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班体育跳竹竿教案
1、京族竹竿舞黎族人在庆祝新春时,都喜欢跳竹竿运动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我国青海省黎族竹竿舞相同。
2、下课时发现小朋友们总喜欢去玩门口花坛里的竹子,把竹子弄倒下来做游戏,要不就是找一些长树枝玩,一些玩断的呼啦圈被小朋友们分成了一根根短棍子,这些成了他们最喜欢的玩具,最爱玩的游戏。但是他们最喜欢的玩法就是把棍子作为攻击别人的武器。根据幼儿对竹竿、棍棒的喜爱,为了引导他们玩出更多安全有趣的玩法,特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探索出更多好的竹竿玩法,初步接触、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的兴趣,掌握几种简单的节奏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集体合作的快乐,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3、幼儿结合《马莲开花》,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幼儿围成圆圈,单脚撑皮筋,另一只脚练习跳)
4、练习全蹲行进走的技能,锻炼下肢腿部力量,培养耐力及协同合作的能力。
5、幼儿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长短不一)随乐骑大马入场。
6、幼儿自己分成三人一组尝试用XX的节奏打竹竿、跳竹竿,体验跳竹竿的快乐。(师帮助幼儿总结方法如何才能跳好,不踩到竹竿上)
7、诶,这是什么?像房子一样的,有许多的格子,每个格子里还有数字呢。可定很好玩,,你们想玩吗?那我先来试一试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玩这个格子游戏的。按数字的顺序一个一个跳,跳的时候不能踩到线。你们会吗?那先请你们来玩一玩,玩好了之后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
8、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9、壮族竹竿舞:壮族竹杆舞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几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参与。
10、师:在跳的时候要注意你们之间合作,并注意安全。现在请小朋友根据刚才找的好朋友,四个人一组,我们来试试看。
11、 扬,答不对提醒他好好听讲
12、熟悉一些简单的民间童谣。红绿色的短皮筋、长皮筋、翻花绳皮筋,民间童谣《拉大锯》、《马莲开花》、《拍手放松》、《跳格子》的CD,播放机等。
13、在老师讲课过程中,总有同学不好好听讲,走神或者是交头接耳,老师可以马上停止讲课,两眼紧盯着他,这时做小动作的同学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猛一抬头,和老师的目光相对,他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老师接着讲课!
14、游戏:“拉绳比赛”
15、趣味性。民间游戏能够代代流传是因为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例如,跳皮筋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可以从一根到两根、三根。再如摔烟纸盒,其中好看的图案、扇的动作和纸盒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都给幼儿带来了乐趣。
16、竹竿舞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经常进行排舞练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
17、竹竿舞的基本技术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参与者分为两类,一是击竿人(也称打竿人,击竿者),每组2人,击竿人往往是竹竿舞的能者,他那下蹲的振荡、按节拍击竿的动作,无疑也是舞蹈;二是跳舞者(也称舞蹈者),其人数不限,可多可少。
18、我们现在开始比赛。
19、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
20、幼儿玩“跳竹竿”游戏。
二、大班健康教案《跳竹竿》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师:你们会不会这样玩呢?好!我们来试一试。
3、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4、(2)重点练习从椅子上向下跳
5、(请幼儿个别示范玩法)
6、幼儿练习多种跳,如:单脚跳;双脚跳;分并跳等。
7、两人合作学用XX的节奏型敲打竹竿。
8、幼儿观察教师如何跳竹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9、听音乐做放松整理活动。
10、积极参加结伴进行的“搭山洞”、“过山洞”的活动,发展创造力。
11、 课的节奏走,认真记笔记……
12、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13、幼儿也可以根据手腕上的小皮筋颜色,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游戏“跳格子”。
14、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15、导语:小朋友们,你们能用竹竿摆成好看的队形来跳吗?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摆出好看的图形跳起来吧!
16、动动手,踢踢腿,跳一跳,跳过来玩一玩。
17、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称为“打柴”。打竿的节拍和方法灵活、多变,节拍可分为二拍、三拍、四拍、八拍等。
18、师:看老师先示范一遍,我需要请一位小朋友跟我搭档,看我在敲的时候嘴巴里说了什么,手里又是怎么敲的。
19、师:小朋友们刚才完成的真不错,现在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20、新授民间游戏《两人三足》
三、大班体育活动跳竹竿教案
1、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仗高。上的什么锁?金刚大铁锁。城门城门开不开?不开不开。大刀砍,也不开。大斧砍,还不开。好!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开了锁,开了门,大摇大摆走进城。
2、教师可根据数字摆放的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跳法。
3、游戏开始,对说儿歌,说完最后一段后排尾手拉手钻进“城门”,最后一名幼儿宇排二手拉手再搭建城门,继续游戏,排头到排二身后排队,做守成人。
4、发展幼儿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5、激发幼儿参加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能积极参与竞争,体验游戏的乐趣。
6、掌握击竿的正确姿势:击竿的幼儿双手各握两根竹竿的两端,双膝并拢,跪坐〕
7、现在老师要帮你们一对好朋友变成三只脚。(教师帮助绑)绑好以后,自由练习。
8、看老师先示范一遍,用两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邀请两位教师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9、提出游戏要求:3人一组,幼儿套在绳圈里背对背站立,将绳圈放置腰间,手握住绳圈,事先在每个人的前方二米处,各放一沙包,等信号发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绳子,尽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为胜。
10、(幼儿自由玩,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
11、《春天在哪里》,竹竿若干根,音响。
12、b.集中请幼儿演示,相互探讨轮胎的多种玩法。
13、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
14、会边说儿歌边做脚的各种动作。
15、活动反思: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它形式多样,不但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易学、易会、易传,符合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活动中老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游戏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活动练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一步步展开,满足了幼儿自由自在与同伴交往、游戏的欲望,幼儿在游戏中结识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幼儿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儿团结合作、乐于助人、遵守规则等社会性的行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间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为幼儿融入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16、物质准备:人手一根纸棒。
17、(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
上一篇:59句跳竹竿大班教案设计意图(跳竹竿大班教案PPT文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