技巧
3、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陆游)(用典)
4、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疑似地上霜。
6、(1)明引(直接引用)
7、古诗词运用比喻方式分类
8、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庾信)“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愁”可以量;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可以载;李后主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可以剪。以上均是将对物的感觉用来比喻心中对愁的感觉,从而将“愁”物化、具体化、形象化。也有以自然之物直接喻“愁”而将其形象化的,如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0、提示:注意重复和叠词的区别。
11、《敕勒歌》南北朝:佚名
12、这支小令的”少债”一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1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4、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15、5高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古代文化常识2022届最新试题汇编
16、(5)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本体是“玉树琼枝的塞外雪景”,如果按照“本体+喻词+喻体”的明喻形式表述,就是“玉树琼枝的塞外雪景如同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忽如”一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美丽雪景时的惊喜神情。(6)下句“凝脂”
17、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18、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衬托、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也包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等。高考对于“鉴赏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本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本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19、(6)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三、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比喻)
3、例:(1)勇敢的海燕(拟人);(2)海燕像勇士一样(比喻);(3)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拟人);(4)花如深夜熟睡的美人(比喻)
4、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拟物中的物可以不出现。如上面的例句“涌了上来”“咆哮”“长在水里”。
6、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7、不只是办公室里分类的工具,而是温和地抗拒散乱,坚定地抓住秩序,本身就是一种伦理。
8、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9、反问的作用: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0、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1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12、参考答案:(1)构成:结构相同,四句都是“或”字领起的四字短语;意思相关,多角度描写舞者的动作;语气一致,表现出对舞者的赞美之情。(2)表达效果:句式整齐,语言凝练,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有助于凸显舞蹈之美。(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双关)
14、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15、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16、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17、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18、(诗词微塾)格律诗中的对仗通病
19、(1)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20、③表达感情上:表达什么观点或感情。
四、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
1、视频制作:麦琪(加拿大)
2、这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哲理诗作。这是诗人游览庐山后所写的具有理趣的诗歌之一。诗人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诗说理,在言简意赅中,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可以说,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借助了比喻手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比喻来形象地阐明人在观察事物时,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的结论迥异的哲理思想。
3、比拟(拟人和拟物)
4、(1)句法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5、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一种特殊的对偶叫“对联”,若分析对联的构成,则除了分析对偶的构成外,应该还要加上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
6、《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7、请简要分析画线句中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5分)
8、说句心里话,这是一道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一道题,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文学功底。
9、在苏轼看来,人生在世犹如飞鸿,充满了不可知性,人生踪迹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然在一块雪地上留下了爪印。待鸿飞雪化后,一切又都不复存在了。然而,它毕竟飞过了,飞鸿踏雪的轻盈,不计何处的洒脱,惊鸿一瞥的浪漫,还有那翩然来兮的无悔,飘然归去的无迹,这就是苏轼理解的最优美人生态度!
10、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11、mm0127m@1com
12、轻松愉悦悠闲自在揭露剥削同情疾苦热爱生活
13、借代的表达效果(也是从内容、修辞本身特色、语言特色三方面整理):(1)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2)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3)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4、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15、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16、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17、(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4)我躺在海面上,细浪在我耳边回响着。
五、写出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
1、近来试题的考查形式同比喻,这里不重复。下同。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
3、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比较: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比喻(借物喻人)和拟人的区别:
5、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6、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唐·李白《古朗月行》
7、比喻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8、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9、例子(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10、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11、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12、叠词使效果:韵律回环,富有音乐之美。特征突出,具有则强调作用。表达感情,使其更加深刻。拟声叠音,仿佛身临其境。
13、(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14、列锦的诗句节奏鲜明,词约意丰,词断意连,形散神聚。因而,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
15、音频审核:安好,玥均,顾黎明
16、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17、“花钱”,在大众的眼里是属于负面的,就怎么样都不会单独拿出来说的那种;而“投票”,是行使权利的一种表现,相对“花钱”来说,它就是正面的词汇了。
18、反复的表达效果(也是从内容、修辞本身特色、语言特色三方面整理)。(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2)起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3)使语言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有音韵美。要注意的是,答题是务必详细指出,强调了什么内容,咏叹了什么感情。
19、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0、难以区分的比喻句——暗喻与借喻。能进入高考中的比喻,当不至于停留在“像……一样”的形式,肯定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暗喻与借喻,就成了比喻进入高考试题的不二法门。
上一篇:有关于学校的名言【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