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二年级咏柳古诗的意思简单几句话概括【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二年级古诗咏柳的诗意 1、(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2、(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3、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

一、二年级古诗咏柳的诗意

1、(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2、(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3、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它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6、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7、综合整理:张小夏教语文

8、贺知章(659~744),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独特,清新潇洒。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9、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1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1、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12、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有船来接作者与一群高洁之士要同去做官了。事件脉络表达的非常清晰明确。

13、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14、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15、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16、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17、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高高的柳树像用碧玉梳妆出来,千条万缕低垂的柳枝像绿色的丝条。究竟是谁将这柳叶剪得这般精巧细致?二月的春风可不就像剪刀一样。

1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9、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20、全诗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二年级咏柳古诗的意思简单几句话概括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化妆(zhuāng)喝醉(zuì)

3、再联想到前面所讲“两个黄鹂鸣翠柳”。暮春初夏时节,此时西岭雪未化,足见雪存在之久远。千秋这个漫长的时间概念却影射了修炼的艰辛,更蕴含了多少失意与落寞。还表示岁月没有荒废,都快修炼成仙了。内中的逻辑是环环相扣并相互印证。表达的是有人在这里寒窗苦读、学成要出山的意象。这里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自己被别人提拔是主要是因为自己修炼的结果。有一种自我的肯定。

4、④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9、《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是唐代贺知章所写,诗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0、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11、③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

12、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13、白鹭的脚很长。高脚与高洁在古代是谐音。所以白鹭又暗喻高洁之士。唐刘禹锡《白鹭儿》: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1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15、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16、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7、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18、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19、赏析:“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

20、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三、二年级古诗咏柳的诗意是什么

1、门泊“万里之船”言下之意,接自己出山的船已经停泊在家门口了。船:在古代又称“舟”。《易·系辞下》:“舟揖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船行于水,水映天。船犹如行于天上。万里船更隐含了学有所成,要去纵横天下的意味导向。

2、。。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我们(帮工站)认为:针对薄弱点,强化训练,攻克难点,才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高效!仅供参考~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5、赏析: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6、立即进入丫丫语文全部资源内容

7、以折柳表惜别,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杨柳意象有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8、村居的古诗意思是:小草长出来了,黄莺也在天空中飞翔。儿童早早地放学回家来到草地上放风筝

9、日常学习中需要的各类小报,演讲,绘画等等所有资料都可以找老师哟!

10、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11、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2、贺知章(659~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年)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13、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敏锐地抓住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是少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

15、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16、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7、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18、一树:满树。一:满,全。

19、咏柳这首诗的意思: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还有咏柳:一作《柳枝词》。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妆:装饰,打扮。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还有(译诗、诗意)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20、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四、小学二年级古诗咏柳的意思

1、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2、原来是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3、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4、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不知细叶谁裁出”,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构成一种设问关系。后两句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令人联想到满园的春色,可谓见一柳而知满园春。

7、(作者)杜甫(朝代)唐

8、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0、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11、(2)柳树赞美柳树赞美春天无限创造力

12、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13、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14、(作者)李绅(朝代)唐

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6、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17、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18、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19、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20、古诗(shī)村(cūn)居

五、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诗意

1、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扩展资料《咏柳》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2、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

3、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4、(作者)高鼎(朝代)清

5、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6、《咏柳》这首诗的意思是: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咏柳》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9、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10、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11、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文解释)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词语解释)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诗文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2、①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13、统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两首·咏柳》

14、由重庆学而思小高团队、重庆学而思大语文团队,联合打造

15、贺知章(659~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16、入群有几百G的课外拓展资料可领取

17、古人说得好啊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你只有经历了才能有感觉不是,李白厉害可人家年轻轻的就仗剑走天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多潇洒。也只有游历过名山也才写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总之你得去体验才能有诗意而不是靠想象

18、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19、(作者)贺知章(朝代)唐

20、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