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古诗对比教学【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古诗对比 1、反比的例子更多,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通过反比,强化了作者的情感。 2、(问题)这两首诗都写到了...

一、古诗对比

1、反比的例子更多,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通过反比,强化了作者的情感。

2、(问题)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4、飘零洛社②数遗民③,诗酒当年困恶宾④。

5、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唐·韦庄

6、①《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下片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②《金陵怀古(其四)》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尾联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

7、B.“当场只手”以下七句,运用反问和用典的手法,期望友人能捍卫堂堂使者的尊严,并期待南宋会有雪耻之日。

8、(解题指导)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9、A.诗的第二句虽表达了诗人对三十岁还没有被封侯的失落,但更多的是自信。

10、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1、2019年高考古诗鉴赏模拟题

12、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13、破蝶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闻笛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5、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6、「分析」:由于两位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环境各异,追求也不同,诗人孟云卿从独在他乡、身为异客的寒士角度感受寒食节的;诗人韩翝则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可作答为:两首诗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虽地域不同,但都充满春意。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所不同。(甲)诗从独在他乡、身为异客的寒士角度感受寒食节的,一个“悲”字写出了寒食的辛酸,也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乙)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

17、(典例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8、从古诗表达的情感方面进行比较。

19、(答案)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苏诗中“泛崇光”“空蒙”“红妆”寄寓了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白诗中“惜”“惆怅”表明了诗人对将要凋零的牡丹花的珍惜、惋惜之情。

20、C.尾联二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此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

二、古诗对比教学

1、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2、答案(示例一)“应”字更好,“应”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字则无此意趣。

3、注:①藜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4、每一首古诗,都表达诗人一定的思想情感。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儿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乡村风光的赞美与向往。杨万里的另一首诗《小池》所表达的就是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总之,我们在进行两首古诗比较的时候,可以从创作背景,古诗类型,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入手。这样我们就会更深地领悟中华灿烂的古诗文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以上是我粗浅的认识,如有不到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6、诗歌形象异同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

7、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8、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0、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与《金陵怀古(其四)》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1、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12、名著阅读《论语》、《红楼梦》相关知识与习题合集

13、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15、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6、不相同。白诗:通过对琴艺高超却沦落天涯的琵琶女形象的叙写,反映个人不幸的政治遭遇,表达自己被贬谪的伤痛。苏词:“萍”,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人生如萍在水,任其漂泊无定的身世感慨(人事变迁、世事变幻);“故山”、“归飞鹤”表达词人企盼退隐还乡的情感。

17、萨词中写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而今昔日繁盛的汉家陵阙也是秋风瑟瑟,禾黍满眼,表达了对英雄盛世不在、历史沧桑变幻的慨叹。姜词中写曾经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满眼尽是青青荠麦,而这一切皆因朝廷抵抗不力,金兵入侵所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对发动掠夺战争的金兵及南宋王朝投降政策有所谴责。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9、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

20、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浙江省瑞安中学,现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教师。温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教坛中坚,杭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研究小组成员,浙江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

三、古诗对比句

1、(全国卷Ⅲ)《精卫词》王建

2、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

3、(20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4、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5、(6分)诗人在诗中都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2分)陈诗先叙事,写自己流寓他乡之愁;(2分)接下来描摹凄迷春景,寓情于景,抒国破家亡之悲,感慨悲壮。(2分)

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8、特别提示:比较鉴赏题解题模板

9、苦笋耿介,与魏征的刚直不阿相似。

10、(注)耿:微明的样子。

11、(注释)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12、中国古代监狱演变——据王志亮《中国监狱史》整理

13、题目要求“比较两者的异同”,既包括所写两句的对象、表达效果,也指向两句的具体内涵、手法出新——考生读题时往往有所遗漏,难以审读到位。事实上,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接以“水”喻愁,写的是家国之愁;而秦观笔下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将前面写到的“泪难收”“水空流”“恨悠悠”融会成一股情感之流,先以“春水”喻泪水,再以泪写愁,表现的是儿女之情。同时,“流不尽”较之“恰似”,愁情程度更强。因此,试题参考答案为:

14、(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15、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C.“平生镆铘剑”意思是希望得到一把名剑,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引荐的心愿。

18、A.上阕开篇“以论入词”,意味深长,虽很久不见南宋北伐军队,但也不要就以为南宋已没有能率师北进的人才。

19、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20、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四、古诗对比阅读

1、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2、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4、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5、近体诗: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6、(3)空间位置,《秋江送别》化近(才一水)为远(是两乡),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一道同风雨,何曾是两乡),强调心理距离之近,相交情感之深,是创新性的表达。

7、A.黄诗颔联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登高所见的秋景,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下像一道白练。

8、(参考答案)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1分).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1分),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1分).示例二:①颔联用典(1分).“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1分).“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1分).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1分)。

9、(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鉴赏评价

10、(2)辛词《破阵子》主要回忆沙场秋点兵、意气扬扬和反击战的漂亮凯旋,尽显英雄气概,但结尾回到现实,一句“可怜白发生”,揭示主题,英雄迟暮,功业未成。

1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12、读诗(把握大意)通读要比较鉴赏的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含注释)

13、典雅,选用文言词语,历史典故,意蕴深厚,高雅而不浅俗。例“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用“采薇”引入典故,表达诗人隐居山林之志。

14、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

15、再比如刘禹锡的《赏牡丹》,把牡丹和芍药、芙蕖进行横比,突出了牡丹。

16、抓住特色,比较分析。

17、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18、B.《鹧鸪天》“露初晞”与“新垅”形成鲜明对比,让词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悲叹。

19、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2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五、古诗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1、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

2、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3、“推敲”一词就此而来。可见古人创作诗歌时在一字一句上斟酌得认真,惟有不断推敲,才有一流的诗作。

4、(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5、由于不同的诗人,或不同一时期的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处境各异,追求有别,所以面对同一题材,他们的诗歌选材立意自然也不同。因而比较诗歌的选材立意的差异就成了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6、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6分)

9、A.“古徐州”即彭城,“淮左名都”即“扬州”,两首词首句皆扣题而起,和柳永的《望海潮》首句有同样的效果。

10、(1)思想情感,《秋江送别》“已觉是两乡”,朋友尚未远行,已觉伤感,格调低沉;《送柴侍御》“明月何曾是两乡”,虽与朋友告别,但心灵知己并不觉得遥远,性情开朗,性格达观,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温度。

11、(1)“园花经雨百般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花园,里面种了许多花,都开放了。一场雨过后,花朵显得更加娇艳美丽。这样的景色,可以用“艳丽”“娇艳”等词来形容。

12、D.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真挚。全词明白如话,以歌代哭,不事雕琢,体现了李煜词炉火纯青之功。

13、译句: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14、答案示例: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15、“情感基调”指诗歌的基本情感,本题是课内外作品的对比——试题所选诗歌与课内的《破阵子》比较,要回顾课内诗歌,理解其思想情感。

16、①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勉励。“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等句,表达了大无畏的英雄情怀和对友人的期许。②对国土沦丧的屈辱与愤激:如“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表达对金人夺宋半壁江山的屈辱与愤激之情。③誓雪国耻的必胜信心与乐观之情;如“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等句都表达了对大宋必胜的坚定信念。

17、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凭玉栏。正地连边塞,角声三弄,人思乡国,愁绪千般。草草村墟,疏疏篱落,犹记花间曾卓②庵。茶瓯罢,问几回吟绕,冷淡③相看。

18、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19、D.李诗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故而使人难以把握诗中描写的音乐美。

20、古诗字数的整齐,读起来相对压韵和平仄。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