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对比的诗句
1、“我已走到人类的尽头”,海子曾如是说。这首诗就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这使我联想到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这首名诗,有一种外在的空旷和内在的寂静。它那“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也透出了一种澄彻、孤绝的生命意识,只不过在这里没有神明的参与,也没有对“神性”、对更伟大的精神事物的感应。而在海子这首诗中,诗人在“人类的尽头”独自面对他的人生、他的伤痛、他的岩石上寂寞的黑夜、还有他那无言的神。这是他的“最后一夜”,其寒冷和哀伤都到了一个极限,但也是他的曙光即将升起的“第一日”。他的“死”和“复活”就这样神秘地联系在一起。
2、(2)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点明了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4、(2)陶渊明《饮酒(其五)》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5、李绅《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范成大《劳畲耕》: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山林叟》: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辛苦行》: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望采纳!!
6、总是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感受
7、商务合作:18701756126
8、(5)陶渊明《饮酒(其五)》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9、干货|2019年高考64篇情景默写名篇名句(重磅押题)
10、病情分析:这位朋友这个不需要治疗,而是你要改变你的审美观和常识,你长大以后你会发觉原来胯很完屁股看起来很大是很美的。指导意见:而现在你刚长成形时你会觉得不好看这是因为你从小孩变成大人后你的审美观还没变化这个不用治疗的只要等你的意识达到成人后你就知道了原来最美的是你。
11、(3)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借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营造朦胧的意境。
12、(6)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13、(1)《观沧海》中,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的句子是“,”。
14、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15、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6、(8)郦道元在《三峡》中借渔者的歌声来烘托三峡秋景凄凉哀伤的两句是“,”。
17、“出新”应该建立在充分领会、吸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不要以为中国诗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可欣赏性,研究本身就会轻松些。我体会到,研究诗歌艺术同样艰苦,因为这项工作带有理论性,有时觉得难度很大。治学无轻松之路,这或许是每一位严肃的学者共同的体会。
18、(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句子是“,”。
19、(5)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和淳朴民风的诗句是“,”。
20、(2)杜甫在《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诱发诗人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二、运用对比的诗句及赏析
1、答案:(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这些句子平凡而朴实。前半段描写如果作者是祁连山护林员会怎样的生活,平凡的景构成了平凡的句子。后面一句如点睛之笔,写出了祁连山护林员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给人一种敬仰之感。前半段在写护林员的生活,为何后半段写祁连山是坟墓。应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引人思索。前半段与最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引人思考。为何祁连山是坟墓?这表明祁连山护林员生活的辛苦,也显示了生命和职业的崇高,还有护林员的敬业。护林员把自己奉献给了大山,以大山为伴,以大山为家,以大山为自己最后的归依。因此祁连山是自己的坟墓。更体现了护林员对大山的深爱,生的时候想守护大山,死的时候想皈依大山,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自然与生命密不可分,紧紧相融。
3、D.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4、答案:(1)未能远谋(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夫战勇气也(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肉食者谋之
5、(2)刘禹锡《陋室铭》中“,”两句,写了室外清幽雅致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6、(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那样有所取舍:“”。
7、首先我们要留意诗中的这个“你”。按德国现代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的说法,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构建一种“我与你”的关系——爱情是这样,信仰也是这样。海子诗中的“你”也应这样理解。这样一位诗人灵魂的唯一对话对象,在场而又缺席,不在身边却又历历在目。她头发的黑,是岩石上寂寞的黑夜。
8、(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9、这真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苍蝇”这种事物在过去是很难入诗的,是被排除在传统的“诗意”之外的,但在这首诗中,闻一多居然以它来做精神自况。它不仅显示了恶劣环境(“垃圾桶”)下思想的艰难,如果和中国古典诗对照起来,它还给人一种深长的反讽意味。显然,在一个有着数千年诗歌传统和审美规范的国度,要道出这种“口供”是需要勇气的。它显然是一种审美冒犯,挑衅着、也颠覆着公众对诗歌和诗人的习惯性认知。
10、C.尾联想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对朋友新作的喜爱之情。
11、(2)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
12、(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8)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3、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14、答案:(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5、(7)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16、(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
17、袁行霈:这五种意义的区别,只能说是大致的、相对的,在诗歌中各种意义可能并存着,很难严格划分开来,不必过于拘泥。
18、(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19、译句: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2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9版《考试大纲》样题,值得一练)
三、表现对比的诗句
1、(4)《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2、(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3、(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句从国内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4、不失一般性,模型中假定输入风格ID是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Sty,并且Pr(Sty=k)=1/k.回想前面的关于互信息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模型需要最大化风格随机分布Pr(Sty)与生成句子的随机分布Pr(Y;X).具体模型可以详细参照图因而二者的互信息可以计算为:
5、(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6、(3)对比诗歌阅读的解题思路
7、答案:(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取之无禁
8、(6)在《论语》中,曾参用“,”指出有抱负的人只有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更要有恒心。
9、答案:(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
10、(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11、(《行路难(其一)》《望岳》《春望》)
12、(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13、全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4、今夜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
15、袁行霈:第一个原因是,象征义指代宣示义,情韵义修饰宣示义,象征义与宣示义的关系更密切。第二个原因是,象征义与宣示义的关系性质在意义方面,情韵义与宣示义的关系性质在情感方面,对人类心理学来说,情感比意义层次更深。
1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17、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2)蟪蛄不知春秋
18、(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19、(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20、袁行霈:“博采、精鉴、深味、妙悟”这句话里,博采、精鉴是前期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研究资料作史学的梳理,这是人文学科治学的普遍要求,对诗歌艺术研究也适用。具体来说,所谓“博采”,是要找到诗歌与其他文化形态相同的地方,着眼于横向的比较,这样能看到平时囿于诗歌领域而忽略了的其他文化成果,打下的基础更厚实。毕竟诗歌艺术不等于平常所谓写作技巧,它的范围很广,制约因素也多,就一个诗人来说,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都起作用。就一个时代来说,政治、宗教、哲学、绘画、音乐、民俗等都有影响。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艺术的奥秘。
四、关于对比的诗句
1、其不善者而改之(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祥波:可不可以认为深味的更高境界就是妙悟?
3、他的诗歌中大多是平凡的意向
4、(1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5、(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9)羽扇纶巾
6、译句:有缘分的话千里迢迢都会赶来相约赴会,没有缘分即使面对面都无法牵手。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9、(10)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10、答案:(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1、(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能受下赏的人是“,”。
12、论文中将几个baseline模型分成两组,旨在减少人工评测的相互影响。具体基于该评测指标得到的几个模型的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
13、此时我又想寒食节前后,老家早色青青的景色。尾联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进一步烘托出对“诸弟”得想念之情。
14、(4)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15、曾祥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博采”类似于您关于“横通”的观点,强调多学科综合,“精鉴”强调对本学科资料的考证辨析,《中国诗学史》是按照“博采”与“精鉴”的要求完成的诗学史梳理的基础工作。诗歌艺术分析是建立在熟悉诗学史基础上的研究行为,可以用“深味”与“妙悟”概括。您所说的“格局、眼光、胸襟、气象”,也强调要将“纵通”和“横通”结合起来,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观察和研究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样才具有选择题目和深挖题目的眼光,做学问才能四冲八达,无往不至,才能达到学术格局大、视野开阔、总揽全局的境界。这是将中国诗学研究的内在精神扩展到更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
16、(2)李煜在《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选取典型景物,情景交融地描画出作者的孤独凄寒之感的词句是“,。”。
17、刘年的诗歌采用一些常见的意象。他会经常到各种地方采景,然后在各种景的组合中发出自己不一样的感慨。如《汪家庄的白杨》“起风了,水柳在摇,椿树在摇,棣棠在摇,板栗树也在摇,有鸟窝的白杨,摇动幅度最小”这首诗通过平凡的意象组成。“水柳在摇,春树在摇,”都是一些平凡的语句,但是最后一句却来了一个升华,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感觉。“有鸟窝的白杨,摇动幅度最小”,在这里,树被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对待有生命的鸟窝,它就会摇动的更加小。
18、(10)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9、答案:(1)到乡翻似烂柯人(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桃源的宁静、百姓和平安逸的生活的句子是“,”。
五、关于对比的诗词
1、诗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com
2、(6)唐代诗人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同样用管箫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表达了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的感情。
4、(2)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图存,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后果。
5、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6、译句: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7、诗的第一句就引人注意。读完全诗,我们会明白这的确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诗人”,诗人通过这首诗要做的,恰恰是要逆转这个被数千年的诗歌传统所塑造的诗人的形象。虽然从诗的第二句开始形成了一个转折,指向一个中国读者都很熟悉的古典的“诗意”的世界(诗人还特意在第四句化用了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黄昏到寺蝙蝠飞”(韩愈《山石》)等,它几乎要惹起我们诗意的乡愁),然而,诗的本意到了结尾才真正揭示出来。
8、曾祥波:您所说的“博采、精鉴、深味、妙悟”可以称为古典诗学研究的“四把钥匙”。这四把钥匙,有没有哪一把是关键性的?
9、而从这种角度来看,传统诗意的过剩往往掩饰了一种内在的贫乏。重铸一种现代“诗性”,这就首先意味着扩大、加深和刷新对诗和存在的理解。
10、全诗由人及物,融情于景,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11、(7)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饮酒(其五)》中“,”两句就表达了这种哲理。
12、(20)《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
13、(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14、(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15、袁行霈:关于学术研究,我有三句话:第一句是“博采、精鉴、深味、妙悟”,第二句是“博采众长,独辟蹊径”,第三句是“格局、眼光、胸襟、气象”,这三句话算是我的治学经验之谈。后两句所指的研究对象要广泛一些,概括更抽象一些。第一句“博采、精鉴、深味、妙悟”,是就研究诗歌而说的,也可以从中看到我个人诗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16、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遗产。其中最流行的中国古典诗歌类型,当属绝句。漫漫的历史长河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五言绝句以及七言绝句诗歌。这类古典诗歌以其整齐的节奏与独特的曲调在中国文化中传承。同时在一千多年年的历史发展中,诗歌也呈现出多种风格,例如:田园,边塞,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在人类诗歌创作中,即使基于相同的关键词或主题,不同风格的诗人也可以用迥异的风格写出完全不同的诗歌。例如图1所示,当诗人提到“月”(月亮)时,他们既可以写出边境征战的兵戈铁马,也可以描绘思念忐忑的不眠之情。这种针对相同的诗歌意象赋予不同的表达内涵是人类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17、(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18、(8)《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19、(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20、(6)《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下一篇:带对比的诗句【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