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人对偶的诗句
1、“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
2、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有些同学说了,还不是很明白,那么,咱们还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例,这句话中的两个陈述部分是“喜”和“悲”,两个陈述对象是“物”和“己”,“喜”和“悲”同时陈述“物”和“己”,就是说:不以“物”和“己”而“喜”或“悲”。
5、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6、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
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比喻,对偶)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0、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陆游)(用典)
11、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
12、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13、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14、(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15、第一步:▽点下方名片,进入后台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上下联字数要相等,避免同句重字。
18、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19、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20、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2019全国I卷)(对比)
二、带有拟人对偶的诗句
1、把下列句子的斜体字部分,改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2、(1)构成特点:“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对仗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其中“描绘”对应“传播”,“城乡风物”“时代精神”均为偏正结构、名词性质,对仗工整;可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3、(2)比喻:一般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4、扣扣53915653好课资源: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全网精品好课,低价分享给你,有需要的联系我)。
5、咱们今天就闲聊一下诗词的修辞手法,可能一下说不完,咱们慢慢来:
6、(5)双关语:双关语它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7、铁公祠内的小沧浪,是大明湖最为秀丽的所在。亭、榭、桥、池相映,湖光山色共生,弱柳风荷,曲廊幽径,()令游人如入画中,徘徊不去。
8、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9、(答案)DD
10、对联指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句。对联的要求既要“对”,又要“联”。形式上成双成对,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11、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1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顶真)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也会有怨恨的情绪。
15、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2019全国II卷)(借代)
16、(解析)第一组,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种类很多。此空陈述对象是“旅客”,指人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所以应选“形形色色”。第二组,络绎不绝:人流不断。连绵不绝:指山峰连续不止。第三组,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风姿雅韵:形容文雅而有礼貌。此空陈述对象是“亭、榭、桥、池”,不是女子。第四组,风韵犹存:中年女子;婀娜多姿:姿态柔和美好。
17、下面一副对联,下联顺序已打乱,请根据上联语句特点,结合对偶有关知识,调整下联。
18、他把莺啼的啼转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泪,联到沾湿最高的花。通过曲喻来表现悲苦的心情,把作者的悲哀写到莺身上,这又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19、同句互文。就是说,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比如:
20、还有一种是用词组和句子来作比的,比如,李煜《虞美人》他用:
三、有对偶和拟人的诗句
1、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比喻)
2、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A.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4、(解析)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作进一步调整。
5、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6、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7、“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行为和意识,这便是古诗中的拟人。这种写法在古诗中屡见不鲜。
8、上下联的语法特征要一致
9、内容上,点面结合,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传统节日的价值。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
12、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高清好课欢迎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13、“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中“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且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都是传统节目,对仗非常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描绘”对“传播”,都是动词,名词“城乡”对应“时代”,名词“风物”对应“精神”,“城乡风物”“时代精神”都是偏正式结构,词性相同,意思相近,且对仗非常工整。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内容上相关,构成一组对偶句。
14、下面是两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甲同学给出“树时代新风““国家气象新”的下联;乙同学给出“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的下联,有人评价乙同学给出的答案最好,请你从对联构成特点方面说明理由。(4分)
1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代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喻、夸张)
17、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竞选州长》)(夸张。强调了“我”遭到诬陷后气愤的程度。)
18、翻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9、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2)内容上:语言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四、用对偶和拟人的诗句
1、翻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2、全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美!但作者在这里明显的不在写樱花之美,这个美是有问号的,是打了折扣的,更不是作者心目中的美、所要表达的美,作者意不在此。樱姿纵有千般,也要为后面的‘合’句打下了伏笔。
4、翻译: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对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D.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8、对偶一般在律诗和对联中比较常见,它主要分正对、反对和串对。
9、“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
10、为了减少大家疑问,咱们结合例子来说,只要你认真看,就不会再有疑问了,除非你就没认真来看: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偶)
12、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4、我知道,咱们这有很多的才子佳人,但是,不是谁都理解的,有些不是很明白,那么,关于它们,我今天给大家聊聊。
1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16、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2019全国III卷)(比喻)
17、比喻、拟人比喻
18、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梅竹何日报新春?愁绪万千萦苦身。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对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19、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夸张,对偶)
20、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拟人)
五、描写拟人对偶的诗句
1、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夸张)
3、作者一反多数作业中的歌颂赞美之习,把樱花拟人化了,从诗里不难看出,对樱花的贬意,‘七日寒绯’本身是短命的,‘缀满枝’、‘轻匀’‘任参差’也看出樱花的轻佻相。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
5、“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夸张)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9、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1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比喻)
11、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2、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如何正确理解互文句的句义勒?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4、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喻)
15、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16、精品好课,你需要的我刚好有,并且愿意低价分享给您,需要此课程的同学记得联系我哦,更有海量学习资源与你分享~
17、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双关,“丝”为何可理解成“思”。)
18、反问反问反问设问设问
19、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婉约之美,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20、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