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写魔道祖师的诗【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道友编的魔道祖师古诗 1、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

一、道友编的魔道祖师古诗

1、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色欲八难。

2、消灾解厄类:《三官经》、《南斗经》、《北斗经》。

3、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壳,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

4、炷插于左,三炷插于右,三炷香平列并拢。(坛主拈香的方

5、华山神话记载说:山下王道村的王柯,去华山深沟打柴,听见仙乐缭绕,寻声拾阶而上,走到一个洞口,看见两个长者在下棋,旁边有大枣、柏子,长者随手给他两个枣,几粒柏子让他吃,也不说话只顾下棋,一盘棋下毕,问王柯你怎么还不走呀,都啥时候了,王柯立即作辑下山,到了原来放斧头的地方一看,绳子烂的无踪影,斧子把都腐烂了,已经不复存在。他正在纳闷中犹豫,无奈只好空手而回,回去进村辨认不出回家的道路,向人打问,人们不相信他的存在并说:

6、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清静无为、慈俭不争和性命双修。道教认为,无形无象的“道”生育了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致力于性命双修得道成仙。

7、道士戴的帽子,称“巾”,约有九种。“九巾”是: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

8、全真道和正一道有哪些区别?

9、因这些食物的气味过于强烈,食用之后会诱发人的各种欲望,多食对身体亦有损害。腥则是指肉类食物,食腥让人迷失本性,造诸杀业,制造恶因,堕落轮回。修道者体上天好生之德,培自己慈悲之心,不杀害生命,免于冤孽牵缠,故而不食荤腥。所以修道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重口味,自能常清常静,心平气和,百病不生。

10、(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

11、127什么是洞天福地?

12、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要人们凡事须“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的法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妄作,不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以“道”行事,处世立命,谨身慎行,朴素节俭,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13、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14、五浊恶世,每一步、每一瞬间都是陷阱,无论是现世还是后世的,堕落的陷阱永远包围着每一个人。

15、因为聂怀桑知道了他的大哥聂明玦被金光瑶所害,但他只有他大哥的一只左手,所以他步步引诱莫玄羽启用献舍禁术招来夷陵老祖魏婴帮助他查出聂明玦的下落,最后欺骗蓝曦臣错杀了金光瑶。但他一直在大家面前扮演一问三不知、人畜无害的没用少爷。他一直在幕后操纵一切,推动一行人寻找聂明玦的下落,令人出乎意料。所以称为聂导。不过这些都是魏无羡的猜测,文中也有提到哦。

16、《玄门日诵晚课经三皈依》云:“志心皈命礼,无上经宝,当愿众生,深明经藏,神通莫测。”神通必须要有智慧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变化莫测,否则容易落入邪道、魔道。神通有一定的修法,有的是通过内炼而引发神通,有的是借助符咒或丹药而引发神通等等。

17、信士朝圣敬香为祀神大事,必须虔诚祀事,遵守一定的宗教禁忌。

18、28洞天福地分别有多少?

19、依一般的说法,道教修炼的层次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20、彼时聂明玦与金光瑶都是暮光下互相搀扶着的老夫夫了。

二、写魔道祖师的诗

1、“魔障”一词,可以分为两个字意来理解,即“魔”和“障”。先来逐字解读一下:

2、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3、魔道小番外:繁花似锦:心乱,再遇

4、苏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因为自己身处在群山之中,眼睛被山障遮挡而看不到山的全貌,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认知去胡乱揣测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至此,就会引出修行中的一个大问题,当身处在迷障之中,又如何能够明悟大道呢?所以修道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破障”。

5、36信仰道教必须吃素吗?

6、道教的主要经典有哪些?

7、对于一般信众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积德、济物利人,存善念、举善行,学习教仪、咏诵经典等(比如奉行“修德十益”: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师长、十爱惜物命)。炼气之类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统师承,一般人自己练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8、谭长真(谭处端传南无派)

9、78道教五术具体指什么?

10、于是乎聂明玦又有了新的吃醋对象。

11、现在学道的人,万中之一也挑不出一两上智之人,而中下之人俯拾皆是,不可胜数。中下之人根基浅、见识小、业障大、根尘深,必须先积德;德重才能服鬼神、动天地、感人物;修德而后学得,道则易学;修德后行道,道则易成。

12、“五行”与“五方”的关系: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

13、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但是,无论你用多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道,来形容本来面目,都无法准确和贴切,《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要想接近它,只有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特性为标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与道达成同一频率,才能进入道。

14、魔道小番外:繁花似锦:上级,下属

15、起初,天地未分,混沌无极,大道本无可言说。劫终劫始,太上元始天尊便敷演经文,安镇天地,保护人民,谓之“开劫度人”。道经中记载:道家经诰,起自三元。经文由玄、元、始三种自然真炁(气)凝结交缠成字,故又称“龙章凤篆”,黄金为文,白玉为简,天真皇人执笔抄录。秘藏在诸天之上,七宝玄台。若天下有道,则由仙真降授于世间,若天下无道,则经文隐在天宫,静待有缘。(详见《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

16、道教三宝,分别为“道、经、师”三宝。据《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说,三清胜境,化生三宝君,一为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道宝);二为灵宝君灵宝天尊(经宝);三为神宝君道德天尊(师宝),三宝天尊分别为三境主宰、三洞教主。全真龙门派王常月祖师《龙门心法皈依三宝第二》中说:“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沈沦邪道,颠倒昏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

17、道教的现状如何?

18、先插正中,次左,再右),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

19、道教的经文典籍浩如烟海,古时称“一切道经”或“道藏”,藏是宝藏的意思。据道经记载,道教经书收之于灵宝天宫,共计一万八千多卷,各类经教因时代背景不同、众生根性不同,随其劫数,应运而生,流传下土。经文若不应在世间继续流传,上界高真则假借战乱兵火等原因将经文收回天宫。此后,历朝历代帝王都敕命编修过《道藏》,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道藏经文经过重新整修,订为三洞、四辅、十二类,五千四百八十余卷经文。

20、修道不可以不修德,犹如阳不可以无阴。学道之人若不先积德,鬼神所恶,常有内魔蔽塞人心,不能深入。古代的圣人,必先修道,而后修德;古代的贤人,必先修德,而后修道。圣人修道直趋彼岸,修道容易,所以先修道而后修德,以德全道;贤人修道,必须有为,修道艰难,所以先修德而后修道,以德扶道。

三、魔道祖师道友自创诗搞笑

1、十洲: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2、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的诺言予以对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

3、道教的戒律很多,如全真初真十戒、中极三百大戒、圆满天仙大戒(以上统称三坛大戒)、太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不同的经法也有不同的戒律,如妙林经二十七戒、度人经十二戒、道德经二十七戒等。现今道教全真派主要戒律为《老君归根五戒》,正一派主要戒律为《九真妙戒》。

4、为什么会出现那些不良的状况?多数的人是没明白打坐是为什么,没有经过师父的传承,没有师父的长期的指导,是不能随意打坐的。很多市面上卖的丹经口诀,不是要求意守这,就是意守那,可以说是毁人不倦。就是很多要出家的人到了庙里,都会要求他们放弃以前自学的一些东西,这其中就包括打坐,往往很多人都是不适合打坐的,例如有些人身体很弱,看上去病怏怏的样子,那是需要多运动的人,打坐就不需要了。还有很多其他情况也是不适合打坐的。

5、普化天尊是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的化身。掌握雷霆,居九天应元府,手执金光如意,坐九凤丹霞宝座,或骑火麒麟。每月初六日与旬中辛日,巡游三界,察众生善恶功过,驱妖除魔。天尊曾于元始天尊前发清净愿,愿于未来世,一切众生,若称天尊名者,鬼妖丧胆,万神护佑,一切不顺化为微尘,一切愿望皆得满足,若人求道希仙、求长生延命,或命运坎坷,或遭口舌官司一切不顺,或驱邪治病,或安镇土煞,或求解除冤孽、超度亡魂,或求保护行藏,出入平安,平时皆可持诵“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圣号,妖邪远避,神钦鬼敬,消灾免难,转运获福。

6、魔道小番外:繁花似锦:工作,未来

7、31一般信士和初学道者可以诵哪些经文?

8、记传类,指神仙、祖师传记及宫观志书;

9、真正修道有成的圣人,则是选择了“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只关注于本我的需求,去除掉过度的贪求和欲望。心不再去外求,所谓的迷障也就失去了遮挡眼目的意义。

10、薛洋很可恶也很自私,糟蹋了晓星尘道长的真心(单纯指待他如友),做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一开始只是为一根手指就图了常家满门)。可只要想想他小时候只是个想吃糖的孩子,最后晓星尘也离开他了,就又觉得很揪心。总的来说,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吧。

11、神符类,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12、24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

13、十恶者: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贪,嗔,痴。身有三恶:杀,盗,淫。合为十恶。

14、159服食丹药真的会使人死亡吗?

15、一般人见到道士(不论男女),可尊称为道长、仙长。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带姓氏称呼,以便区分,如张道长,李仙长等。道教全真派称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年老道人为“某老爷”、“某爷”,自称为“晚辈”、“后学”,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或称“老修行”,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自称为“不才”,对俗家信士自称为“贫道”。

16、道教所早期道教庙宇,有“治”、“靖”、“庐”之称。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白云观)、庙(如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它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谓。

17、问灵十三载,思君不可追.

18、22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19、每天晚上10:我们不见不散!

20、23知足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

四、魔道祖师道友写的诗

1、提倡素食,本是一件好事,素食的确有利健康。但是有些人却把这点好处无限夸大,说素食可延年益寿、青春永驻、增长智慧慈悲、甚至消灾免难。更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食素可以脱胎换骨”的说法,若食素可以脱胎换骨,牛马骡羊皆为金姿玉质。

2、52全真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3、蓝湛不易亲近,但是蓝忘机虽然性格高冷,待人疏远,他对蓝思追却比对一般人更加上心,也更有耐心。蓝思追曾表示,自己的问灵术就是蓝忘机亲自教授的。依照蓝忘机的性子,他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也只有身世特别的蓝思追能享受这种豪华待遇。但更可能思追是他与魏婴共有的牵连也是最后的牵绊。倾尽所有的教导。

4、“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5、30道教经文每个人都可以念诵吗?

6、求神护佑实现心愿后,求神护佑之时许下的什么诺言都必须兑现。

7、聂小瑶去修的是xx大学物理系。

8、人们睡觉做梦,见到喜、怒、哀、乐之境,富、贵、名、利之乡以为是真的,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9、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规定皆为出家道士,有四点基本要求:第不结婚;第不食荤;第平时也必须着道装;第束发面须。基本上都住在宫观里。正一派道士按传统皆为不出家道士,可以结婚生儿育女,过家庭生活;可以食荤;除上殿诵经、作经忏法事之外,平时可以穿俗装,不留胡须,发式随俗。俗称“散居道士”。

10、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灵之物。道士要上香,信众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时,持香者要手指干净,切忌“信手拈香,触以腥秽”;

11、140只要心地善良就不需要修行了吗?

12、开光之后的神像供奉在家中,家庭会越来越吉祥,家人身体越来越好,事业越来越顺利,所有的霉运一扫而空,这就证明神像是开过光的。反之,则没有开光。或者好了一段时间突然出现异常,这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哪里不小心亵渎了神明而导致退神。这两种情况都必须重新开光。

13、58天干和地支是什么?

14、146修道为什么要积德?

15、目前全国各地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有五千多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约三万余人,普通信徒的人数则难以统计。道教界有自己的全国性组织——中国道教协会。各地还成立了许多地方性的道教组织。在北京有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各地也设立了一些道教教育和研究机构。中国道教协会办有《中国道教》杂志,一些省市道协和宫观也办有道教刊物。改革开放后,道教界举行了数次全真派传戒和正一派授箓活动,使道教的传承按传统的仪轨有序进行。

16、安奉神位,有条件的话应当单独用一间静室作为神堂,闲杂人等、小孩、猫狗等不能随便进入;也不应用作会客、谈笑、宴饮之所,而只是以供奉神明、礼诵经文、焚修玄功之用,不作其他用途。

17、154道教修行讲全真,则全真是何意?

18、《陈情令》中的“陈情”是魏无羡一品灵器的名字,“令”的意思是“发号也。号令者,集而为之。”“陈情令”就是说陈情一发号施令,就会集结大批凶尸,用来形容魏无羡自行修炼成魔道祖师之后的技能,就是因为这个技能,使得他不能被正道所接受,这是一个分水岭,自始魏无羡开启另一段刻骨铭心的前世今生。

19、《九天神霄戊日禁忌》记载,西王母曾告诉汉武帝说:“天下的水灾、旱灾,以及一切病害虫蝗之灾,五谷不收,百姓遭饥荒之灾,都是由于世人犯了戊日所致。”武帝问道:“戊日可有方法禳解消除吗?”王母回答说:“戊日最重,无法禳解,只有避开。春季犯戊,使人短命、儿女夭折;夏季犯戊,使人眼目失明,飞灾横祸降临;秋季犯戊,使人身惹瘟疫;冬季犯戊,使人惹官司口舌之灾,财物耗散。世人若能敬畏天地,避忌四季六戊之日,自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万事随心。”

20、135修行一般的方法是什么?

五、魔道祖师中的诗

1、庚申日:人身中三尸神上天汇报人罪过。

2、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是元始天尊的精气所化生,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其母洪氏身中,于母亲身中先琼胎玉府,道君于其中凝神修炼三千七百年,在郁察山浮罗丹玄山脚下诞生。道君长大后,启悟道真,期心玄妙,在一株枯桑树下,精思百日。忽感元始天尊下降,传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于是道君跟随元始天尊游历十方世界,宣讲道法。不久,道君得证道果,元始天尊赐予道君太上灵宝天尊之号,居住在上清真境禹余天中,又将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与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十方世界,万国九州。夏至日为灵宝天尊的圣诞。

3、修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在这个世界逗留。

4、东岳大帝,或称“东岳天齐仁圣大帝”。是泰山之神,五岳之首。大帝是盘古氏九世苗裔金轮王少海氏与妻弥纶仙女所生之子,仙母梦日光而有孕,于三月二十八日午时降生圣帝。主管人间贵贱尊卑之数,生死修短之权,汉明帝时,封大帝为泰山元帅,掌人间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后大帝又分身化形东、南、西、北四岳大帝,共同统理天下众生的生死寿算,善恶果报。

5、“三教合一”是道教王重阳祖师根据自己修炼心得提出来的;认为佛教禅宗的“寂静、明心见性“;道教全真派的”清静、修真养性”;儒家倡导的“中庸”思想,在处世为人,修身治国,修炼法窍各有所独特的长处,应互相参悟,取长补短,融合运用,三教法门合而为一达到的方法、方式更为全面,使修炼之士不走弯路、见效快,可以早成正果。而不是简单胡乱瞎猜的理解为三个教派合在一起,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所以在农村各地有不少迷徒,乱塑像、乱建庙,庙里供的孔子、老子、佛祖、有财神、也有菩萨、孙悟空、济公活佛。岂不知各教在各教的供奉以及其服装将就上各有各的特点,不可混为一谈。

6、55道教的五行与相生相克关系?

7、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虽然,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却无念。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聚缘散。绝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道和上帝的造就。

8、如何才能进入道呢?有人认为应该多学知识,多看经书,但是书本和知识,都不可能让你进入道,只能在某个阶段,引导你如何走路,指导你走哪条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来自于外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来自于头脑的思维,是识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维进入的,你脑子越复杂,想得越多反而离道越远。

9、静夜思/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凉的月光洒在牀前,洁白就好像薄薄的一层清霜,(久久不能入睡)擡头我看看那一轮高悬的明月(明月下,故乡,家,家人怎样)低下头我深深地思念久久未曾回去的家乡

10、道教修行理论中有“坐忘”一词,南华祖师也曾提出过“心斋”的概念。这是在告诉人们,修行不仅要断外缘,更要断了自己内心升起的无穷念想,真正做到无外、无内且无我之烦扰,使修行可以超越了“我”的局限,进而上升到与万物相合为一的高度。南华真人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

11、魔道祖师手游是一款根据著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手机游戏。游戏以浓郁的古典朴实风格还原了原著中的经典场景和世界观,具有精美华丽的画面和丰富的故事情节。不同于一般的仙侠故事,本款游戏主要讲述了两位男主的日常生活,为玩家展现了一场禁忌之恋。

12、八卦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13、邱长春(邱处机传龙门派)

14、天真降授。由上界天真下降人间,传授修真之士。如东汉张道陵天师于鹤鸣山感太上老君下降,传授《五斗真经》及二十四品法箓。汉末葛玄祖师于天台山精思学道,感郁罗翘、光妙音、真定光(太上玄一三真人)降临,传授灵宝真经等。

15、139在家人能修道吗?

16、可见人的心,时刻不停地,被外界事物所诱惑,为外界事物所奔波,虽有三魂,却有两魂在外。这些都是古人用天眼所看到的,“心”字如此构造确有其理,绝非胡随意编造。如果我们能把这颗,好动的心停息下来,把自己的思想,彻底空掉,使它常处于清静无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但是,人们却爱自寻烦恼,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

17、种无根之树,树树皆空。

18、全真派的道士要求出家住庙修行,要求必须守戒,戒律有很多,初真戒(10条)、中极戒(300条)、天仙大戒。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娶妻,不能荤酒等。出家道士修清静无为,修心炼性。全真派主张性命双修,修炼内丹。

19、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

20、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但是,在之前远古时期的一些修道之士,大都是隐居深山密林,栖居洞穴茅庵,饥食柏子山楂,渴饮山泉流水,静心修炼,多则不过五人一起相伴,少则一人独来独往,行迹于山水之间,并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宗教。至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前,即东汉顺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时,老君分身降于蜀都,授予张道陵《正一盟威籙》及《五斗真经》,张道陵(张天师)于四川大邑鹤(或作鹄)鸣山创立了“五斗米”教(入道信教的教徒必须交上五斗米),于是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道教,这个时候道教才正式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