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却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写作背景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hán)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歌译文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生在太平盛世,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坐着看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3、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
4、雾气弥漫着云梦泽,湖波摇撼着岳阳城。
5、此篇望人援手,不直露本意,但微以比兴出之,幽婉可法。此前后两切格。前叙望洞庭,后半赠张,故名两切,六呼应句,又是正呼反应法。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写景出名句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含蓄表达诗人急于服务社会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意思是: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全诗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唐诗三百首17)王翰《凉州词》
8、唐云:气势在“蒸”、“撼”二宇。
9、这首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10、文|丁老师朗诵|关钰涵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12、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的成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14、八月湖水平:在今湖南北部,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月江汛,长江水涨,洞庭湖水满溢,一望弥漫,与岸齐平。
15、(唐诗三百首11)张九龄《望月怀远》
16、(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17、出处: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唐诗三百首21)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9、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
20、后来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王昌龄遭贬官路过襄阳,因久慕孟浩然之名,因和李白一样“吾爱孟夫子”之情,拜访孟浩然。当时孟浩然“背染痈疽”,就是背上长了大毒疮,却与王昌龄一见如故,倾心结交,并宴请王昌龄大吃一顿。因食物中有不少“鲜物”,也就是“发物”,后来没过多久,孟浩然即“背发痈疽而死”。
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
1、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2、✦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全文如下: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5、涵虚混太清:形容湖水漫无边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6、本诗前半部分是泛写洞庭湖景色的辽阔。开篇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极宽广极浑涵,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7、徒有羡鱼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谚。徒:只。
8、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9、八月秋水胜涨,几乎与湖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水汽蒸腾,笼罩了古老的大泽云梦,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空的羡慕人家,心里想得到鱼,却苦于无渔具。
10、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11、最好的喜欢,就是你的点赞
1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句写出洞庭湖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阔的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15、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
16、诗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17、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前半壮阔雄浑,后半存求引荐之心却无乞求之言,用典精妙。读了这首诗才知道孟山人也曾有入仕之心。
19、后半部分是即景生情。所谓“欲济无舟楫”,是用来比喻希望得到友人张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样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古语,亦实亦虚,深寓新意,不露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左右效力的愿望。本诗既表达了希望出仕的心情,又写得不卑不亢,是一首不落俗套的干谒诗。
20、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用典的句子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八月的傍晚,洞庭湖广阔而又平静,月亮倒影在微微的波光里,太阳的余热使湖面还留有淡淡的水雾,远处的岳阳城便随着水雾的摇曳微微的颤动(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暗指想要出仕当官却没有人引荐),想要修身隐居却怕辜负当今这圣明的皇上与开明的政治环境,只有坐壁上观,羡慕垂钓的人钓上一条条大鱼了这首诗是他写给当时的丞相张若虚,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引荐和重用。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4、(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5、孟浩然,就是前面写《留别王侍御维》的那位性情耿直的诗人,盛唐田园派代表诗人,擅长写田园隐逸生活。
6、纸刊投稿邮箱:ahhfsk@1com
7、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
8、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9、(唐诗三百首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0、看来孟浩然的隐逸是被动的,身隐心不隐,一心求仕。晚年的王维才是真隐士。
11、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12、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
13、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愿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壮年曾漫游吴越,后又进长安谋求官职,没有达到目的,只好回到故园。这首诗作者通过对洞庭湖的雄壮景象描绘,抒发自己经世致用的积极抱负和渴望出仕的心情。当时,玄宗朝贤相之一的张九龄,与作者为忘年之交。此诗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举荐。
14、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15、八月,洞庭湖的湖水很平静,它涵笼着虚无缥缈的空间,与苍天相接。云梦泽的上空,水气上蒸,湖波荡漾,摇撼着岳阳城。我想要渡湖,可惜没有船和桨。我平时安安逸逸,无所表现,实在愧对圣君。我坐着观看钓鱼的人,只有空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16、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9、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20、诗中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1、作者: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羡渔情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景色八月洞庭湖水涨与堤岸平茫茫片仿佛连接际真太空蒸发云气笼罩着云梦泽波浪快要撼岳阳城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想要渡(承明写洞庭湖实则暗指山入仕)却没船舵桨坐观垂钓者徒羡渔情静静坐观些垂钓我却毫办能临渊羡渔
4、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6、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7、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水天迷蒙。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8、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9、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10、南村曰:起得最高。当时皆惊“云梦”二语为名句,其气概故自横绝,不知“涵虚”句尤为雄浑,下二语皆从此生。
11、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12、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13、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张丞相当指张说"。
14、(唐诗三百首6)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15、✦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16、总之,全诗境界雄浑壮阔,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可谓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抒不平之意尽在其中。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博大、壮观,构成了一幅奇景;后四句是求仕,但写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作者急于求荐,但不是低三下四地乞求,而是借写景将这一意思蕴涵其中。而且,由于前四句写得绝好,更掩饰了后四句本来会很枯燥的陈述,又不卑不亢,婉转地道出了自己的用心,艺术上自有特色。有人评论这首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确实道出了此诗的妙处。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景写的非常好特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似乎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护。这不禁让人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与蝼蚁又有何异?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怎么能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没有皇恩浩荡,人们何来受享恩泽?此处妙笔生花,一语惊人,很好地将下文引出,不愧为千古名句。
1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是第四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全诗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首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颔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颈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尾联
19、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想要渡湖水而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的天子。坐在那看人家垂钓,只有徒然的羡慕之情。
20、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2、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3、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4、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5、难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四句写湖的广阔。“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诗人前四句实景写洞庭湖的雄伟景象,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观渔民捕鱼钓鱼,实际上是表现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但是出仕又没有人引荐,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苦闷、愧疚之情。
6、✦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7、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的成功。
8、(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9、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10、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11、钟云:此诗,人知其雄大,不知其温厚。
12、因洞庭湖的绝大气象而想到自身的命运,诗人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济”是说在渡口欲渡却没有船只,这很形象地隐喻了自己想要一展家国天下之志,却无人引荐进入仕途之心。所以,这让自己感到惭愧,所以才说“端居耻圣明”,是说自己在这样一个圣明的时代闲居无所用,感觉愧对明君。这一句从自然山水而来,又巧妙地袒露出了内心的初衷与想法,实在是妙不可言。
13、起法高深,四雄阔,足与题称。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
1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5、闲坐观看别人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16、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7、运用了“临渊羡鱼”的典故,闲坐观看别人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表达了作者想进入政界为国效力,希望能得到别人引荐,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热爱和希望。
18、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任佳)
19、(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20、这样一来通观全诗,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既写得大气磅礴,又写得不卑不亢;既写得含蓄委婉,又写得不落俗套。真是自荐类诗文中,千古第一等文字啊!如今大学生就业也好,年轻人找工作也好,都要写自荐书,都要写自荐表。其实孟浩然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实可为千古楷模啊!当然诗写得再好,也无法与命运抗衡。大概孟浩然命里注定与仕途无缘,但这首诗确实给张九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张九龄后来任荆州长史,曾将孟浩然聘至幕府,孟浩然才因此在一生中有了极短暂的入幕生涯。后来孟浩然终于认清了命运的真实面目,他不再想像贝多芬那样,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任其自然,与自我的命运达成和解,将自我放归于山林,放归于乡野,回到故乡,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上一篇:一心向钱的文案【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