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有关蝉鸣的描写【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描写蝉鸣的诗句有哪些 1、就得靠假装辅导我写作业 2、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3、这首小诗写得充满了童趣。牧童骑着黄牛,牧歌在...

一、描写蝉鸣的诗句有哪些

1、就得靠假装辅导我写作业

2、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3、这首小诗写得充满了童趣。牧童骑着黄牛,牧歌在林间回荡。听到蝉的鸣叫,就想捉一只蝉,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5、首联以秋蝉叫声表达无限乡思之情。颔联运用对比手法,以蝉的两鬓乌黑对比自己的满头白发,含蓄地表达了韶光易逝、老大无为的人生感叹。

6、原文: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7、《蝉》(作者)李商隐(朝代)唐

8、《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9、翻译: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离别之酒请不要推辞,让我们开怀畅饮。入朝为官就像靠近玉炉中的熏香让人心中欢畅,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10、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11、《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12、首联借蝉栖于高处暗喻作者的清高;借蝉餐风饮露而“难饱”,暗喻生活的清贫;又以蝉声“徒劳”暗喻求助当权者而徒劳无功。

13、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

1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15、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16、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17、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

18、听蝉鸣夏,消受夏日里独有的美妙蝉声,神气为之清爽,暑燥为之消去。

19、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20、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二、有关蝉鸣的描写

1、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2、江水摇碎岸边渔船的灯影,远处白苹飘散着浓浓的香风。涛声仿佛湘妃在弹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红的瑟弦凄切的悲鸣,久久地迥荡在蓝天白云中。

3、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4、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5、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6、“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8、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唐·雍裕之《早蝉》

9、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10、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11、《夏昼偶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12、古人认为,蝉是饮露水生存的,因而在诗人眼中它是高洁品性的象征。又因蝉的鸣叫声极具悲切,特别是寒蝉,因此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蝉生命周期短,终消散在季节更替之中,诗人常借以表达人生如梦,朱颜易逝的悲凉之感。

13、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1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15、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16、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17、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1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19、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20、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三、赞美蝉鸣的著名诗句

1、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2、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3、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5、译文: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6、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7、一只小虫子从我身旁爬过

8、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10、陈郑谓之螂蜩,秦晋谓之蝉

11、回音从我们耳里传到了宿舍里

12、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13、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14、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5、童年的夏天,是从一声蝉鸣开始的。斑驳的树影,柔软的熏风,还有清脆婉转的鸟叫声。时间总是过得很慢,抓住一只蝉,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

16、AmazingLanguageArts

17、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18、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19、尾联用自己的“举家清”与蝉的“难饱”相照应,在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李商隐在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故以《蝉》诗表现其清贫而无助的人生际遇。

20、这首《在狱咏蝉》是唐诗中的名篇。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

四、描绘蝉鸣的诗句

1、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2、春天的风可以带来温暖,和煦的阳光催促农民该耕种了,裙子微微地摆动着,不时传来花的香气。夏天的风吹的草木摇晃,勃勃生机显示了大自然的欣欣向荣,站在池塘边,荷花的香味隔着岸也能闻到。秋天的风夹杂着秋雨,晚上更增添了几丝凉意,秋风的声音是飕飕的,绵绵不绝,吹得树叶悠悠地落下来,仿佛在翩翩起舞。冬天的风则像狂怒的老虎,书房看书都必须把窗户关好,冬风整日呼呼地响,鸟雀都藏了起来。

3、“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出自唐朝诗人郭熙的作品《四时之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4、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5、《夏日三首其一》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张耒。其诗句全文如下: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8、雨下了一个晚上秋天要来了,今天晚上的蝉鸣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9、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0、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11、《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其诗句全文如下:

12、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13、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14、蝉的一生,大多时间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汁露水为食,怀着满腔的热情歌尽生命悲欢,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虽活在尘世中,却不近世俗。

15、《初夏即事》作者为宋朝诗人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16、《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17、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18、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19、禅者,怀抱清幽,怀抱禅静,胸中便了无一尘了。

20、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五、描写鸣蝉的古诗

1、从今天起,让我们共同举起唐宋名篇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4、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7、当我们自大时,看到的只有自己,当我们自谦时,会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虞世南就是如此。

8、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9、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10、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11、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

12、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13、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14、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15、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的象征。因此,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

16、没有蝉鸣的夏天,就好像是不完整的。蝉鸣要乱要多,才显得热闹有活力,不单调。

17、初夏的蝉孤零零的在槐叶上鸣叫,蝉鸣的噪音配合那将落的太阳有一丝丝秋天的感觉。

18、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9、《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20、综合整理自诗词世界(shicish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