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带有金戈铁马的诗句【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含有金戈铁马的诗句 1、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含有金戈铁马的诗句

1、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全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五次驻跸的龙王庙行宫。

7、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8、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一生八十余战,虽然戎马倥偬不暇,却留下《止止堂(诗文)集》,其中存世的250首诗篇,皆正气凛然如风飚电击。即使在遭到攻讦诋毁而极度愤懑之时,他也以舒啸歌诗一伸抑郁,仍然“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9、“西窗记”群友谢秋林老师特地书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一千年后,岭南诗人陈陶北上,至沛县歌风台凭吊刘邦,随即感赋一首,最后两句是“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说不要以为武杰只靠拼杀取得天下,其实,他们大都懂诗做诗,休得小看。陈陶,诗名不响,但这诗卓有见地,真为千秋英雄武杰吐气。

11、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是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星。而在这些古诗词中有一类的诗词气吐山河,每每读来都令人振奋不已,热血沸腾。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八首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古诗词吧!

12、辛弃疾一生可以说是“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一生历经沧桑,一生主张北伐抗金。这首词就是表现了辛弃疾坚决抗金的决心和主张积极稳妥、反对冒进的看法。

13、出处: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这首词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经典作品之是苏轼在密州任上所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围猎时的装束以及盛况和自己的感想;下片写的是围猎之后的开怀畅饮,并用魏尚来对比,希望自己可以承担守卫祖国的重任。全首词表达了词人抗敌强国的一种政治主张,以及抒发了自己渴望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15、朝廷看起来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名望作为招牌,辛弃疾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基于对宋金双方形势的了解,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符离之败的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16、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

17、相传,唐代曾在青墩这片土地上建起庞大的军营,著名的军事将领薛仁贵就曾驻扎在这里,并操练出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在青墩文化遗址附近挖掘出的72眼井,据说是当时薛仁贵征东时兵士饮水用的。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如今两鬓成霜色,唯有雄心总一般。

2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二、带有金戈铁马的诗句

1、但辛弃疾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来抒发现实感慨,就显得用意深刻而幽隐了。“元嘉草草”三句,借古讽今,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历史教训,“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第三子,南宋的第三任皇帝,他在治理内政上尚可称道,在位30年,史称“元嘉之治”。

2、清代袁枚过西湖于谦墓,曾题过“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因为有岳飞和于谦这样的英杰尽忠报国,才有万里江山如画,带砺如故,又因为西湖掩有忠骨,所以千秋祭祀英烈,中华子孙才代代看重西湖。

3、还曾留下诸多英雄的足迹,

4、开篇写景,词人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眺望江北金兵占领的故国土地,风景不在,江河破碎之情油然而生。

5、十首旷达古诗词,让你心情豁然开朗!

6、静下来可以青衣沽酒、东篱自醉:“稻花香里话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好一派怡乐田园心情。当然了,偶而也有“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般的自嘲。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孤愤与悲壮,乃稼轩词的主流,是他超越一般文人纯粹纸上风云的最具震撼力之处。清代词论家黄梨庄评价辛弃疾:“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可谓是至论!

7、幸福就悄无声息地把我陶醉

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9、十首牵挂诗词:愿你有人可想,有人可念

10、第二讲:品读《关雎》:你说是上古情爱我说是圣人心事

11、⑥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1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3、⑦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14、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17、只能从南宋的气质来说了,这是一个偏居江南、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甚至屈膝求和的朝代,而仅有的几次北伐,也多是权臣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形象工程”,准备不足,将帅乏人,最终招致溃败,更加畏金如虎。

18、之后,词人以极其夸张之笔渲染出了孙权英姿。赞颂孙权不畏强权的姿态,这同样是对南宋朝廷的谴责。

19、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20、我就要表白:你是我生命的芳春

三、金戈铁马 诗句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四十年前正少年,从戎报国敢争先。

3、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眼前的景象,使作者感到惊心。“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位于长江北岸瓜步山上,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留下的历史遗迹。拓跋焘小字佛狸(佛,音弼。小字一说,其实也不确,姑采之),属鲜卑族。他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率追兵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

4、稼轩堪称“词坛飞将”,又是“英雄中的诗人”

5、词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深沉的爱,对英雄业绩的热烈向往,充满战斗的激情,对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轻率出兵,又表现出了深切的忧虑和愤慨,词人心中时刻抱着杀敌报国的理想,但是岁月蹉跎、壮志难酬,内心时常交织着慷慨悲愤的复杂感情,每当他登临大好山河时,千愁万绪涌上心头,写下的词作就常常显得格外苍凉悲壮。这可以说是稼轩怀古词最重要特点。

6、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在《铸剑阿拉套山》“老兵风采”篇章里,我们还能看到,从905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锤炼出的优秀中国军人中,不仅先后诞生了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开放先锋”称号的张飚、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王世祥、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袁东华等全国英模人物,而且还诞生了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温守政、著名矿冶设计专家刘启生、优秀山村教师任卓领、模范公务员焦多华、优秀企业家杨建华等许许多多国之栋梁。他们不仅是疆字905部队的骄傲,也是中国军人的骄傲。《铸剑阿拉套山》一书不仅是对疆字905部队的礼赞,也是对优秀中国军人的礼赞。

8、您所读到的这篇文章,便是在群语音基础上整理而成,欢迎大家广为传播。

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11、弃疾看到这个情景,回想起当年的“烽火扬州路”,与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百姓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令人痛心的事。

12、辛词还有“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殽(xiao)血污,风雨佛狸愁”(水调歌头),陆游诗云“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宁许佛狸生”,后来就以“佛狸”指代北方的异族入侵者。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兵分四路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佛狸自然也可视作完颜亮的影子。

13、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14、这一历史事实,足为当时的南宋朝廷之镜鉴,词人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当权者要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像宋文帝那样“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造成惨败,伐金大业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谋定而后动。

15、金戈铁马(jīngētiěmǎ)解释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出处《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示例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近义词雄姿英才、大动干戈、金戈铁骑反义词轻歌曼舞、天下太平下面的回答错啦,应该是“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16、李雪霞爱传递主播,某传统文化学校的老师。人生格言:人生的真谛就是爱的传递,谁拥有大爱谁就拥有人生的精彩。

17、三十余年前的自卫反击战,那些从猫耳洞掏出来的破残小本上写着的“竹箭乱飞如雨下,脚边步步地雷花”、“胸怀正气儿无畏,儿是家乡骨肉墙”等染血诗句,无不充满革命军人临危不惧的威武之气。读之,能不肃然起敬?由此看来,每逢年节时说说“围炉暖酒团圞夜,应谢戍边风雪人”,好像也不足以表达对今古卫士的感激之情了。

18、你的生命就定格在了二十二岁

19、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元干所创作的一首经典豪放词。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时事;下片写的是则是别情。全首词的感情是非常的激昂,苍凉悲壮。

20、请戳右下方音标,听精彩诵读↓↓↓

四、金戈铁马出自哪首诗

1、*作者|飞龙,90后青年诗人,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诗歌及散文创作。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岁月无情,刘裕这样的大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留下的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宏伟业绩确像千古江山那样,永远长存,而自己只有登临感叹而已。

4、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势如破竹千军扫,意在摧枯四海宁。

6、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7、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

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9、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10、徐静媛(版块主持兼)刘玺娜

11、我要救你我要用生命作陪

12、梁羽生还剑奇情录之《七绝三首之二》。

13、(诗词歌赋)写给抗美援朝入朝纪念日丨王君

14、你是我生命里的第一枝玫瑰

15、黄忠年迈刀犹利,不让头功与后生。

16、形容妖艳:妖娆动人艳光四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清新:空谷幽兰清丽脱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8、除了分析形势,他还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金朝的三个重点防御方向是关中、洛阳、开封,而针对这三个方向,宋军也是以重兵分别布防在川陕(今陕西秦岭一线)、荆襄(今湖北襄樊、武汉一带)、两淮(今安徽沿淮河一线)。假如宋军北伐,在川陕、荆襄、两淮三个方向上明面上屯聚重兵、虚张声势,声称要从这三个方向上挥师北伐。

19、他首先想到曾经在这里据长江之险,抗拒了曹操数十万大军,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英雄人物孙权。孙权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多次打败了来自北方的进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新生的吴国政权。表面上是追怀历史人物,实际上是暗讽南宋朝廷中连像雄据江左的孙权这样的人物也无处寻觅了。

20、千古遗恨,诗词谁读永遇乐

五、宋代诗人金戈铁马的诗句

1、源自《永遇乐》作者:辛弃疾 (宋)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出自宋代陆游的《谢池春·壮岁从戎》

4、战争残酷,武人出生入死且生活艰苦,实在不易。“要想安逸莫当兵”(陈毅语),此话不假。当兵吃得大苦,长城巍然,方有国泰民安。这道理,谁都清楚,所以读武人诗时,凡见到写军旅艰辛的句子,“钢筋铁骨行行字,缘是男儿血肉成”,岂能晃眼而过?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五绝:“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说战事艰苦,士兵必然消瘦,御寒衣物不必宽大,二十字写出戍边的大苦深情,至简至确者莫过于此。

5、★诗歌(现代诗、古典诗词):

6、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7、仁义当前,热血男儿捐身许国,是民族大幸。连那位江宁令王昌龄都能借着汉武时期军威煊赫事,慷慨激昂地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清响雄健的边塞诗,的是初唐文学正音。

8、编辑部外联:侯美丽孟旭红

9、谭纯慧侯美丽孟旭红耿朋飞

10、诵读:杨洁(主持)李雪霞

11、纳兰性德说“词虽苏、辛并称,而辛实胜苏。苏诗伤学,词伤才”,“苏、辛千古并称。然东坡豪宕则有之,但多不合拍处。稼轩则于纵横驰骋中,而部伍极其整严,尤出东坡之上”。宋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评论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近代王国维说“南宋只爱稼轩一人”。

1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关于湖滨的这些传奇故事,

15、正如他在《念奴娇》中所言:“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饮酒作诗全是业余的事情,习武从军、以身许国才是他的正业。他武艺高强,军事指挥才能更高,是真正的帅才。

1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7、母育千年华夏史,五湖四海拜下风。

18、清渭楼观天下势,咸阳古渡水东流。

19、继任的宋文帝刘义隆却志大才疏,草率从事,仓促北伐,想要扫荡胡虏,效法汉朝先辈在狼居胥山上封坛祭天,一统中原,扬名后世。却反而被对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遭受重创,只落得一边逃命,一边回望追兵,仓皇失措,狼狈不堪。

20、谁云花甲成老朽,卫国靖边犹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