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苏轼被贬的时候写了哪些诗【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苏轼被贬后写的诗 1、第三次被贬儋州。苏轼写了《雨夜宿净行院》和《入寺》等诗词。 2、在惠州,他发明了烤羊脊: 3、第一次被贬黄州写下了最好的赏月词水调歌头第二次被贬...

一、苏轼被贬后写的诗

1、第三次被贬儋州。苏轼写了《雨夜宿净行院》和《入寺》等诗词。

2、在惠州,他发明了烤羊脊:

3、第一次被贬黄州写下了最好的赏月词水调歌头第二次被贬是在边疆了写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名句啊

4、推荐精文?“如果有人问你:“一诺千金”是怎么来的?你得这样告诉他”

5、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

6、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7、苏东坡第一次来杭州时,西湖上杂草丛生,淤泥阻塞的面积已经有十分之第二次来杭州,西湖上的淤塞已经有一半了。

8、但苏轼作为一个乐天派,封闭了几个月后,豁达的性格终究使他走出来,他在当地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既有季常等高雅之士,也有樵夫等平民白丁。他对此也很自豪,自述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9、第三次被贬到海南,那时他已年逾达观的他,发现牡蛎很好吃,还把椰子壳加工成“椰子帽”,并寄给了他弟弟苏辙,后者喜欢得不得了!

10、少年的苏轼过的还是比较顺畅的,他从小就受到父亲文化气息的熏陶,他的文学天赋异禀,在苏轼21岁的时候,他随父亲,弟弟进京赶考,兄弟二人一举获得进士的头衔,同时,苏轼还得到了大文豪欧阳修的器重。

11、苏东坡来杭州的第一年,收成不好,米价开始猛涨。苏东坡颇有远见的筹米存放在仓库,以抑制米价或应付荒年。

12、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13、作者视角也由千顷碧水聚焦于掀舞于其中的渔翁,最后三句议论和两句抒情即由此生发出来,表现了作者超然于万物之上的潇洒胸襟,以及对心性修养的不懈追求。

14、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

15、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6、谪居黄州初期,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一度陷入失魂落魄的绝望处境。造福苍生的愿望幻灭了,既然不能“平天下”,那就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先从“修身齐家”开始。为了缓解苦闷消极的情绪,他致力于用文学疏解个人情怀,其率真的性格在这时候流露出来。他经常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自己非但没有给家人带来荣华富贵,反而一事无成,连累亲友一起遭罪。

17、一个闻名于世的大作家,人已六十有过了退休的年纪,不只没有高官厚禄,留守京都,象现代的某些作家那样,弄个副部级待遇,住作家楼,出门有车,反而还要被逼投荒南蛮之岛、家离子散。

18、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

19、浮云终于散开了,月色也变得澄明,雨止风息,还有谁来点缀呢?这天容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的。言下之意,指代那些居心不净的小人掌权,弄得天下“苦雨终风”,如今“云散月明”,天下自然“澄清”,意味着苏轼终于恢复清白之身。

20、就让我以鞍作枕,斜卧绿杨桥上少休片刻吧。

二、苏轼被贬的时候写了哪些诗

1、苏东坡在西湖里修了三个石塔,塔以内的区域不能被菱角侵占,因为种菱角会形成淤泥,淤泥会再次阻塞西湖。

2、古人可能一提起惠州,大概立马会浑身都会竖起鸡皮疙瘩,我们从一些记载在可以知道,至少在清朝以前这个地方,那是人烟稀少,时常还有猛虎野兽出门,为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惠州。而当时被贬的一些人则没有办法,只要皇上一道圣旨下来,不去也得去,这也使得当时很多人都被贬到这个地方,那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自然是苏轼,自从”乌台诗案“之后,他就一直被贬,先是湖北的黄州,也就是今天的黄冈,后来又是惠州,他来到这个地方之后,内心虽然很痛苦,但是他积极地治理当地,从而令这个地方更是焕然一新。

3、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4、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华夏。

5、苏轼的出身乃文学世家,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母亲程夫人也是富有文化素养的女子,她对苏轼兄弟俩细心教导,苏轼自幼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他饱读诗书,年少成名,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英姿勃发的杰出少年。更何况这位英杰还胸存大志,“奋力有当世志”,积极参与朝廷的各种政事,希望为国尽忠。

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8、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

9、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 西江月

10、怎忍心踏碎那水上皎洁的月光。

11、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12、苏东坡苏东坡被贬杭州,主要发生了如下事情:清理运河的淤泥、新建新水库、清理西湖、建苏堤、兴建三潭印月、赈济灾民、建医院等。

13、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14、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15、之后又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著名代表作。

16、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17、读他的诗词,不是悲戚,而是豪放;品他的人生,不是可怜,而是钦佩!

18、东坡先生在儋州的传说故事

19、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20、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三、苏轼被贬之前写的诗

1、苏东坡被贬杭州,主要发生了如下事情:清理运河的淤泥、新建新水库、清理西湖、建苏堤、兴建三潭印月、赈济灾民、建医院等。苏东坡被贬杭州时,写的诗有:《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湖上夜归》、《夜泛西湖》五首等等。

2、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3、清理过西湖后,苏东坡把这些水草和淤泥用于在湖面筑一道长提,这样既解决了垃圾的问题,又缩短了湖岸南北之间的距离,更留给后世一道杨柳莺莺、风景如画的苏堤。

4、在逆境中不断磨练,当他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图五),一个新的苏轼诞生了!

5、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6、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7、苏轼这一生命途多舛,文学上的成就虽高,却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还一次比一次被贬的远,

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苏轼被贬居昌化军(今海南儋县)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1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2、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钱塘江的水带进许多淤泥,杭州城内的运河淤泥每隔四五年就要挖一次出来,否则河床升高,影响船运。淤泥一挖出来就被堆在居民门口,脏乱不堪。

13、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的国家政策是重文轻武。苏轼和王安石一样,都属于文人,本来两个人应该有共同的政治倾向,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却遭到了苏轼的反对。于是苏轼就遭到的贬谪,两次被贬杭州,苏轼很淡然,在逆境之中保持自己的初心。

14、曳杖入寺门,楫杖邑世尊。

15、尾联“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即我应该去为官府充当水手,这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下之意,这官船要走的路苏轼早以娴熟在心,还需要向谁去问路?字里行间,它透露出的是苏轼的蔑视与嘲笑,可谓嬉怒笑骂皆成诗。

16、市中心的运河的河位比茅山运河低四尺,苏东坡又在余杭那里开了一条新运河,让他与西湖的水相通,这样就永久性的保证了运河的水位。

17、译文: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娇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18、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19、明代的一位县令仿苏东坡把西湖的淤泥捞出来筑了一个环形堤,专门用来放生,又在湖中原苏轼建塔的附近,重新建了三个石塔。这就是“三潭印月”。

20、⊙商务合作:林恩(xingqi0701)

四、苏轼被贬惠州后写的诗

1、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2、ID:songciba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迷茫。

5、他领人在西湖筑堤,这就是所谓的苏堤。但是在这期间,苏轼的文章被人断章取义,苏轼被小人设计,惨遭陷害,这就是乌台诗案。王安石替苏轼辩解,出言到:哪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可以出狱。

6、杭州人民的供水是个主要问题,在此之前,历代也想过很多办法,修建水库,把西湖的水引入城中,但是管道损害严重,居民们只能吃带咸味的水,西湖的淡水则需要花钱买。

7、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宋·苏轼《浣溪沙》

8、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9、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11、谁知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

12、下片“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便是苏轼直抒胸臆,抒发内心的孤独。意思是说:苏轼深陷孤寂的环境中,突然惊起回过头看,但没有人能够理解苏轼孤独的心。也就是意味着,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怎么回顾,看到的只是更多的孤独。普通人世无知音,都会孤苦难耐,何况是苏轼这样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人呢。

13、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4、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15、在这里,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这首海棠诗。所以这里可以看作是苏轼黄州创作的第一站。

16、三年后获释北返,可惜途中染疾,在常州呆了一个多月,最终去世。

17、他还爱上了酿酒,自己酿过橘子酒和松酒,俨然一个行家。

18、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19、直至66岁,苏轼的晚年时,因为天下大赦,苏轼才恢复人身自由,但是在回来的途中,苏轼却离开了这个黑暗的时代。

20、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元丰七年,苏轼由被贬的黄州改任汝州,应该是探望其弟苏辙的途中路过瑞昌亭子山,写下了《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苏轼一生到底被贬几次?都被贬到哪些地方?每个地方有哪些代表词作?

五、苏轼被贬后写的诗和解析

1、苏轼来昌化军尽管挂着“琼州别驾”的衔头,但明眼人一看就知是个虚职。何况,当权的政仇视贬谪到昌化的苏轼有三不禁令:“不得食官粮、不得住官舍、不得签公务”。但是,文人气十足的张中没有理睬朝庭的红头文件。“海国此奇士,官居我东邻”。张中不只好洒好肉供给,并且还经常将“公务讨教一二”。让苏轼这种大材小用的落拓文豪,心境总算有了一丝安慰。

2、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3、不过,虽然杜工部没有吟咏海棠,但是苏轼写了不少的海棠诗。

4、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是苏轼夜间渡海时所见。临近三更,风雨交加的天气终于变得晴朗了。“苦雨”,是连绵不断的雨。“终风”,即大风。由此可见,苏轼从“苦雨终风”的黑夜里,终于看到了“解晴”的惊喜之情,无疑透露了苏轼心境的明朗。

5、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6、后来,随苏东坡居儋的小儿苏过仿照制造了一顶“椰子冠”,寄给其时谪居广东雷州的叔叔苏辙。苏辙收到侄儿从海南寄来的这一特别礼物,分外快乐,当即写了一首《过侄寄椰冠》诗,表达自己“垂空旋取海棕子(椰子),束发装成老法师”的心境。

7、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8、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9、《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前四句主要是写苏轼被一贬再贬后,所面临的凄凉处境和仕途的险恶。后四句则主写苏轼豁达的胸襟,以及苏轼诙谐和幽默的一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10、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1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2、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13、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14、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15、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6、仕途不顺也就算了,他的三位爱人也都红颜薄命先他而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释义: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单从这一句就足以看出苏轼心中对亡妻的想念之情。

17、明月当空,带着朦胧的醉意骑马而行。

18、到黄州后,他开始住在定惠院,以后又迁到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元丰四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词人在临皋亭上倚栏观江,见落日斜照、春意盎然,又逢短暂的春雨令水天生出奇妙的景致,心神激荡,便将这美好的景色记录了下来,即成此篇。

19、第三四句最是经典,更是把荔枝这种水果,描写得极为传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这么一个地方生活,如果每天能够吃到三百颗的荔枝,那么即使是做一个岭南人,那也是让人感动幸福的一件事情。最后这两句再次让人感受到了苏轼的一片真性情,而这两句也是重点突出了荔枝这种水果。

2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