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
1、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Th活。这组诗王昌龄一共写了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2、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3、帝牛三月系,田烛九衢明。 —— 袁袠 《 大驾视牲南郊 》
4、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 李商隐 《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
5、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6、这样的场景虽然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但是确是非常有特色的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7、(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8、落日澹平畴,牛羊点寒暮。 —— 王崈 《 山樵 》
9、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10、《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11、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唐诗,就是一首以牧童为主题的古诗。在这首古诗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出其中田园牧歌般的精神世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古诗的作者乃是八仙之一。
12、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以吾为世旧,怜尔继家风。
13、诗词选自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14、《所见》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15、绿草长满了池塘,水几乎溢出了塘岸。彤红的落日半挂在山腰,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16、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17、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白居易 《 卖炭翁 》
18、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9、⑦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20、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 李绅 《 宿扬州 》
二、关于牧童的五首古诗
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清朝袁枚所作《所见》。全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就是诗人袁枚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曾官江宁知县。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3、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4、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5、《牧童》的作者是代诗人。
6、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 骆宾王 《 渡瓜步江 》
7、由学而思语文老师出品的唱读古诗词,把诗唱成歌,在音律当中去领略诗词的魅力,有利于孩子们记住古诗词,这比死记硬背强很多。
8、①牧童:放牧牛羊的儿童。
9、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11、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1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 《 秋夕 》
13、清明:二十四节气之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14、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15、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16、鹤飞来吊客,牛卧卜连冈。 —— 司马光 《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
17、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8、古诗题目是《牧童》,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也就是吕洞宾。
19、哭吕衡州六首(气敌三人杰)
20、《牧童》唐代卢肇古诗赏析:表达了诗人寄心世外,不为世俗所动,情操高尚,以及相信有人理解的心境。诗意是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他趴在牛背上睡着,周围满是秋声。在路上时不时还吹上一首曲子,根本就不担心有没有知音来欣赏。卢肇年少时家境贫寒,但他笃志好学,自强不息,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油灯,就点竹篾松木夜读,被后人称为状元洲。相传他在状元洲读书时,曾挖一个大池用来洗墨,久而久之把一池水都染得黑黑的。由于勤奋,加上在学业上得到不少名人高士的教导(其中包括韩愈),因此,他幼时便颖拔不群,写的文章被高度赞誉,在14岁时就被当时袁州(今宜春)县令预言将来必有出息,后来事实确如所言。
三、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三年级上册
1、(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骑鹤腰缠空入梦,跨牛髀骨惯行山。 —— 方一夔 《 宋震翁以诗见推次韵为谢 》
3、(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点击重庆小学古诗词下方菜单栏“诗词打卡”,“唱读古诗”即可查看
5、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孟浩然 《 他乡七夕 》
6、纷纷落日牛羊下,黯黯长空霰雪来。 —— 陆游 《 电策 》
7、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8、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9、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张籍
10、织女牵牛饯我车,归来篱菊已荣枯。 —— 邹浩 《 次韵德符寄世美因以招之 》
11、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 —— 李峤 《 江 》
12、①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13、这首诗描写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14、妻子:妻子和孩子。
15、不知自偿债,却笑牛牵磨。 —— 寒山 《 诗三百三首 》
16、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7、据传吕洞宾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不过他最精通的当属做梦,因为他曾一梦成仙:吕洞宾梦见自己的一生荣辱,功名利禄转眼成空,醒来时,汉钟离的一碗黄粱饭还没有煮熟。于是,吕洞宾从此悟道,追随汉钟离到终南山进行修炼。修行后的吕洞宾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因此,在人们心目中,吕洞宾是个最有人情味的神仙。
18、度鬼门关, 已拚儿童作楚蛮.
19、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王维 《 渭川田家 》
20、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四、有关牧童的古诗
1、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 岳飞 《 题青泥市萧寺壁 》
2、握牛兮谁歌,和之兮余舞。 —— 崔敦礼 《 田间辞三首 》
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白居易 《 卖炭翁 》
4、为牛一何苦,举世尽相争。 —— 孔平仲 《 立春 》
5、春之韵(组诗)作者:张玉成李万春旷野牧童董庆利王新明张忠山
6、出自:唐代·崔道融《牧竖》
7、《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栖蟾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8、辽阔的草原像铺在地上的绿毯一样,一望无垠。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的笛声,是那样悠扬悦耳。小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晚饭,在那个黄昏之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开心地躺在草地上,悠闲地观看天空中的明月。
9、热爱古诗词的你,还记得哪些呢?
10、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 —— 李宣远 《 近无西耗(一作李敬方诗) 》
11、未应宝剑终销铄,光气犹能烛斗牛。 —— 谢肃 《 万寿寺楼 》
12、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13、《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14、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佚名 《 明月皎夜光 》
15、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16、归家村口寻儿女,持火篱边喂豕牛。 —— 陈振家 《 感琼海农妇终年艰辛有赋 》
17、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18、原文: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19、尤其是这首古诗当中的第一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天苍苍,野茫茫。这是一个宏大的场面。此后的这一句唐诗,是从听觉来描写所看到的意境世界。晚风当中牧笛声声,悠扬悦耳,带给人们以轻松闲适的感受。
20、注:正月初八古时称谷日,足见古人对上苍赐福的感恩之心。对农业的崇拜,对粮食的珍惜!
五、描写牧童的古诗有哪几首
1、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2、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 杜甫 《 古柏行 》
3、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 丘为 《 题农父庐舍 》
4、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5、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 李白 《 横江词·其二 》
6、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 卢照邻 《 长安古意 》
7、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 黄庭坚 《 牧童诗 》
8、閒时过画肆,弘景有图牛。 —— 黄衷 《 送远吟 》
9、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 高启 《 牧牛词 》
10、点亮“在看”,坚持日记一首古诗词
11、一口吸西江,赤土涂牛奶。 —— 释绍昙 《 偈颂一百零四首 》
12、羊牛点点日将夕,蒲柳萧萧天正秋。 —— 陆游 《 出游 》
13、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余。
1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5、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16、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首句一个“铺”字,就将一望无垠的草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弄”有逗弄之意,格调轻松、欢快,似乎能直观感受到牧童的快乐。末尾两句,更是活脱脱将一个天性自由的牧童形象刻画地淋漓尽致。
17、自古至今,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牧歌式美好生活的蓝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情享受这淳朴、安闲、洒脱的田园生活,连神仙吕洞宾都心向往之。愿我们把“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美好永留心田。
18、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莱妻早报蒸藜熟,
19、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 —— 佚名 《 晦日同志昆明池汎舟 》
20、还作牛领虫,六趣受业道。 —— 寒山 《 诗三百三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