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有关历史典故的诗句【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古诗词中的历史典故 1、➣小学考试常考的116个汉字,很多孩子却一读就错!快收藏! 2、请回复“小学”、“初中”、“高中” 3、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4、“我不杀伯仁,...

一、古诗词中的历史典故

1、➣小学考试常考的116个汉字,很多孩子却一读就错!快收藏!

2、请回复“小学”、“初中”、“高中”

3、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4、“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到底是谁?

5、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6、 龚自珍

7、《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8、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

9、——许浑《故洛城》

10、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11、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汉武帝赏赐的宅第,后又以“辞第”比喻为国忘家。

12、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3、典故,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典故不仅可以使诗句表达更加形象,还让诗句含蓄典雅,别有意趣。

14、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15、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16、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17、——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18、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增大诗词表现力。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19、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你知道多少?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巧妙恰当的用典使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梦蝶、抱柱、采薇、尺素、汗青…这些典故,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0、——李商隐《锦瑟》

二、有关历史典故的诗句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2、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3、 陆游

4、——李商隐《无题》

5、《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6、《登金山市》齐己四面白波声,中流翠峤横。望来堪目断,上彻始心平。鸟向天涯去,云连水国生。重来与谁约,题罢自吟行。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西游记》中唐僧的传奇经历,《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7、《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8、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9、 行路难

1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2、恭喜你依旧关注“魔都语文课代表”

13、垂钓、梦日——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垂钓碧溪讲了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后用此表达人们希望得到君主赏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愿望。

14、相传尾生同一女子相约桥下,未等到女子来。河水猛涨,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15、 李白

16、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8、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19、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20、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鲍溶《赠李黯将军》

三、有历史典故的诗

1、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2、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3、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岂知劳。——许浑《故洛城》

6、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7、岁寒三友包括什么?豆蔻指多大年纪?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帮孩子读懂诗意中华,转发收藏!

8、典故出自《三国志》,陆绩随父在九江见袁术,袁术用桔子款待。陆绩将两个桔子放在怀中,拜谢告辞之时,桔子落地。袁术嘲笑客人为何将桔子带走,陆绩说准备带回给母亲吃,袁术对陆绩(的孝心)“大奇之”。后以怀橘指孝顺双亲。

9、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朱敦儒《木兰花慢》

10、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古诗中用此表达拥有少年狂气或老当益壮。

11、典故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12、周敬王时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苌弘蒙冤,因忠于刘氏被人杀于蜀地,其血三年化为碧玉。后遂以“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13、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14、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15、语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16、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7、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18、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19、古人寄信,将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后代指书信。

20、如有任何问题可后台回复:帮助

四、古代诗词典故

1、《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影)在树端,谓之桑榆。”后比喻人的晚年。

2、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3、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回复“物理”:即可查看(初中物理)学习资料。

5、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因名斑竹。

6、《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7、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9、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0、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1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12、出自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全烂了,同时代的人已经都不在世了,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13、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14、诗词中常见的36个文化典故,助你读懂诗意中华

15、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6、《中文自修》每年暑假巨献,课外阅读“浓缩精华”

17、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1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9、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殿中,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20、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五、关于历史典故的诗句

1、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2、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3、陶渊明不愿为五斗薪俸,去向比他官位更高的人献殷勤,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4、➣初中生不培养这些习惯,再聪明也没用!

5、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6、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后用来表现将士的英雄气概。

7、蓬山、青鸟——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后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8、——柳永《雨霖铃》

9、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又明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亦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10、——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3、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14、《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15、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16、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17、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18、眼中之人吾老矣!

19、➣每个孩子必背的100个千古名句都找全了!

20、典故,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典故不仅可以使诗句表达更加形象,还让诗句含蓄典雅,别有意趣。“双鲤”指代书信?“怀橘”指孝顺父母?36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读懂诗意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