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维以静衬动的诗句
1、这“空”字既写出了环境的静穆、幽邃,也表明了诗人有清悠、寂然的情怀,为该诗定下了清新幽静的基调。
2、意思是: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3、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4、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5、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6、本诗的第四句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
7、竹里馆也是辋川其中的一景,这首诗也是《辋川集》二十首之一。
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9、颈联的大意是:竹林传来浣女们的欢快笑声,她们洗衣归来了。上游荡下来的轻舟划动了莲叶。
10、所以,本着好“静”的态度,王维的日常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居住的环境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而《鸟鸣涧》这首诗,可以说是王维游览所见,即紧扣“静”字,通过描绘山间春夜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显山间春夜的幽静,从而达到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
11、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12、以浣女的喧笑声和小舟划水声,反衬出竹林月夜的静谧、清幽。以动写静,更衬山中的空旷寂静。
13、这种无忧无虑,和谐美好的生活,是诗人所渴望的。这也是他为何选此地居住的原因。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佛王维的经典作品之全首诗记述的是诗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到的塞外风光。这首诗既反映了边塞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之后而产生的一种寂寞孤独之感,但诗人的这种悲伤之情在塞外雄浑景色中得到了净化,表现出了诗人一种豁达的情怀。
16、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17、请帮忙在文章最底部的右下角点击“在看”二字,谢谢!若想留言,点击“在看”二字,展开后则可写字。
18、卜算子登高水调歌头。游泳(宋)李之焕杜甫毛泽东我住长江头,``````一桥飞架南北,君住长江尾,无边落木萧萧下,天堑变通途。日日思君不见君,不尽长江滚滚来。(天堑即长江)共饮长江水。````````````。收起
19、致各位诗友的一封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20、其实这就是佛家修禅的一种主张“明心见性”,只有你的心真正静下来了,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动与静,也正是在人闲的时候,才感受到桂花的飘落,所以才由此一说。
二、王维写的以动衬静的诗有哪些
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4、致全体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封信:读完惊出一身冷汗!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鹿柴》(释义):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6、刘辰翁《王孟诗评》:皆非着意。顾云:所谓情真者。又云:何限清逸。
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8、尾联的大意是: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逝,但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再加上淡月、山林,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山水画,简直是美不胜收。这四句是千古名句,后人常引用。
12、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此“惊”字妙(“月出”句下)!钟云:幽寂(末句下)。
1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他扩宽了山水诗的领域,增添了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
15、重磅推荐:《东坡乐府·雅集》——继《花间集》后,又一必藏词集
16、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描写的是自然风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7、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风格特点。
18、诗歌描写了汉江流过的荆门等楚地,把三湘和九派等地方连通了。这汉江好像要一直流到天地之外去,山色仿佛似有若无。汉江沿线的城市郡邑好像在水面上浮动着一样,那流动的波涛似乎把远方的天空都给荡动了。襄阳这么好的风光和天气,连我这个山翁都被陶醉了。
19、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见王侯。”(《献始兴公》)足以可见,诗人是山中清洁高雅人士。
20、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点红豆,它最能勾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三、王维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夜静的诗句是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春山:这一词有两解,有人认为应当解释为春天的山(百度百科、360百科以及一些其他资料);还有人认为是一座叫做“春山”的山。
3、这首唐诗是著名诗人王维的经典作品之这首诗描写的是秋雨之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以及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将景色和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6、全诗短短四句,由花开写到花落,花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
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8、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9、这首唐诗是诗佛王维的经典作品之是一首借咏物来寄托自己相思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虽然是写相思之情,但是全篇却不离红豆,诗人正是借用这种相思之子的名字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这首诗意境唯美,语言虽浅白但是情感真挚,不失为一首千古名诗。
10、第三句“月出惊山鸟”简直把这种空灵安静写到了极致,正是因为夜晚十分安静,所以连月亮静静地出来都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
11、思想: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
12、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13、《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鹿柴》
15、《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16、编辑:极简主义的禅ID:chan99mini
17、这首诗和王维的其他许多诗歌一样描写得意境空灵,王维的诗歌读后总能使人安静下来,也只有真正懂得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禅意。
18、王维的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
19、江南女子每天都要去采莲,莲花塘很大,所以总是很晚回家。她们用竹篙撑船的时候小心翼翼,害怕溅起的水弄湿了自己的红衣裙。
20、ID:shoutiao99
四、王维以动衬静的诗句有哪些
1、这首诗描绘了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2、天色已晚,朦胧的月亮升了起来,淡淡的光辉洒下来,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纱笼罩山林。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这是一幅幽清明净的画。
3、这首诗写出莲花坞采莲人的形态,一幅色彩鲜艳的采莲图。诗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体察事物细腻,爱物之情真挚。末句只一“衣”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莲写活了。
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5、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6、太多了你可以买本王维诗集比较著名的有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洛阳女儿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三首)故人不可见,汗水日东流(哭孟浩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挥鞭(陇西行)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只,劝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相思)
7、王维的另一首诗《鸟鸣涧》也大量运用了动静相衬的意境描写的方法:
8、字数:1947个。2020/2/11星期二完稿
9、同理,月出和鸟鸣亦是以动衬静,来突出显示春山的幽静。字里行间,它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后来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也是同样的一种表现手法。由于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在盛唐时期,所以也暗喻了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10、这首诗也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诗歌描写了空旷的山谷在经过了一场雨后,傍晚时分,已经能够感受到秋天到来的气息。明月洒下一片月光照耀在松树间,一股清泉从岩石上顺流而下。竹林里发出阵阵喧闹,肯定是浣洗衣物的女子回来了,莲叶摇动肯定是有船从上游划下来。春天的芳菲要消歇就任由它吧,我这个隐居的人自会留下来。
11、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梅花开了没有?
12、感谢王维给我们创作了这么多唯美的山水诗,让我们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
13、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诗人在同乡面前,只问梅花,不问家,含蓄隽永,令人回味。
1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义):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
15、第四句“时鸣春涧中”则近接上句,因为山中过于安静,月亮出来后惊吓到了鸟儿,所以那些收到惊吓的鸟儿才会不时发出一两声鸣叫。
16、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17、(若喜欢此文,欢迎点击下面红色框便可打赏。即使1元,也是100%的鼓励。谢谢!可以点击“其它金额”自己设置数目。)
18、读《周易》就会明白:人要成功,要懂得定位和变卦
19、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鸟惊月出,甚言山中之空。
20、山中下了一场雨,万物焕然一新,树木碧绿,空气清新凉爽,空旷无人,犹如世外桃源,真是美极了,这是诗人向往的地方。
五、王维的山水诗以静衬动
1、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这让我想起了他的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这首诗有好几个名字,一曰《渭城曲》,一曰《阳关曲》。并且这首诗传唱得十分广泛,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成为《阳关三叠》。
5、一个教了10年学的中学地理老师,强烈推荐每个人看看它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鹿柴》
7、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诗人贾岛所作的著名诗篇《题李凝幽居》:
8、这首诗又叫作《相思子》。简短的二十个字,写出了作者心中无尽的思念情感。王维擅长以淡笔写浓情,此诗即是典型。
9、次句“夜静春山空”则是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但是和我们平常经常看到了以动衬静又不一样,这里是以静来衬静。夜很静了,春天的山谷中格外的现得空旷,其实空旷在这里就是空灵安静之意。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12、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的飘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洞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
13、宋朝诗人赵师秀的《约客》:
14、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5、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1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最典型的以动衬静。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1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8、这首诗的语言也十分容易理解,诗的大意是:清晨,渭城下过了一场小雨后,尘埃已经被沾湿了,客舍前的柳叶显得更加青翠。你再喝了这一杯酒吧,当你向西出了阳关以后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
19、这一联充满诗情画意。前句写竹林传来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少女们洗衣归来了。后句写顺流而下的渔舟,溅起无数的水珠,令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翻倒,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2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一篇:马说【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