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比诗词
1、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元好问
2、有人说,本词下阕所写“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和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6分)
3、「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比较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和表现的情感。可作答为:两首小令都运用了白描手法展示秋天的景色,这是共有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第一首小令的作者经过精心布置,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孤立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了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地勾勒出旅途中游子的孤单与寂寥,表现了羁旅悲怀;而第二首小令的作者写在满天秋意里泛洞庭湖下小项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飞动,透露出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4、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5、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鉴赏诗歌,重在领悟诗的意境,能够领悟诗词的意境就能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因此,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便成为考查点。
6、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7、①韦诗中诗人“独坐”的空宅,凄清寒冷,与室外春江潮涌、黄莺欢啼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更添寂寞惆怅,很自然地引出下句“想诸弟”的内容。
8、B.韦诗首句实写寓所寒食景色,末句虚写故园寒食景色,全诗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9、(10)老年腰:诗词无骨,偏偏又老气横秋,脆弱易碎,或者关节处生硬。也指一切老干体的诗词。
10、并置顶或星标中学生读写
1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类似的作品还有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今日,树下不期而遇的少女面若桃花双目含情,诗人心旌摇荡。而如今却只剩落寞调怅的诗人,独自面对盛放的桃花。
13、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高考诗歌对比鉴赏题做题技巧归纳
15、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6、今就选一首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17、以唐代诗人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为例。
18、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19、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0、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二、对比诗词时间
1、运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人们对逝去的美好情感的留恋和感伤之情。
2、(问题)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3、我是你房顶的一片瓦片,
4、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③清明。
5、一个成为阶下囚的皇帝,一个天涯漂流的‘断肠人’;不一样的凄凉背景;一样的断肠愁怀!
6、(7)赤脚:语言粗陋,不合律不押韵,混不吝四不像。不像顺口溜,不像打油诗。也指一切自度曲,自创体的诗词。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小白长红”指白花少,红花多。园中春花的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的结局,形成对比,藉以抒发个人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华,犹如“越女”,然而因避父讳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诗悲剧气氛浓烈。“嫁与春风不用媒”说得轻松,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
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0、市南区香港中路100号中商大厦
11、(真题练习)(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2、二是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初步达到知人论世;
13、对比——对比手法鉴赏,我们要注意它的特点,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举一例: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王步高经典课程|诗词格律与写作(24集珍藏版)名家教你写诗词
16、请从整体上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的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
17、问题:甲、乙两首《寒食》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是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
18、浅谈高考诗歌鉴赏中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平时的鉴赏过程中,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把“对比”当成“衬托”,或者相反,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现实中因为人们常把对比、衬托连用,有人便误以为对比和衬托是一回事。其实,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露得更加尖锐。
19、信箱:txq1627@1com
20、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三、对比的古诗词名句
1、骊山语罢清宵半,泪两淋铃终不怨。
2、这是一篇旧文了。现在和尚虽不会写如此尖刻的文字了,不过内心对诗要求还是很严格。和尚一直信奉一句话:烈士肝肠名士胆,杀人手段救人心。但是,和尚很讨厌哪些诗词速成法的教学模式,那和八股文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这里不会教你诗法的。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4、欢迎订阅『宋史研究资讯』
5、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读诗——把握大意。
7、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着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8、作者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9、特别提示:比较鉴赏题解题模板
10、想来岳飞满江红一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恰是对这些甘愿为汉帝国付出生命的将士最好的写照
11、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12、天空多宽,你就有多宽。
13、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4、赞同。“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中“犹自”两字,用笔拙重,有“自顾自”之意,意指杨柳袅娜,在东风中舒腰曼舞,不曾懂得世人忧国伤时的苦痛。表面说杨柳,实质以柳喻指南宋君臣,此句融情于景并运用拟人手法,含蓄表达作者心中的感伤和愤恨。杜牧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说无知歌女唱亡国之音,实则讽喻晚唐统治者淫乐误国,含蓄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感愤慨。一词一诗,手法不同,异曲同工。
15、运用对比手法的佳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屋中男妇饥不餐,船上猎鹰饱食肉。明蒲松龄《挽船行》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明施耐庵《水浒传杂诗》
16、这当中又有许多类型:许浑《送从兄归隐兰溪》:“身随一剑老,家入万山空”。其中“一剑”与“万山”相对,这是巨与细对比;罗隐《甘露寺火后》:“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其中“只道”与“不知”相对,这是正与反对比;罗隐《莲塘驿》:“一梦不须追往事,数杯犹可慰劳生”。其中“不须”与“犹可”相对,这是取与舍对比;郑启《严塘经乱书事》:“未见山前归牧马,犹闻江上带征辔”。其中“未见”与“犹闻”相对,这是虚与实对比。
1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8、其次,形式不同。诗词都有固定的形式。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格式。对平仄、对仗等形式要求较高。词的格律限制就更加严格了。宋词的形式主要是词牌的不同。每一首词都要按照词牌的固定格律进行填写,有严格的平仄限制。一般来说,唐诗的形式比较固定,而宋词就大为不同,有不同的字数的变化,这样就更加有音乐性和节奏的变化。
19、热带雨林里的无名小卒。
20、诗歌《有的人》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活与死)的对比;(骑与俯)的对比;(石头与野草)的对比来突出主题。
四、诗和词对比
1、关注我,你的诗词不会再迷路
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曹家齐,陈安迪:苏轼进士科名次甲第考释——兼说宋朝进士甲乙丙科问题
4、人人欲作千年计,争奈天公不应机。
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6、屡朝宰相三更梦,历代君臣一局棋。
7、(2018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题目。
8、因D选项陈述两首诗都是为了衬托诗人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显然错误。故选D项。
9、(20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10、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
1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12、(真题练习)(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4、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15、(清.纳兰性德.拟古决绝词柬友)
16、我是渺小的蓝色星球——地球,
17、古典诗歌十分注重讲究表达技巧。鉴赏诗歌,也应该辨析诗的表达技巧,而要想准确地辨析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就必须要掌握抒情方式、对比映衬及了解相关修辞,掌握相关术语。在试题的设置中,置疑点往往为修辞或抒情。
18、即便被扔进垃圾桶,也无人知道。
19、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20、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出自增广贤文)贫穷时,即使居住在热闹的都市也没有人来过问;富贵时,哪怕是住在深山里也有远房亲戚找上门来。
五、对比诗词举例
1、青女素娥具耐冷,月中霜里斗蝉娟。
2、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3、何如薄幸锦衣郎,比冀连枝当日愿。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古风二首》
5、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1)意象间的远近关系,品味哪些是作为背景的远景,哪些是作为主体的近景;
8、在诗歌的布局、构图、意境上刻意构成上下或前后对比,以突出要表达的主体。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9、淘金老汉一辈子穷的慌。
10、我虽看着这春潮涌动的春江和自由翻飞、悦耳欢啼的黄莺之景象,但是只有我孤身一人坐在这里欣赏。此句虽描写了美好的景象,但无心欣赏,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惆怅之情,也为下句直接抒情——想念诸弟做铺垫衬托。
1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12、生物生活在你的怀抱里。
13、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1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5、(1)“园花经雨百般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花园,里面种了许多花,都开放了。一场雨过后,花朵显得更加娇艳美丽。这样的景色,可以用“艳丽”“娇艳”等词来形容。
16、我是手电筒里的一束光,
17、和尚讲写诗,最看重的就是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多读书,多推敲,多体悟就什么都有了。坚持看书,是和尚多年的习惯,也希望诗友们能有这个习惯。
18、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9、当然,以上三种仅是大致分类,有的诗词将多种情感融合在一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将古代英主业绩与当今朝庭萎靡不振对比,昔日“烽火扬州路”与今天“一片神鸦社鼓”对比,廉颇虽老尚有人重视与自己无人问津相比,抒发了作者对逝去英雄的仰慕,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对当今现实的担忧。多重今昔对比,使语言更丰富,形象更鲜明,感情更充沛。
20、董恩林:苏东坡游历阳新、庐山考――以《兴国州志》所载为例
下一篇:古诗对比教学【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