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列女传孟母三迁原文及翻译【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后汉书列女传孟母三迁鉴赏 1、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

一、后汉书列女传孟母三迁鉴赏

1、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①明白,理解;②想法,念头;③减少;④顺服;⑤欺骗;⑥它们,代猴群

3、①曾经;②拿着;③写;④刚开始;⑤怒,怨;⑥于是

4、之前的文字首先直接点出钱塘江潮水巨大的特点,接着交代形成大潮的地理因素,并且通过吴越王修筑捍海石塘进一步突出了这一特点,从而从地理因素这一角度解释了下文“涉险”故事中“险”的由来。

5、做任何事都要用心专一才能达成目标/做任何事如果用心不专就会迷失方向,一无所成

6、首先,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来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词句中“醉折花枝”承接得更紧密。其次,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次,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来看,“春愁”实为“忆故人”的伏笔,先说春愁已经因为“花时同醉”而破解了,再到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能见到波澜起伏之美。

7、C(“战功的卓越”并未有体现)

8、吴章是被王莽所杀,人们生怕受到牵连,急于撇清和他的关系;与曹敞一个人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吴门弟子,为吴章收葬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他为人的正直;表现平陵人对曹敞义举的敬意,与之前“世人皆以为然”的认知形成对比,从侧面表现曹敞正直高贵的品格

9、巫鸿指出:“屏风用途广泛,但作为准建筑形式,它始终有着一个功能:在宫殿里它围绕着御座;在房屋里它划出会客区域;在卧室里它保证了私人领域。在这种种情形中,屏风都把抽象的空间转换成了具体的地点。地点因此是可以被界定、掌控和获取的,它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3]如其所举,乾清宫中皇帝的龙椅与屏风(图1)和明穆宗像(图2),前者是明堂中举行典礼的仪式场所,后者是一幅皇帝的肖像画。

10、乐天;新乐府;元白

11、①鼻尖涂上的白粉像苍蝇翅膀一样薄;②用笨重的斧子把这层白粉削去;③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④郢人仍旧面不改色。

12、从所编一百余个历史故事来看,多数还是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的内容,而且有些情节生动感人,颇具女性文学的特征。

13、颜氏家训;颜之推

14、②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肯为自己!

1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6、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避实击虚

17、这里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稚。

18、(注):(22)甫:方才。(23)爽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24)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9、不同意。拔稻之人自己既不种田,又因为自己好玩而糟蹋农民辛苦耕种的稻子,这种行为应该鞭打。从鞭打后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给人足的效果看,执法严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执而鞭之”的做法可取。(说明:从我国历来重视农耕、珍惜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等角度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20、随便取来玩玩;不田;戏贼人稻;珍惜粮食(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爱惜民力/爱民如子)、正直(执法严明)

二、列女传孟母三迁原文及翻译

1、表达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慨叹,以及对仕途的厌倦之情。

2、①(他)敲击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

3、“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飞将军李广本人亦为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元老,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多为后世称颂在此不赘述,却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故后世多把李广作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4、战胜淮南王黥布并没有使刘邦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倒是黥布反叛的事实使他重新面对新的压力并产生忧虑,表达了求得猛士守御帝业的渴望。

5、台隍:城台和城池。隍,有水叫池,无水叫隍。《易经》泰卦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6、谢灵运;谢朓;山水;蓬莱文章建安骨;脚著谢公屐

7、自己(1分);惠子(1分);魏国国相的职位(1分);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1分);汲汲于富贵名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1分)

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9、不矛盾。这里的“源头”并非“真源”,而是作者自以为的“源头”,作者走到此处,才发现与自己预想的不同。

10、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上传来歌唱声,到了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山南面的水边。

11、②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得不到安身的地方;而那些小鱼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

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3、D(A,意为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B,意为双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C,意为勇猛奔驰,“善战”为误判)

14、“虽”在这里是“即使”的意思。这两句的大意是:客行即使快乐,也不如早日归家;更何况我其实并不快乐!思归之情溢于言表。

15、狐见象虎啼而踣;豕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

16、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有才而得不到重用,文帝时被委派为特使赦免了轻罪重罚的云中郡守(亦是《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时拜楚相不就又被免,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17、①专敏锐;②心思,思想;③本来;④时机;⑤还,仍然;⑥结构助词,的

18、后汉书;通史;断代史

19、此诗借一个忠贞的妇女之口,表达了其对丈夫的忠贞不贰。前两句用“鸳鸯”“梧桐”两个不离不弃、至死方休的独特的意象来比喻烈女对爱情的忠贞不贰。以此作比,贴切自然。后四句写女子在丈夫死后,在孤独寂寞中等待生命的终结,以丧夫之妇的口吻,直抒胸臆,喊出对爱情忠贞不渝、绝不变节的誓言。

20、D(D中的“听雨”营造了寂寥的氛围,其他三项则是“闲适”)

三、列女传孟母三迁的意思

1、又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避祸,趁良辰美景,驾舟任意东西,把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这是一种潇洒的旷达襟怀,是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也表现出“豪放派”词气势恢弘、不受羁束的特点。(10分)

2、注意!以下可能是史上最全的《滕王阁序》典故解读了:

3、谢灵运;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脚著谢公屐

4、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5、车夫胸无大志;车夫知错能改

6、①只要说这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就可以)拿(它)来卖一百钱。

7、落潮、夜江、斜月、星火(任写其二);夜晚

8、①“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孔子为颜回的早逝悲痛不已,他觉得颜回是和自己最为亲近的弟子。

9、B(“体力难支”为误判,参看第2题)

10、孟母三迁发生在山东省,孟母三迁是指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出自《孟子题词》。孟母三迁的故事应该发生在今天的“山东邹城东南"附近(今名凫村,现属曲阜市),邹县城西庙户营、学宫之旁。历史故事: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官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11、答题要点:①斛斯山人是一位住在终南山下的隐士;②居住的环境清幽;③家有稚子;④与李白情谊深厚;⑤豪爽好客;⑥超然澹泊。

12、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3、例如“雪乱舞”中的“乱”字,口语化色彩就比较浓重。它虽然显得不如书面语那样典雅精致,但恰恰描绘了作者眼中飞雪连天、纷纷扬扬的雪景,显得生动自然,让读者如临其境。

14、②只是(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啊。

15、孟母三迁,说的足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和为了孟子的成长而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的故事。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孟母三迁”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

16、将近黄昏(或将近傍晚);溪桥上

17、答题要点:①点明时令节气;②点明地域;③借“梅雨”时节阴郁、潮湿和闷热的气候特点来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尴尬境遇和苦闷心情。

18、“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自慰自勉之意。“猖狂”与今义有所不同,今指狂妄放肆,气势汹汹。这里指狂放,不拘礼节。

19、原因在于他处理问题盲目照搬经验,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并且不听从他人劝告。

20、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比喻

四、后汉书列女传孟母翻译

1、诗句一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句二表达对友人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可见一般的送别诗往往抒发离愁别绪,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本诗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和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达的是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与祝愿(或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毫无惜别不舍之意,可见“别具一格”。

2、综上所述,本文关于屏风图像的讨论,所涉及的并不是建筑或器物、媒介,也不是艺术史意义上的讨论,而是着眼存在于帝王和士人社会生活中的教化内涵展现。当教化并不刻意而自然流露的时候,其作用便会潜移默化地呈现。安东尼·卡斯卡蒂认为,图像的发送、传播、散布都是生产范式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其附属品。图像的“消费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和图像“生产者”一样重要的作用[14]。

3、化静为动,以物拟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这是《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飞阁流丹”、“层台耸翠”,只因了“飞”、“流”、“耸”诸字,巍峨的楼阁便腾飞起来,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静物变成了动物,确有画龙点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带”、“控”、“引”,变成了一位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近则制“蛮荆”,远则接“瓯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驰”般的“俊采”。“如云”的“胜友”,更是灵动活现,气韵不凡。

4、①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

5、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6、杨意,凌云: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7、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8、C(其余三句均过于遥远而只能想象,不可见;而C虽远望,却是可以望见)

9、不同意。“明”在此处是明白、清醒之意。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麻醉自己,但越喝酒越是愁烦,越愁烦越是思念,越思念越是亢奋,越亢奋眼睛越是发亮。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愁的强烈与浓厚。

10、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1、其实,图像本身可能是表达了自身的意图,但是其在观看的视域中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而固定的意义。正是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赋予了观看者对于图像理解的转换,而图像通过观看者感受到和所想到的进行自己的解读和意义,并将其糅合进了日常生活的潜意识之中。

12、命途多舛(拼音):mìngtúduōchuǎn(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13、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

14、孟母/三迁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15、大朵雪花似梅花,小朵雪花如柳絮,两者都是白色。同时,“梅花”更突出了雪片形状优美,“柳絮”则更突出雪花身姿轻盈。

16、①坐;②进入;③为什么;④你;⑤谁;⑥提高

17、《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不解释。

18、②晏子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拿实情回答(了他)。

19、《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20、②从古到今,(这些太湖石)开采出来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依然很漂亮。

五、孟母三迁《列女传·母仪传》古文

1、①不久(家里的粮食就)快吃完了,(他)打算限制猴群的食量。

2、①过了一年(这人)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只)好狗啊。”

3、韩愈;《小石潭记》或《黔之驴》

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5、②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确实很有益的。

6、对乐曲想听却又怕听,久戍思归却又想建功立业

7、①唉,那个童子难道不是愚昧糊涂没有见识啊!

8、寒潭:指赣水,《水经注•赣水注》:“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9、①到;②怀疑;③明白,明显;④明察;⑤结束;⑥果然

10、贾谊的典故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11、这一句直接抒情,写出了征人强烈的思乡之情。“一夜”写出了思乡之情的绵绵不断,难以平息;“尽”写出此情的普遍;而一个“望”字则生动刻画出征人欲归无计、翘首望乡、沉郁悲苦的形象。

12、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13、②现在邯郸离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

14、A(B、C、D为使动用法)

15、B(“对春天的渴盼”为误判,诗句蕴含的情感参看其他三项)

16、意思是说,过些时候将到父亲那里去接受教诲。

17、十旬休假:假通暇,唐朝公务员作息制度,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放假洗澡),称为“旬休”,比现在上班辛苦多了。

18、①有人认为(他为人)轻佻不朴实,世人(就)都认为是这样的。

19、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凡事应该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等等。

20、文昌;唐代;王建;张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