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关于粮食的古诗词【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粮食的古诗词 1、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3、《诗经》中有六首单...

一、粮食的古诗词

1、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3、《诗经》中有六首单举“黍”,而“黍稷”并举有九首,另有两首提到了秬和秠。黍在《诗经》时代以前以及唐宋时代,都是中国人的主食。孔子先食黍,以示黍为五谷之先。屈原投江而死,楚人以菰叶包季饭祭祀,称之为“角黍“。

4、清代诗人王彰写下了“罗衣初卸露黄肤,累累嵌成万颗珠”这句像谜语一样的诗句,描写的是玉米。直到明清时期,玉米才被引入中国,成为餐桌上的食物。

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7、更是要落实到我们的一日三餐上

8、古文也分很多体裁,像《论语》、《老子》(《道德经》)等没人会把它们当作古诗词。与古诗词比较接近的大概要算“赋”了。赋:一种文体的名字。刘向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战国时期荀卿的《赋篇》是最早的赋名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文体,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后来或向骈文发展,称为“骈文”、“律文”;或进一步散文化,叫“文赋”。但不管怎样,“赋”都是有别于古诗词的独立体裁。

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0、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1、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12、他们不知上天意志,徒然埋怨风不调雨不顺。

1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4、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15、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16、在餐饮服务单位醒目位置张贴“光盘行动、节俭养德”宣传标语,在每张餐桌摆放“餐七条”、“文明餐桌”、“不剩饭不剩菜”提示牌,市场监督管理局八桥分局也以“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反对食品浪费”为抓手,扎实推进镇域范围内文明餐桌活动。

17、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8、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19、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20、在中国第一部农书《齐民要术》中

二、关于粮食的古诗词

1、李绅的这首《悯农》,直白地道出了农民种粮的艰辛。

2、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3、《陈风·东门之》: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4、从陆龟蒙的这首《五歌·刈获》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受制于天,农民靠天吃饭,旱则祈雨,涝则盼睛。

5、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8、珍惜粮食是所有人的责任。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这个成绩实属不易。所以,对节约粮食这件事,始终要牢记心间。因为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希望大家积极响应号召,拾起对节约粮食的重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点点滴滴,最后都会汇聚成重要的力量。

9、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米饭。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10、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1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的老朋友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并准备了黄米饭作为主食;无独有偶,杜甫在一次到朋友家做客时也被朋友以“新炊间黄粱”,就是用掺着黄米的饭招待。

12、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

13、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4、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15、(出处):悯农二首(作者):李坤(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16、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悯农·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悯农·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释义...《悯农》宋代: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高菊卿《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7、也是许多孩子对“辛苦”的初印象

18、自雇一寒成感慨,有谁能肯解绨袍。

19、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20、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三、关于粮食的诗句古诗词

1、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2、C.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3、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是小米。在唐朝前期,小米曾经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口粮。

5、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6、《管子·轻重》里说:“天下有兵,则积藏之栗,足以备其粮。天下无兵,则以赐贫氓。“

7、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梁国栋《勤俭节约谚语》

10、朝代(现代)作者(七星叟)

11、《勤学》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宋代:汪洙《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明代:王守仁《读书》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宋代:陆游《昌谷读书示巴童》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唐代:李贺

12、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13、当朝言路闭塞无处申述,只好来到京城,徘徊在宫阙门外,也无法见到皇帝吐露自己的悲苦。

14、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15、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1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7、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1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9、接下来考考大家~下面这两道与粮食有关的古诗题,你能答对几道?

20、田里庄稼歉收,虫害又很严重。

四、关于粮食的古诗20首

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3、朝代(现代)作者(王恩堂)

4、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些诗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嗟叹!

5、释义: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6、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7、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8、诗人李白有感于农家的劳作辛苦,也写下了《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9、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10、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11、《小雅甫田》:乃求干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梁稻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魏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3、译文: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14、译文: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15、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1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相信在读过这些诗词后,大朋友、小朋友们一定对粮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9、译文:节约是美德,但很赘力;浪费是犯罪,但很容易。

20、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流尽整年的汗水种下满满的期望。粮食生产周期长,古代的耕种方式原始粗放,农民耕种格外艰难,在诗句中有各类的记载。《礼记·王制》说:“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五、关于粮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5、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6、(出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释义):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7、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8、八桥镇机关食堂推行“分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吃多少打多少。食堂的醒目位置随处可见倡导节俭的宣传标语,号召大家文明用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9、中国的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有着不可撼动的坚实地位。这背后也离不开一群心系苍生、柔软细腻的诗人,他们把对中国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同情、悲悯与自省相融合,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诗章。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珠为宝,稻米为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11、对聪明的你来说,上一题是不是比较简单呢?下一题难度可要增大啦!请听题:

1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3、家田输税尽,拎此充饥肠。

14、落香无数,总被秋风秋雨顾。

15、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于贫苦的人民来说,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事情。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谈得上精神追求与礼义廉耻。

16、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7、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唐代:崔道融《田上》

18、截止目前,已对辖区内120余户餐饮经营户进行宣传检查,张贴文明餐桌宣传标语330余张,摆放提示牌240余个。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