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学古诗步骤解诗题【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曲笔入题的诗句有哪些 1、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

一、曲笔入题的诗句有哪些

1、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2、一树垂绦翠影齐,倚风翩眇绕云堤。

3、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首诗前两句中的“古人”和“来者”分别指什么?这句诗连用两个“不见”有何作用?这句诗中的“前”和“后”、“古人”和“来者”形成对比,有何作用?)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6、说到侧写,《红楼梦》里有一段刻画王熙凤形象的文字。当时王熙凤并不在场,而是借用众人之口来烘托,荣宁二府的女主人们对这位泼辣的晚辈媳妇各抒己见,让读者未曾谋其面,已然识其人。《红楼梦》是小说,但它借鉴了诗词的侧写手法。侧写者,就是曲笔。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始了侧面烘托主题的写法。

7、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8、悼念老同学张喜庆(新韵)

9、移情别恋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曲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0、此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表达作者的深切敬慕之情。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

11、“旦”和“暮”表示时间的流逝,“黄河”和“黑山头”表示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军情紧急。

12、(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3、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14、对于这类题的回答,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

15、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16、往昔枯荣难取舍,当今冷暖总相连。

17、白话文释义:科举考试的殿试环节洋洋洒洒写文章,科举得中,春风满面,皇上欢喜的收纳新上的进士,老百姓们应该得到好的官。

18、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19、“凭君传语报平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总赋同题皆有乐,常吟雅韵尽无愁。

二、学古诗步骤解诗题

1、(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2、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几番去国迁人,幸有红颜知己”——唐代宋璟两度出任宰相又两度被罢相。此人以铁石心肠著称,却以一篇梅花赋博得千秋美誉。这里又是一个典故。

4、(幽州台即蓟北楼,也叫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5、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6、开瑞象,泛春潮,雪滋华夏更风调。青苗被下眠甜梦,春暖花开麦子高。

7、(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8、天南地北同船渡,老马新雏共作俦。

9、休说输赢算个球,赛场起伏见欢忧。

10、入群感觉幸方舟,博览佳文任自游。

1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2、大街小巷殷情意,国泰民福好运连。

13、琵琶反弹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这其实也正是曲笔的一种表现形式。

14、鹅黄初约细腰轻,怜得东君掌上迎。

15、④尾联想象登顶,以矮小的群山突出泰山的高绝。

16、时常牵手梦中逢,久不相依思更浓。

17、摇彩扇,踏琴弦,西河白鹭秀湖翩。竞潜绿鸭游人戏,心悦高歌大草原。

18、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9、依璐瑶社长韵七律《寄方舟文友》

20、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三、曲笔入题是什么意思

1、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3、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4、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白居易《长恨歌》

5、浑然千亩景,久矣四时欢。

6、金壁辉煌七彩生,人潮如海擦肩行。

7、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8、律来岁序复壬寅,六秩迎年倍爽神。

9、和风暖日眼前熏。万里长空袅白云。

10、论剑扬帆书妙曲,吟鞭领路写春秋。

11、共聚璐瑶麾下,同怀鹤梦争头。

12、一夜欢声除旧夕,三春瑞色又新篇。

13、韵酿文馨诗焙酒,霜侵皓首赋风流。

14、几番相聚银屏里,万语千言共友酬。

15、(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6、人生毕竟多无奈,唯有真心永世留。

17、结缘雅兴聚方舟,携手同行墨海游。

18、打鼓挑灯开岁乐,走亲访友拜年忙。

19、看上片:(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20、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四、曲笔入题的古诗

1、例题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5、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6、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7、荏苒光阴又一年,新春脚步到身边。

8、步韵璐瑶社长(西江月)寄方舟文友

9、忍看臭脚慌连乱,长念娇颜猛带柔。

10、《浅谈的修辞美》.常宝荣.《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年8月

11、例题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12、(诗词方舟总1274期)七一建党百年特刊「118首」

13、古风千首绘春秋,乐享诗书瀚海游。

14、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

15、桂殿秋•壬寅虎年元宵节

16、新岁再邀唐伯虎,风流倜傥著新篇。

17、风流冬奥迎当世,稳固江山乐太平。

18、万事随风付自然,愁云都在小窗前。

19、香风曲径轻摇舞,细雨瑶台入梦频。

20、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五、运用曲笔入题的诗句

1、次韵璐瑶老师(西江月)寄方舟文友

2、这两种心胸气魄一脉相承,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3、清波夕照竞方舟,古韵声幽任隽游。

4、燕对南飞循有序,人孤北望念佳期。

5、(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7、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8、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9、使用设问的修辞,从远望的角度,以一句“青未了”写出了泰山雄拔绵延于齐鲁大地的英姿,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惊叹和神往之情。

10、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11、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12、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13、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14、额上王纹众不同,朝南座北密林中。

15、萍水相逢鸿影渺,关山阻隔镜心华。

16、撷取红梅舒傲骨,拈来紫鹿寄乡愁。

17、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18、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9、钟声夜半虎更牛,愿景千般金玉投。

20、(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