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写乡愁的古诗
1、《乡愁》杨唤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我们收获高粱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纸。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思想贫血。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乡愁》昌耀他忧愁了。他思念自己的快谷。那里,紧贴着断崖的裸岩,他的牦牛悠闲地舔食雪线下的青草。而在草滩,他的一只马驹正扬起四蹄,徵开河湾的浅水向着对岸的母畜奔去,慌张而又娇嗔地咴咴……。那里的太阳是浓重的釉彩。那里的空气被冰雪滤过,混合着刺人感官的奶油、草叶与酵母的芳香……——我不就是那个在街灯下思乡的牧人,梦游与我共命运的土地?
2、和赵若伦旧题多景楼
3、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月夜中闻戍鼓、雁声,见白露、月色,感物伤怀,引发诗人对诸弟的思念之情。月是故乡明”一句传诵千古。
5、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6、(2017年高考江苏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9、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10、一对相恋的鱼/尾巴要在四十岁以后才出现/中间隔着一道鼻梁/犹如我和我的家人/中间隔着一道海峡/这一辈子怕是无法相见/偶尔/也会混在一起/只是在梦中他们的泪
1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2、白话文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3、是一抔黄土里深埋的眼泪
14、十几年前那场秋雨,让余光中感受到了湖南人民对他的热情——几百位读者尽管身穿雨衣,但秩序井然,大家兴致勃勃地站在雨里,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文化洗礼。余光中演讲了两个小时,虔诚的读者就在雨里站了两个小时。演讲结束,意犹未尽的读者们簇拥着余光中请他签名。因围观者太多,考虑到余光中旅途辛劳且年事已高,组织方欲上前劝阻,余光中却说:“这一次如果不一一给听众签名,我将负疚一辈子”。
15、在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社会的关系秩序链条上,家是国的雏形,国是家的扩大。先秦儒家典籍的思路总是以家为基础和起点,推而广之,及于国家天下。《周易·家人》云:“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诗经》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孔子把“事父”与“事君”、“父父子子”与“君君臣臣”等同看待(《论语》);孟子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孟子》)。由家族的血缘伦理关系,衍生出国家的政治伦理关系,中国古代社会就此达成了家与国的统一。
16、自己祖籍在中国,可身处台湾。虽然两岸只隔一道海峡,但遥遥相望却无法回归,望而莫及,自生哀叹。(觉得有用请设为好评哦)
17、田蓓蓓:tbb626@1com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0、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二、抒写乡愁的古诗文句
1、在古代,诗人往往因为谋求仕途、探亲访友、游历山河等原因,不得不寄居他乡。于是便有了一首首经典的思乡诗,以抒发诗人绵绵的乡愁,以及对亲人无尽的思念。无论是柳宗元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还是白居易的“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亦或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无不具有令人动容的艺术力量。
2、左家琦:zuojiaqidlwh@1com
3、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5、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19岁的余光中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20岁的余光中发表第一部诗集。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1953年,余光中与覃子豪、钟鼎文等人共创“蓝星”诗社。1956年,余光中开始在大学任教,与范我存女士结婚。1961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历任师大、政大、台大教授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州寺钟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等。
6、开门碧海通诸岛,极目青山是别州。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访谈结束时,余先生嘱我有事可与助理林禹彤联系,还让我复述联系方式,确认无误这才安心,对后辈的关爱之心可见一斑。
10、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11、抽出鲜嫩的菜苔子,举起一朵朵
12、诗人登楼远眺,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了世事茫茫之感。俯仰山川,风光如画,顿生思乡之愁情。
13、次日,余光中先生果然依约等在家中。作为当代文学大师,余先生毫无架子,得知我来自《长沙晚报》,他好脾气地问:“我能做些什么?”于是,我与余光中先生有了这次难得的交流。
14、可以选择余光中的作品>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5、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一次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的一根弦。于是诗人感情颤栗了,写下了这首《一片槐树叶》。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8、张九龄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对于岭南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故乡在韶州曲江,也就是现在的广东韶关市。这首怀乡之作素练质朴,而思乡之情,切切难忘。头两句描写夜里出行,然后因月思乡,五六句写四周清寂,想来诗人正望月沉思,七八句是换季带来的愁意,最后一声鹤鸣作结,也不知诗人是否独坐了一晚?
1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0、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三、描写乡愁的古诗词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羁旅思乡诗的考查方向大致有四类。家长辅导孩子鉴赏羁旅思乡诗,关键是抓要点答题。
4、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暂时只能想出这些了。。)
6、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7、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8、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9、《世说新语》中早慧的孩子长什么样
10、他是艺术上的多产者,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他的作品风格不其诗风更是因题材而异。一首《乡愁》穿过台湾海峡,也穿透人心。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诗歌意象伴着很多游子成长。在晚报的橘洲副刊版面,你经常可以看到他的作品。透过我们,你会发现:海峡太浅,中华文化根深,谁也无法阻断文化血脉。
11、古今乡愁主题诗歌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表现模式外,还有梦忆还乡、闻声思乡、以题咏抒乡情等手法,也多为诗人所采用,下面略作介绍。
12、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1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4、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15、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16、正是这种直白化的记录,恰恰透着诗人对故乡人的浓浓深情。黎凛曾在他的第三本诗集跋里这样写道:“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热爱,除了对自己的母亲和故乡。”如开篇所言,人是不可能真正离开故乡的,即使我们背井离乡,摆脱了故乡的牵绊与庇护,在别处取得成功或经历磨难,我们的精神和灵魂也始终不曾远离,因为故乡的烙印早印在心上。所以说在精神层面上,我们的一生无非是一个以故乡为圆心、以生活历程为半径的同心圆活动。具体到个人,我们一辈子其实都是围绕着自己内心的执念而孜孜以求到无为、再到坦然的过程。如《祖父》结尾:
17、——读黎凛组诗《纸上故乡》有感
18、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四、抒写乡愁的古诗词
1、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表达了人们在佳节时分思亲的普遍心理。
4、我一直深信,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生活,不能没有地气,有地气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作为一位老到的诗人,黎凛的叙事诗完全没有当下诗坛那种令人不齿的伪抒情和假太空,他的《纸上故乡》组诗写法娴熟,干净纯美,意境深远。
5、穿着中国的服饰/头上捆扎着青春浑圆的发髻/臂上圈绕着记忆滑腻的鐶镯/衫上镶滚着少女琐碎的憧憬/襟上扣结着处子精致的愁怨/穿着中国的服饰/在适合穿着中国服饰的早晨/长堤走过/衣裙绣花
6、另一种白菜,有好听的名字
7、望月独相思,尘襟泪痕满。
8、李镜泷:2771901004@qq.com
9、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0、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1、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12、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连角起,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4、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15、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家长辅导孩子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1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7、通观梅家红乡愁系列画作,我有以下四点感慨,略述如下:
18、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1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0、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五、描写乡愁的古诗句
1、从前他们说/你是一株不用着地的/移植的藿草/不再思念故土/贪恋现成的营养和食料//现在他们却说/你是一株不愿着地的/寄居的藿草/只会缅怀昔日的家园/难于认同眼前的窝巢//你的枯槁能为你说什么呢/你委实不想说什么了吧/在这样的气温下/反正离乡背井的这么久/说什么也不好
2、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小学生所接触的古诗词,有不少是羁旅思乡诗。因此,家长辅导孩子学好古诗文,应把羁旅思乡诗作为一个重点专题来学习。
5、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6、乡愁的实质与家园的意义
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8、隐娘说: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9、“日暮起乡愁”模式的“诗祖”,应是《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是一首服役者思归的怨诗,“式微”是天色将暮的意思,外出服役者在日暮时分生出强烈的归家之意。后世诗歌日暮乡愁模式即祖祧此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马致远《天净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是日暮起乡愁的典型例子。
10、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11、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12、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13、隐娘说: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14、它来了,它来了,它来了
15、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16、隐娘说:“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8、乡愁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无不歌咏故乡、表达乡愁,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
19、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李白《静夜思》
下一篇:七言句句骂人专用【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