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用典故的诗句
1、《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见蛟龙入怀,于是作出了《春秋繁露》的词;扬雄著《太玄经》,梦见自己在《太玄经》上吐出了凤凰。
2、为您奉上一盏清新的香酩
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5、烂柯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比喻离家年久或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如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还家常恐难全璧,阅世深疑已烂柯。”
6、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7、译文: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8、活用,是灵活地变用典故,它既可以突出典故某一个侧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又可以对整个典故的原有意义加以引申发挥。
9、《晋书•谢安传》: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比如有芝兰玉树,人们都会希望它生于自己的庭院中。”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
10、典故分“事典”和“语典”
11、用典还有许多讲究,不是说你随便想起个故事丢进诗里就行了。诗人搞创作,这是个技术活儿,用典故,要用得巧妙、用得恰如其分。
1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整阙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词人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飒爽英姿,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周瑜雄才大略的非凡风采跃然纸上。词人讴歌周瑜的丰功伟绩,折射出词人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真切渴望。
13、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4、反用,即反其意而用之,典故本身的意思与作者运用到文中的意思正好相反或相对。
15、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6、“反用”则恰恰相反,作者的情感与典故原意是反的。比如李益的《塞下曲》:
1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8、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一个宫室。是皇帝办公之处。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汉文帝曾把他召回,在宣室接见了他。指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召见。
19、“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0、 西北望,射天狼。
二、反用典故的诗句高中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他们不是真正的“陈东”,他们更像是博取流量的“表演家”。
3、反用指反原典故之意而用之,作用为更显作者态度,意味更加浓厚。
4、这正好和宋代的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意思相反,项羽不过乌江,李清照认为是气节,对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提岀批评。杜牧认为过了乌江之后,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是反用典故。当代也有人写过杂文,就叫《项羽渡江之后》,写得很有意思。
5、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6、“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传说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有个叫吴隐之的广州刺史,听了传说后就去喝了贪泉的水,并赋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7、龙门:据《后汉书•李膺传》载,李膺当时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忽然得到的荣耀。
8、见于《后汉书》:东汉将领冯异出征,先战败于回谷,后得胜于渑池。汉光武帝刘秀致书慰劳他说:“你开始虽然在回谷战败,但终于能在渑池获胜,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9、《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0、典故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1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2、所以唐朝之后,用典就越来越流行了。(当然,这绝不是说唐朝之前就不用典故)
13、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原宪甘贫)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之八:“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15、在赏析“用典”手法和作用時,同学们对“正用”把握得更好一些,因为只要能了解典故的大意,就能用类比或自喻的正向迁移思维完成鉴赏。而“反用”的情况往往不易察觉,造成理解错误。比如全国卷I古诗词鉴赏考查了李白的《金陵望汉江》:
16、一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17、《呦呦鹿鸣——屠女士获诺贝尔奖感吟集》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征稿活动从2015年10月13日正式开始,目前继续征稿。所有在10月13日之前投稿东瓯诗谭及相关网络平台的关于屠呦呦的诗词联,统统不算。所以,有兴趣投稿《呦呦鹿鸣》的诗友,请重新投稿一次。谢谢!诗、词、联和新诗均可,并附个人简介,如录用一并刊登。投稿电子邮箱:12027800@qq.com
18、文后问“诗中运用了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任公子”的典故有些同学会感到陌生,好在题目中对最后两句诗有注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9、第二天,大宴群臣时又问明帝同样的问题,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问:“怎么和昨天的回答不一样?”明帝回答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20、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三、反语古诗名句
1、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2、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远;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语辞,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蕴藉、更委婉。
3、这是途经湖南湘阴,谒湘夫人祠写的诗。大意是:竹篾编成的拉船纤缆(百丈)和江水一样的颜色,我坐船逆流而上天色已晚。途中遇到好景色我就拄杖穿鞋下船游览(屦念剧,指鞋),眺望风景则被远处的云彩和沙洲遮掩。山中女神隐约身影在竹林之间,湘夫人傍晚正倚坐在花前。湖南真是清秀绝顶的地方,凭吊古迹怀思前贤怎能不令人感叹。
4、涸辙:水干涸了的车辙沟。见于《庄子·外物》:庄周到监河侯家借粮食,他不借,庄周便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我来的途中听到有人叫我,我环顾四周,发现是一条掉在车辙沟里的鲋鱼。我问他:“你叫我干什么?”
5、苏轼“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了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一句的诗意.黄鸡的典故出自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6、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后人便用“锦书”来指妻子写给他在外的丈夫的书信,而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反其意而用之,借用“锦书”来指在外的丈夫写给自己的信,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7、这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所以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8、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9、******************************
10、名师解析:文段描写张若虚“看”这一动作,展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通过这画面及后面引用的诗句,我们自然联想到张若虚遗留下来的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显然,这里暗用了张若虚写作《春江花月夜》的典故,为我们描绘出雪的白所营造的空明意境。
11、名师解析:文段先概述了一则故事,并且写明是自己所“读到”的“一则‘蚌佛’故事”,这是典型的明用典故笔法。文段明用典故,为蚌和珠笼上了一层神妙、奇异的色彩,为后面的联想发问做了铺垫。
12、姜夔《扬州慢》的“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前半部分出自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半部分出自杜牧《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诃人活用杜牧诗句中原有的语辞,以彰显杜牧出众的才华,紧接着的“难赋深情”,则暗示了现实的扬州,就连杜牧也难摹其状,扬州之凄冷可见一斑。
13、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知音。流水:指伯牙鼓琴,心里在想高山或流水,钟子期就一定能猜到。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
14、这就是因为李商隐这家伙啊,他诗中所用的典故,有时候根本就不是这个典故本身的意思,常常还隐藏着他自己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意图呢,谁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他也没说给自己的诗写个注,所以只能去猜咯。
15、一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16、抱柱相传古代名为尾生的男子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最终淹死在水里。后以“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如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8、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9、“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其中第二把叫紫电。“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
20、“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反用典故。张季鹰之事,《晋书》记载:
四、反用典故的古诗词
1、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2、特邀顾问:陈文林、刘妙顺
3、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4、明用典故指在诗歌中一看就知道运用了典故,作用为使所表达的清楚明白。
5、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6、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7、ldkx2020@1com|平台投稿邮箱
8、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9、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10、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11、《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12、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作者想表达战士们保家卫国的精神,宁愿长期驻守边疆、战死疆场,也不愿活着回到玉门关。所以,马援的典故是“正用”,而“定远何须生入关”与班超原句的情感意思大相径庭,是“反用”。
15、这首诗开头诗人写友人盛情宴送与自己痛苦心态,于是“拔剑四顾”,悲从中来,心绪茫然。而茫然的心绪与友人的盛情形成极大反差,曲折反映出离京时思绪起伏不定的心态,揭示出世路艰险在他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从侧面切入了本题。
16、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借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诗是写热恋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期待,诗句的意思是说,你那青青的衣领呦,牵动我对你绵绵不断的思绪。曹诗借用这诗句,其义早已超越了男女私情的意味,而赋予它更为丰盈的内涵。“青衿”原是周代读书人的服饰,诗中以此借代才识渊博的人,而那些人也正是诗人心中绵延不绝的期待之所在。
17、金鸡古代传说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如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18、“诗话词话”栏目:
19、根据来源,“用典”的典故可以分为“事典”和“语典”两大类。
20、拟不定时推出温州本土新诗作者,每辑发10首原创作品,并附作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五、什么叫反用典故
1、郁达夫虽用陈东之典故,但这里却是反用其意。用以讽刺当世那些“假陈东”们。他们所谓冒死进谏、忧国忧民,更多是沽名钓誉,为己谋利“求鱼”而已。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头二句化用了东汉名将马援的故事、班超的名言。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班超投笔从戎,平定叛乱,被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几年后因年迈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4、(原宪贫)王绩《被召谢病》诗句:“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王维《山中示弟》诗:“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曾畹《都中杂兴》诗之一:“不遇钟期听,何惭原宪贫。”
5、这首《锦瑟》到底写什么,无数专家、学者、批评家隔空撕了1000年,还没有个定论,有说是写悼亡的、有说是写爱情的、有说是自伤的、有说这就是一首辞藻华丽的艳情诗……而且各有各的理由。
6、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7、二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典故,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8、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9、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10、运用典故升华转化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做翻案文章,反其意而用之。比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11、《韩诗外传》又谓原宪“正冠则绝缨,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乃徐步曳歌《商颂》而反,声满于天地,如出金石。”据《庄子》,乃为曾子居卫事。
12、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招隐士》极写深山荒谷的幽险和虎啸猿悲的凄厉,渲染出一种幽深、怪异、可饰的气氛,表达“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感情。而在王维《山居秋暝》里,此处“山中”清新秀丽、洁净纯朴,确实是适合隐居的世外桃源,所以王维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14、在诗词创作中用典故,并非是一开始就流行的,像早期那些五言古诗,句法就很接近于散文,就这么平铺直叙下来,比如《古诗十九首》这首: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17、“正用”就是作者的情感与所用典故的原意保持一致。比如前面说到2008年浙江卷考查的《日暮倚杖水边》,屈原正直爱国,白居易忧民忧时,作者以被贬异乡的屈原、白居易自况,他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仿佛一从中表达高洁秉直的信念和壮志难酬的苦闷,这就是“正用”。
18、这首诗颇受欢迎,也基本算是逐句用典了,看起来很简单,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些玩意儿有谁不懂啊。但是,李商隐的诗就有这么个特点,哪怕逐字逐句给你讲清楚了这些典故的来历和含义,你还是很难理解诗的本意。
19、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20、诗人就必须要把句法精炼,用越少的字数来表达越多的意思,同时声调、韵律也不能被打破,字数少了要做对偶、找对子也相对容易啦。
下一篇:描写王昭君的诗【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