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被贬时写的乐观诗
1、有一个故事,是说在一个冬夜,一个小偷儿来吴德仁家盗窃,而此时的吴德仁早已察觉,并不露声色。
2、从北宋都城开封到广东惠州,大约三千里地,那时的惠州比较落后,苏轼依然没有怨天尤人。一晃三年多过去了,绍圣四年的某一天,苏轼正在处理公务,突然收到朝廷的一道圣旨,本以为让他返京,打开后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而是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去儋州(今海南儋县)。
3、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
4、东坡这一生,三起三落,颠沛流离,却总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诗情画意。
5、从三十四岁起,苏轼的仕途屡遭不顺。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不仅得罪了王安石等人,最重要的是,把皇帝给得罪了,苏轼只好请求离开京城,到杭州、密州等地任职。八年后,苏轼面临更严峻的危机,即著名的乌台诗案,若非苏辙、曹太后等人求情,估计苏轼十有八九直接领盒饭。
6、我穿上布袜、缠好绑腿,游了兰溪又访青泉。前番未遇德仁先生,并不是如李白所言“稽山无贺老”,是我游兴已尽而开回酒船,且等来日再见。很遗憾德仁君不认识我,我也未睹您的真颜。在某个像铜驼街那样热闹的地方,我们定能邂逅,到那时握手一笑,彼此都慨叹又已过了许多年!
7、谪居黄州初期,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一度陷入失魂落魄的绝望处境。造福苍生的愿望幻灭了,既然不能“平天下”,那就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先从“修身齐家”开始。为了缓解苦闷消极的情绪,他致力于用文学疏解个人情怀,其率真的性格在这时候流露出来。他经常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自己非但没有给家人带来荣华富贵,反而一事无成,连累亲友一起遭罪。
8、词的上片,描写初春时节,清泉寺附近雨后秀丽的自然风景。诗人娓娓道来,用朴实的语言,动静结合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词中的蕲水,即如今的湖北浠水,在黄州以东。
9、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苏轼渐渐走出了贬官的阴影,放下了往日的功名荣辱,积极享受生活。还发掘了美食家的天赋,研究菜谱,兴致勃勃地写了《猪肉颂》《二红饭》等作品。到黄州一年体验了世间百态后,他反思自己过去的三十年,自认为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故我非今我”,这标志着苏轼已经克服了心理障碍。
10、穿的了学士服,着得了战袍。
11、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12、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
13、“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词中为象声词,形容下雨的声音。春雨飘落在林间的树叶上,沙沙作响。暮雨,说明时间已是黄昏。子规啼,让宁静的山林不再寂寞,却又增添几分哀怨。寄托着望帝心愿的杜鹃,啼声凄婉动人,这让客居他乡的诗人,触景生情,忍不住怀念远方的家乡。
14、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1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16、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7、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1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19、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20、陈慥,字季常,陈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居士,又曰方山子。
二、被贬后仍乐观的诗人苏轼
1、狱中四年,苏东坡数千首诗词被他背的滚瓜烂熟,诗词中的旷达和乐观影响了他,让他获得了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
2、译句:山更高了月亮看起来更小了,水退下去了,水里的石头就显现出来了。
3、其实,真正的斜杠青年,不在于会多少技能,而是忘我投入,活出丰富精彩的生命体验,摸爬滚打、依然能红酒白鱼暮归,诗酒趁年华,就像苏轼一样。
4、苏轼的文风,简洁飘逸,幽默自然。欧阳修喜欢读他的文章,每当他看到苏轼的新作,必然高兴一整天。神宗皇帝喜欢读苏轼的诗文,倘若哪一天,皇上忘了吃饭,必定是在看苏轼的文章。
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6、被贬到黄州,本是悲伤的事情,可苏轼却发现其中的美妙,鱼鲜笋美,真是乐观。
7、“花褪残红青杏小“,短短七个字,诗人却写出了对春天易逝的惋惜。杏花开得早,也最先与春天告别。杏花开过,枝头的花儿褪去残红,飘落在风里。小小的青杏掩映在绿叶丛中,生机盎然。凋谢的残红与初生的青杏形成鲜明的对比,冲淡了暮春的伤感,也让读者看到希望。
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9、苏轼暮年对自己事业进行总结与评价,回首一生,他更多地想到的是黄州、惠州、儋州三个被贬之地,在贬谪生活中,他感受更多的不是痛苦,而是充实,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所以一生的功业都放在了三地。
10、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
11、苏东坡最经典的一首婉约词,一个名句流传千古,与柳永词不相上下
1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13、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14、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5、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三引昊汝纶评云:“音节琅然,可歌可诵。机趣横生,而风采复极华妙。”
16、苏轼被贬黄州的诗词包括:
17、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8、于困厄中积极,于平凡中有趣,越了解苏东坡沉沉浮浮的人生,便越是惊奇于他笔下的旷达和生命力!
19、陈季常的妻子柳氏,不仅是醋坛子,还十分彪悍。陈季常是儒雅文人,被妻子治得服服帖帖,说得好听是惧内,说得难听就是怕老婆。
20、《满江红》怀子由作苏轼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三、苏轼被贬的乐观诗句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句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列》
5、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6、苏轼此诗题的《猪肉颂》三字中,看似滑稽,实际是在幽默中蕴涵了严肃的主题的。作者的颂,当然包括了在味觉方面的享受,对自身的烹调创新方面的自得;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苏东坡当时的艰难处境时,就会在诗人享受味觉美味后面,朦胧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在为人处世方面,永远追求更高远深刻的情味的,将日常生活与理性思考方面达到“知行合一”理想的哲人。
7、苏轼在密州时,写过几首著名的词,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等,最有名的就是写于熙宁九年(1076)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不久被被御史台的吏卒解往京师,经历了一场生死危机:乌台诗案。
8、词句里透露出的对生活的憧憬与希望,更像是出自一个生活闲适、自然恬淡的人之口。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0、词的上片,诗人娓娓道来,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暮春的景色,由近及远,从眼前的落花、燕子、绿水,柳絮,到想象中天涯、芳草,逐一展现开来。诗人借景抒怀,别出心裁。词中的深意,韵味悠长,引人遐想。
11、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以苦为乐、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心境的体现。
12、倔强如苏轼,虽然知道自己的缺点,依然性格不改。他知道自己的短处就是轻信别人,不管跟谁说话,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在苏轼看来,只要是真的事,对的事,都要说出来,哪里有什么禁忌?
13、挑灯君推荐:168元/套
14、《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前四句主要是写苏轼被一贬再贬后,所面临的凄凉处境和仕途的险恶。后四句则主写苏轼豁达的胸襟,以及苏轼诙谐和幽默的一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15、浮云终于散开了,月色也变得澄明,雨止风息,还有谁来点缀呢?这天容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的。言下之意,指代那些居心不净的小人掌权,弄得天下“苦雨终风”,如今“云散月明”,天下自然“澄清”,意味着苏轼终于恢复清白之身。
16、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17、很简单,陈季常的老爸陈公弼,是苏轼的顶头上司——凤翔知府。而陈季常这个人也很奇葩,据记载,此人狂放不羁,不爱金钱,不再做官,没有官架子……
18、能够于这样的天才生活在一个时代,许多文人都感到幸运,因此愿意与他结交的人络绎不绝,比如陈季常就是其中一个。
19、因此,元丰四年(1081)正月,他在去岐亭时写了一首诗:“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此诗名为《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这一年多来,他结识了潘生、古生、郭生等新的三位好友,虽然生活条件艰难,但有半生好友、一壶浊酒,还有这初春的生机盎然景色,此生足矣。
20、哪怕吃野草青菜,他也能安慰你:“人间有味是清欢。”
四、苏轼被贬各地时写的乐观诗
1、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他拿的了笔,扛得了锄头,
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句子。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后半生基本在迁谪途中度过,因元佑党人案被贬至琼州,今海南。当时的南方是荒蛮之地,有瘴气,到那里的人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但苏轼性格豪放,心胸旷达,将此说成是一次奇绝之旅。“即使在南方那种蛮荒之地死上很多次我也不感到悔恨这里能游览到生平所见最奇异与险峻的风景也足以使我得人生充满精彩”。
4、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主张变法的新党走上历史舞台,包括苏轼在内的元祐旧臣遭受打压。苏轼先后被贬到广东英州、广西宁远军、广东惠州。苏轼在赴惠州途中,乘船入赣江,经过江西万安县的惶恐滩时,写下了一首诗《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这首诗便将苏轼的豁达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5、李白也曾经经历过流放夜郎的危机,幸亏赶上大赦,否则我们的诗仙恐怕只能在夜郎国“羽化而登仙”了。苏轼在这首词化用李白诗意作为结束:
6、译句: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7、在杭州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
8、在他56岁那年,却因为国民党的迫害,被捕入狱。
9、天资聪颖、思维敏捷的苏轼,总能出其不意,想别人所不能想,各种类比、典故运用得恰如其分,让文字变得有趣、幽默,读起来爱不释手。
10、“枝上柳绵吹又少”,说明枝头的柳绵越来越少,它们都化身柳絮,随风飞舞。这里的描写,说明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
11、推荐精文?“如果有人问你:“一诺千金”是怎么来的?你得这样告诉他”
12、众所周知,因为“乌台诗案”,苏轼险些丧命。
13、如果我们也能如苏轼般,在人生逆境时,都能旷达、乐观的地对待人生,认真、乐观的对待生活,那么,人生,一定会拥有许多的快乐。
14、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15、大家好!这里是演婷说,每天陪你三分钟!
16、因为同是贬谪,张怀民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交往密切。苏轼为之起名以后,还写了这首词称赞亭子附近的优美风景,并表达了对张怀民这种气度的钦佩。词中用了庄周、宋玉、孟子的典故,结尾两句写出了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气概:
17、“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此处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行人内心的伤感与落寞。你看,墙内的佳人,笑声悦耳动听,此刻,正在春色里享受青春年华。
18、★她一生只写了一部作品,却足以轰动世界
19、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拓展资料: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0、身为“员外”,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
五、苏轼被贬各地时写的乐观名句
1、我是长安18子,我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交流!
2、元丰三年(1080年),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居然与隐居在龙丘(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的陈季常不期而遇,二人的友谊从此也更加深厚。
3、综观苏轼的这首诗,我们能够体会到苏轼在被一贬再贬后,仍然能够持有豁达乐观的襟怀。所以苏轼这首诗,堪称史上最豁达的诗,值得我们学习。
4、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5、这件事似乎被杜撰、被夸张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说明什么呢,说明了吴瑛率直旷达的性格与行事风格。
6、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7、苏轼的性格和弟弟子由大不同,东坡天真、任性、乐观轻快,思维开阔,喜欢辩论,有些不计后果;子由沉稳踏实,沉默寡言又有些拘谨。
8、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9、子由最大的优点,便是甘于淡泊,洁身自好,能照顾自己免于被伤害,他不像哥哥东坡那么倔强直言。此外,沉静、果断的子由,很多时候更像是哥哥,处处维护东坡。
10、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1、译句: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12、还收录了《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两篇回忆文,让我们了解创作背后故事,珍贵难得~
13、这首诗虽然是写吴德仁的,但却以为成就了“男二”陈季常,也成就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河东狮吼”。诗歌的大意是:
14、在黄州的生活十分穷困,连住处都是朋友帮他申请的城东军营废地,只能节俭度日。每逢月初,他把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用画叉挑一份取用,用不完的就用大竹筒储存起来日后用来招待宾客。到黄州的半年后的元丰三年(1080),他的积蓄就用光了,这让他十分忧虑。苏轼曾和朋友的书信中写道:“此中百般粗糙,江边弄水挑菜,便过一日。”
15、等陈季常回到家中,柳氏举起青藜杖要打。后来还是在家人的劝说和陈季常的苦苦哀求下,这才改为罚跪。
16、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宋·苏轼《浣溪沙》
17、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8、但是苏轼被降职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虽然他是在做官,但是仍然在言论,行为上受到种种限制,后来,哲宗继位,司马光的变法又登上政治舞台。
19、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20、因为乌台诗案,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到黄州,他就写了一首诗,旷达豪放,其中三四句让人流口水。
下一篇:形容阳光的文案【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