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相思两处闲愁
1、至此方才明白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正内涵,至此方才明白情为何物的内涵是这么的磨人心魂。梁祝的余音又在绕梁,在这静静的午夜,沏一杯苦咖啡,让氤氲的乐声随着辗转的心事漫延,让相思的清泪随着指间游走。
2、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拨动时钟的年轮,几片深藏的记忆,一件件镂刻的细腻精致,蓦然回首,沧海桑田,清愁一盏,把酒临风,似醉非醉,半梦半醒的摇曳。用轻愁作墨,用伤感作笔,在情怀的纸笺上描绘着岁月的深深浅浅。
5、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6、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7、大寒和小满以前的事,大寒妈多多少少也知道点,谈好好的,不知道怎么就分了。不过大寒妈也不是太可惜,自己儿子是大学生,按理说,也应该找个大学生对象才好,最起码也要找个城里户口的。至于大寒和岳楠的事,大寒没说,她压根儿不知道。
8、花开第一次的容颜,是最绝妙的邂逅。
9、时光像一面镜子,照在两个不同的城市,疲惫的身影在夜色里把两个相思人的身影拉的更长。窗前的明月就这样在默默的注视着两个失魂的人啊。不知从何时起,惦念像疯长的草儿一样在彼此的心间驻留扎根。
10、朗诵|活出真实,无问西东
11、意思是: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12、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4、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1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6、而今,所谓伊人,便在游园一处,倒不如相逢在梦中。
17、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18、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1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0、飞花如蝶蝶双飞,佳人思君君何在。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斜月如钩,谁为谁消瘦,漫漫长夜,一帘西风渗漏,入耳处尽是哀愁,谁湿了谁的眉眼。执念处,相思过半谁念谁。
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
1、写完《金石录后序》这篇后记,已是黄昏时分。你独自倚着窗儿,恰见一群归雁掠过长空。一只孤雁远远尾随在后。不多时,又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无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之情从心头涌出,你奋笔疾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这个季节,是带着相思的味道的。
3、“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4、每当明月升起时,思念就随月亮拥上心头。只愿皎洁的月亮能把我的思念带到远方,送到我爱的人身边。
5、这是一首眷怀友人之作,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6、此处的相思指乡思。远在西北边塞的范仲淹看着夕阳山外的景色,顿生思乡之意,借愁消愁,可酒入一肠,又化作了相思泪,更增思乡之苦。
7、(朗诵者简介):心想事成原名秦艳淑,河北人,职业教师,《逍遥电台》、《兰娟雅苑》平台主播,喜欢朗诵、用声音演绎文字的内涵、用声音传递文字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8、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9、土著民讲堂·青年好声音
10、一叶兰舟,静载这颗孤寂之心,眉间听孤燕呢喃细语,花开陌上静等与你相逢,双燕归来即是我们重逢之日。于是,无数个期盼,无数个思念,无数个情丝,无数个思愁,通通系于风的发梢,静等西风瘦马寄予东方天涯。
11、休妻前夜,婉儿执我之手:“君心妾意两相知。莫悲伤,待妾为君抚一曲。”
12、一曲古琴版《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朗诵:心有希望,远方有梦
15、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16、朗诵:高傲的生活,谦卑的做人
17、大家对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定非常熟悉,上中学的时候几乎人人会背,那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仿佛是一幅动感的画面,直接呈现在读者的脑海。
18、家国难安,寸心无归处。人何在,佳作流传,而今万人慕。”
19、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20、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她和丈夫是同样互相思念,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三、一首相思,两处闲愁
1、只要下雪,你就拉着明诚踏雪寻诗,在颠沛流离的异乡苦中作乐。
2、来源|东方悦读会(ID:df009417)
3、“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是《月满西楼》2010年童丽演唱歌曲。
4、她跟我说,她喜欢看月光下的落花飞舞。月光,也是那么冰冷;花儿,也是那么冰美。于是她们的相遇,便是一个梦幻。当银晖镀上骄傲的花瓣,看那彻骨的冰冷在空中若隐若现,编织如水晶般的梦,只有月儿是知己。
5、朗诵:头,要抬得起来,也要低得下去
6、一袭忘情的白月光,架设了通向另一颗心的桥梁,从此心的优昙绽放着尘世间唯美的风花雪月。今夜,你便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长亭变短亭,起舞弄清影,就连那入帘的草色,都氤氲着思念的重彩浓墨。
7、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8、陆游和唐婉本是一对琴瑟和谐的璧人,怎奈陆游母亲不喜唐婉,认为唐婉耽误陆游的前程,为陆游另娶王氏,硬生生将他们拆散,后唐婉也改嫁赵士程。七年后,陆游在沈园偶遇携夫游园的唐婉。她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遂乘醉吟赋《钗头凤·红酥手》,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唐婉则以《钗头凤·世情薄》相答。
9、李清照的《一剪梅》啊!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11、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1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5、“我有言语与君知。”取一锦帕,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谨记,我们的誓言。
16、张少华,生北国,乐吟诵,工音韵。
17、朗诵|生命匆匆,请善待自己
18、数年了,她竟还记得我爱吃的菜肴点心,只是这酒,却换做一盏苦涩黄藤。
19、精神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可以提高驾驶者与机甲的契合度1%—5%,但也仅止于此。
20、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四、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全诗
1、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2、你的心事,我懂,我的心事,你也知。
3、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4、回到家,父母都很高兴。母亲看见大寒的车龙头上挂着又是鱼,又是肉的,责怪大寒说,不过年不过节的,买这些干嘛?
5、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母亲说,拿工资要细着点用。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好好存着,留你娶媳妇。
7、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8、此词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
9、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全文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溪亭日暮,是谁,沉醉在物是人非的藕花深处?沉舟侧畔,争渡。时空跨越910年后,我怎么也荡不走那比黄花还好瘦的西风!更唤不来你旧时相识的雁只!亦载不动你细雨织就的愁字!
11、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12、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13、经历过岁月的沧海桑田,你一改婉约式风格,写下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江山留与后人愁”等慷慨激昂的豪放大诗。
14、暮春的风,依然带着动荡的潋滟,吹开一眉相思软,不远处,清晰可见,一袭白衣翩翩,却原来,你戎马半生,归来,依然是我心上多情的少年!
15、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16、记得小颦初见,心字两重罗衣。
17、应该,在心里种一枚春。让时光的精湛在一颗春心里蘸满恰好的温度,字字皆红豆,念起,便是一树春天的相思意。
18、“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含义很深。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1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相思飞不过沧海,沧海一笑,我笑红尘,红尘滚滚,岁月的滚滚长河中,点点滴滴的情,是我永远珍藏的记忆。掬一捧岁月清愁之水,懂得你的离别之怨,记忆的长河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随波逐流。于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理不断的愁感随情路慢慢消逝。
20、回想家族兴衰,更是别有一番心情。
五、一段相思两处闲愁
1、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2、留不住流水的哀伤,只能让流水把它悄悄带走;拭不完泪水的记忆,只能让泪水把它轻轻拂去;而不能相守的爱恋,能用什么弥补或挽救,麻木或忘却?
3、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而光脑,则是梅克斯博士在研究矩阵模拟系统程序的时候,意外发现灵能晶石的特异之处,不同于光电1等任何物质和能量,灵能晶石蕴含的能源本质类似于精神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
5、朗诵: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
6、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7、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8、“一种相思”——分居两地的一对恋人互相之间同一种心情思念着对方。
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0、月色如诗,诗如月色,徘徊在这一弯皓月之下,痴情的守望,可曾唤醒贪睡的月老?为我们系上一根红线,把两颗落魄的魂儿相牵?秋天的枫叶红了又谢,谢了又红,等待梦圆的日子为何如此凄迷?一地相思,两处闲愁,唯有在夜静时分,一次一次的对着你的相片暗自伤怀?直至睡去,眼角还留有珠泪的划痕,曾经一次次的相问,曾经一次次的试探,只是想让你把我相忘于红尘,而你的坚守与固执,总是使我暗自伤怀,只能一次次的妥协于等待的误区。
11、相思是执著的坚持,即使深知沉溺相思全无益处,也无妨终生惆怅落个似醉如狂。
12、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13、他们互相思念着,却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一己相思之苦,却道破彼此闲愁之深。如此两心相印,何尝不是身无彩凤双飞翼之切切!也正是这份闲愁,纵使望断天涯,抑或坐断寂寞也不觉山长水远,却更多了一份他年共剪西窗的期盼和温暖。
14、文|一叶青荷诵|张少华
15、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
1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7、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8、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19、我醉言语:“贺之得高迁!”
20、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