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对菖蒲的描写【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描写菖蒲的美文 1、菖蒲初春保护、度夏与过冬 2、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杂念,甚至包括贪欲和邪念,我们没有办法让这种杂念消失,但一定能让它沉淀,这种沉淀会使人找到清晰的...

一、描写菖蒲的美文

1、菖蒲初春保护、度夏与过冬

2、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杂念,甚至包括贪欲和邪念,我们没有办法让这种杂念消失,但一定能让它沉淀,这种沉淀会使人找到清晰的思绪。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我们如何在孤独中真正的去学会沉淀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修行的意义就在于过程,当你自以为你的修行圆满的时候,却反而失去修行本质意义。我们人生所追求的东西一直在路上,或许那个状态才是有意义的。就像精心培育的每一盆菖蒲,每天微不足道的变化足以给我们满心的喜悦,这种喜悦每天一直都会重复,哪怕只是一点点。

3、刹那间,几乎忍不住眼泪……我只是拼命呼吸著那属于重华的味道,那弥漫的佛手香,那勾勒了嵌春殿海市蜃楼的空气……

4、菖蒲具有东方文化精神的简约之美,充满禅意、宁静、从容、淡定,有着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身与风云间,心随流水去。之前的文章我也说过菖蒲是中国美学的教科书,也是品味慢生活的一个文化载体,透漏着东方文化儒雅的品格和气质。

5、已完结《相思门》,《红衣》(台版),《夜谈蓬莱店》未完结《白玉楼》《七宝台》《秉烛游》《还冤记》(这个是苏三公子的故事)短篇完结《花沾衣》,《东邻》,官方同人新年访谈《君子如玉·惊蛰》(这个是君如玉的故事)

6、执手情思诉,相牵泪水挥。难忘风雨苦和累。喜看樱花,喜看众英归。喜看早春樱醉,华夏共春晖。

7、中国的艺术里往往惯用这样的一些手法:从小处得其大。说得术语一些,就是由有限感知无限,正如《梦溪笔谈》里谈到山水画时,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从这个道理看过去,中国人的山水画,包括其他的画材,其实并不计较眼前所见自然形貌的高低深浅,而是借此体察自己内心世界的种种。

8、幸而,夏秋之间的乡下河塘里,有着喜事一般的热闹。菖蒲在近岸处绿叶摇曳如波如帐,菱角的碎小白花已经谢成了一弯弯红色的果实。菖蒲和菱角相伴在乡间的水塘里,俨然欢喜的情侣。

9、可惜我一盆都木有。。。

10、菖蒲的好处多多,可以怡情,可以养性,是文人书斋中祭奉至圣先师孔子不可或缺之圣物,书斋中有了它,便多了一份清趣。这些都是菖蒲成为文人案头清供必备的理由。

11、伴读丨当我老了,许时光温良,岁月静好

12、在古代,文人们时常秉烛夜读,菖蒲同样可以为他们起到收烟护目的功效,而且折一段叶子闻闻香气,亦有提神清脑的作用。蒲为清供,亦为文人菖,在读书之余,抬眼望见一丛青翠,或折一段叶子闻闻香气,亦有提神清脑的作。

13、上月杭州有会,得闲去海宁访友,没承想到的是,其胞弟竟是位名闻海内的盆景高手,京、沪、杭的大拍,凡有盆景专项,就必有登门征集拍品者。说到武汉,也有几位在他那里出手不凡的同道买家。对他那些名贵到七位数的树桩盆景,我只能作过眼之观,留些资料照片罢了,而盆景园一隅,十几个绿意横生的小盆菖蒲,却令人眼前一亮。于是这趟访友,就有了收获。

14、苏东坡曾在山东文登蓬莱阁丹崖山旁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弹子涡即是千疮百孔的石头,宁海所产火山岩,选坑洞深凹者,也是种附石菖蒲的佳料。

15、也因此而极其锋利,尤其是,我曾经

16、这确实也是一个起点,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说:“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

17、菖蒲临水而居,幽幽寂寂。

18、试着学会孤独,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不要误把孤独等同于寂寞,寂寞会使人发慌,往往内心忙碌的人,反而会觉得寂寞老是赖着你不走。孤独则是饱满充盈的。懂得享受孤独的人,就是在享受人生的沉淀,人孤独的时候,是最容易暴露自我心绪的时候。享受慢生活并不是无事可做,是用心体会和分享每个值得享受的时刻,感受生命的自足和喜悦。而慢不下来的思维只会不断膨胀,也能瞬间随着气球的爆破而徒剩满溢的落寞。懂得学会慢生活是一种美学,是一种品味和格调。

19、如果你意犹未尽,请在下面留言

20、他在旧地方小地方,娶了一个不爱的普通女人,生下一双儿女,日子就那么远远淡淡地过。他过得简单而清贫,唯一的财富只在内心:和她从前在一起的那些流光碎影。

二、对菖蒲的描写

1、又或者,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小人儿,住在小镇上的一条街巷里,一道上学一道回家,只是,玲珑秀丽的她终于考进大学,然后落户繁华都市,而老实清贫的他中学毕业就接替祖业,一辈子守在粉墙斑驳的老街。许多年后,她回娘家,穿着三寸高的高跟鞋经过他家门前,恨不得脱了鞋子撂着一双空脚来走,轻轻复轻轻,只恐踩疼了他门前的暮色或露珠。她知道,她是他最深最重的疼。

2、心有一个,形有万千。有人质疑我画的菖蒲并不像,我不去解释;随着近几年菖蒲的兴起,很多菖蒲爱好者都在茶桌案头植上几盆,看似是好事,毕竟菖蒲也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之殊不知很多菖蒲爱好者都在盲目追求所谓的高端品种,以培育日本的菖蒲品种为荣,却忘了中国菖蒲文化的根,甚至不明白中国有何种菖蒲。正所谓“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我觉得最能体现菖蒲内在气质的,还是最传统的中国品菖蒲品种。

3、《本草秘录》里的这一句,便是说石菖蒲的命数了罢,石菖蒲不是主药。物和人都在命里走着:这一辈子,注定做她命里的配角了,辛兮苦兮自己知。

4、陆游有诗云: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5、《别录》此条,皆非精要,大是可疑,或后人有所点窜欤?甄权治耳鸣,则湿痰蒙其清气,而甲木少阳之气,郁而不伸者,即开通九窍之功效也,若肝肾阴虚,浮阳上扰之耳鸣,则非辛温开窍之所宜矣。甄权又治头风泪下,亦惟寒风外束者为宜,若肝阳自扰之头风,又不可一例论治。甄氏又谓治鬼气,濒湖谓治中恶卒死,客杵,则皆阴霾不正之气,固芳香辟秽之正治也。

6、宋代吴怿撰在《种艺必用》中同样也有关于冬天养护菖蒲的记载:“凡冬月收石上菖蒲,须是先用大物贮砂,砂布满,然后置菖蒲根于砂中,不大没其苗,顿于向阳处收之,三五日间,亦须以净水灌溉,但勿令冻,冻则损根,其苗则槁矣”。此段话很详细的说明了冬天如何养护菖蒲,应用砂来保护菖蒲的根,同时要隔三差五给予净水浇灌,也要避免冬天菖蒲叶受冻,否则会传导到根部,使其受到损伤。

7、当我们,所有的思维与动作都逐渐迟钝

8、淘宝店铺地址:shop6307310taobao.com(可在淘宝网搜店铺:本来兰苑)

9、我们这一生里大约都遇上了一个菖蒲罢。

10、“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小雨它拍打着水花。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是不是还会牵挂他?”

11、菖蒲对浇水也有相关要求。对菖蒲草的浇水,是日常养护菖蒲过程中最为琐碎与频繁的动作。浇水因地区而异,有些地方可不把浇水当回事,可随心所欲的浇水。但有些地区,浇水需细心操作。

12、这种清雅的审美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说高深点是中国式的哲学审美,讲“虚”“静”之美,是“致广大,尽精微”的思维体现。

13、有人说菖蒲不好养,可是古代文人雅士喜菖蒲正是因为它耐苦寒,不假日色,不着寸土,也能清秀俊逸。

14、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15、这是菖蒲的命运。它只能演绎成红菱的旧情。红菱的隆重后来里没有菖蒲。我替菖蒲感到悲辛。《本草秘录》里也有关于菖蒲的文字,是说石菖蒲的:“味辛而苦,气温,无毒……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中药方剂的组成原则有四个字,叫“君、臣、佐、使。”君药是主药,臣药是辅药,佐药的意义在于或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消除、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使药则是充当了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

16、近几日小菖蒲的黄叶,让我略有担心,但菖蒲的叶片细胞正在悄悄生长,偶然发现细长的叶子中间露出了尖角,三五天便长成了窈窕的样子。从远处看,这一丛还是原来那一丛,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它确确实实比原来丰满了。

17、《诗经》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诗句;

18、白酒历史上里程碑的出现大概实在宋代,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技艺进步的影响出现了蒸馏法,得以将白酒提纯,这种方法产出的白酒更贴近于现在市面上的白酒。

19、12“我已找到我的地方。我要你作个旷古绝今的圣明天子,我要保住你的江山不容任何人染指,我要助你开承平盛世……”

20、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人人有个生缘,各各透彻机先。那吒折骨还父,五祖岂藉爷缘。佛手驴脚生缘,非佛非道非禅。莫怪无门关险,结尽衲子深冤。瑞岩近日有无门,掇向绳床判古今。凡圣路头俱截断,几多蟠蛰起雷音。

三、描写菖蒲的作文

1、9那是我住了十年但已经不属于我的地方,收藏了我一呼百应的历史,圈住了蜿蜒四时的佛手香味,此时冷眼看去,都是往昔。

2、《本经逢原》: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3、6我弯腰捡起一片躺在地上静静睡着的树叶,轻轻捧在手上仔细端详,仿佛手里捏着一段遥远的岁月,不,那是一段稍纵即逝的时间。

4、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们只是故乡的客人

5、4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之三手矣。

6、《本草新编》: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7、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8、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9、请让花的灵魂死在高枝之前,让我暂时逗留在

10、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末冬初的时候,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是仍然有著不畏风霜的傲然枝干。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记的,不是繁花盛开的春天,是橙子将黄,橘子犹绿的季节(就是秋末冬初)。即使冬天快到了,仍然有结实累累的丰收。嗯!苏轼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11、她长成了凤凰,远栖都市梧桐枝,挣着不低的薪水,过着体面的生活,巧妙应付丈夫试图追问她少女时代的情感履历。

12、美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只是生活而已,追求美是为了生动的活着。

13、那将是怎样的一种黄昏,而此刻菖蒲花还正随意绽放

14、菖蒲的肉穗花序直立或斜向上生长,圆柱形,黄绿色,长4~9mm,直径6~12cm;花两性,密集生长,花被片6枚,条形,长5mm,宽1mm;雄蕊6枚,稍长于花被,花丝扁平,花药淡黄色;子房长圆柱形,长3mm,直径2mm,顶端圆锥状,花柱短,胚珠多数。

15、菖蒲在古代文人心目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能是为了体现这种重要性,古人将农历四月十四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菖蒲还有自己的月份,农历五月被称为蒲月。

16、这是一盆星星点点的菖蒲,好看吧?这么霸气侧漏我也是第一次见的。

17、细细青青的茎叶如同出鞘的一柄柄绿剑,却无凛凛剑气。端午前后的菖蒲最为茂盛,远看河边像是浮着一片暗青色的云,将雨未雨的样子。那菖蒲香味扑人,风起时更甚,小坐河畈,弄得满怀满袖都是菖蒲的味了。

18、菖蒲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的人文精神相契合,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爱蒲人。时下,喜爱菖蒲的群体如同四月的菖蒲在修剪之后不断冒出了新芽,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品位,延续着千百年来菖蒲的文化魅力。诗言志,养蒲亦见性情,这一丛丛不屈新绿,不正是我所寻的精神吗!

19、本篇的主题是基于上篇分析为基础(菖蒲文化传承之三历史文人养菖蒲的方法),在对文人如何栽培菖蒲进行深入研究后,本篇将重点介绍历史上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护菖蒲,这也是广大菖蒲爱好者所关心与面临的现实问题。菖蒲研究院也是尽可能的为大家带来更多赋有历史底蕴的菖蒲历史文化,从经典文化相关内容的解读中获得实用性的参考与借鉴。笔者认为养护菖蒲是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借鉴历史,参考古代文人的做法,才能更好的侍养好我们手中的菖蒲草。也只有侍养好了菖蒲草,才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0、而一盆茂密的老盆菖蒲不经历少则五年六年多则10年20年的生长很难长到这么大。

四、有关于菖蒲的美好词句

1、《纲目》: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

2、我手何似佛手,摸得枕头背后。

3、从纯白到蓝紫,仿佛在说着我一生向往的故事

4、有一次,爸爸带我们出去吃饭,点了好多好吃的,鸡啊,鱼啊,好多好多,我问爸爸:“爸爸,点这么多吃得完吗?我们才四个人。”爸爸说:“没事,你们正在长身体,多吃点!”我们吃剩了好多,买单时,服务员问:请问要打包吗?”我们摇了摇头,是阿,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素质在提高,可他们却失去了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周总理的膳食也只是四菜一汤,河况我是小学生呢?与周总理相比,我们是多么渺小!收起

5、渐渐地爱上了雨中散步,爱上了那种凄凉的感觉。爱上了漫无目的的行走,爱上了和雨的交谈,因为,只有雨的季节里,情感的真挚才会在此逗留。人生不过是虚幻的一场梦境,只要拥有过,只要感悟过。喜欢雨的凄凉,喜欢雨的景致,喜欢雨中那种无所依靠的彷徨,喜欢天空和细雨交织的忧郁,喜欢聆听雨的呼吸,喜欢雨的深情,喜欢雨的敲打。喜欢雨,喜欢雨的缠绵,喜欢雨淡淡的忧郁,喜欢雨无情地冲刷着城市、山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烟雨缭绕中,别有一番意境。漫无目的的走在雨中,雨无声无息地飘落,就如思念缠满了心头。满天的雨丝构成了思念,溶进这朦胧的世界里,美丽而又缥缈。

6、张耒曾在《石菖蒲并序》里写过自己爱上菖蒲原因:

7、前阵子梳理过赏石的资料,有唐人刘长卿《题曲阿三昧王佛殿前孤石》诗,其中有“一片孤云长不去,莓苔古色空苍然”的句子,大意可理解为石体本坚实,而苔藓依附紧密,可喻为相伴忠贞,而不仅仅是出于视觉层面的审美。又比如白居易《双石》诗中的“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等等,也一一若此。可知从唐人眼中开始,那一片幽暗的苔色,就有了特别的意蕴。

8、半个月过去,石头上栽下的蒲草叶子黄了一半绿着一半,不敢说它的未来怎么样,也只能顺其自然,但是这么久了看它性命尚存,应该是无碍了。

9、继兰花、多肉植物之后,菖蒲也热了起来。

10、《别录》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则即《本经》之主风寒湿痹,复叠无别,殊是蛇足。温疟亦时行之戾气,而兼有湿痰蒙蔽,菖蒲涤痰辟秽,裨助正气,故能治之。然疟之虚实寒热,各各不同,偏举小儿,似嫌泛滥,且作浴汤外治,其效亦鲜。

11、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12、菖蒲,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神仙传》中也载有汉武帝刘彻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点拨,服食菖蒲以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故事。菖蒲不像一般的草,一岁一枯荣,它可以历冬不死,蒲寿千年。

13、菖蒲从很早以前就被叫文人草,文人喜欢放在笔墨纸砚旁边做案头摆设,或者放在茶席之间。我后来觉得菖蒲除了清秀还有一个稍微有些特别的特质:就是生长缓慢。

14、说白了,这些都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了,就算不懂这些深奥的理论,一打眼你也会知道这一盆菖蒲是中式盆栽,也会情不自禁的说出个美字。

15、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16、伴读丨总有遇见,永如初见

17、它们临水而长,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壤。菖蒲本是小众盆景,近来也受到很多的追捧。一石,一蒲,一砖,一茶于方寸空间里彰显了大美至简,滋养了人的心性。

18、不觉大笑呵呵,元来通身是手。

19、关于菖蒲花的花语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仰慕的信·神秘的人;信赖;信仰者的幸福;德国菖蒲(GermanIris)花语:完美婚姻。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同的说法,是因为许多人对“菖蒲”的概念产生混淆造成的,譬如说,唐菖蒲、紫花菖蒲、德国菖蒲其实只是其它种类花卉的别称,它们都不是真正的菖蒲。既然都不是同一种花,有不同的花语也就不奇怪了。

20、《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五、写菖蒲的著名散文

1、当它们爆盆摆在一起的时候↓↓↓还有蛮养眼的哈~~~

2、菖蒲叶有清香,可以提取芳香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还可以入酒,“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本草纲目》中说菖蒲,“其益智宽胸,去湿解毒,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3、是同住在一条河堤上的两个人,十几岁时背着书包上学,日日自他家门前经过,他躲在窗子后面看她,将她的背影长长送到芦苇那边。她一毕业他就央父母托了媒,中间折折转转的欢喜和悲伤,以及琐屑的世俗和势利,她到底没有成为家世平平的他的新娘。

4、11他爱这个人,真实地,没有回转余地地爱着他。爱到无法将这个字说出口,爱到令自己心生恐惧,幸福到害怕的地步,可还是忍不住爱他,爱到这样一个地步,仿佛手臂是为了拥抱他才存在,身体是为了贴近他才存在。

5、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6、我常常不厌其烦地问大伯和叔叔们:“这叫什么草?”“这是什么花?”母亲说:“你这么喜欢花啊草的,下回把你带到街上跟吴先生学开药方子去好了。”我对母亲说:“我只想把它们画下来。”凹窝塘的菖蒲有一年因为大河涨水,河滩决堤,被闷死了,我突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7、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汁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8、在一方白纸上写上他的名字,轻轻念出来,眼里水雾漫漶,仿佛回到旧时故乡,面前河水荡荡。隔着河喊他:

9、伴读丨灵魂知己,可遇不可求

10、在花鸟画兴盛的清代、民国,菖蒲自是画家们笔下乐于描绘的植物。

11、这股东洋风借现代主义反思之机刮过台、港与欧美,但吹进了大陆来,却实在是有些“返销”的意思,因为它也是宁静致远的落实。

12、其实好评者大多不识菖蒲面目,不过是觉得清隽可爱,放在案头颇养眼而已。

13、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4、我曾经多么希望能够遇见你

15、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6、追寻梦想的脚步永不止歇。

17、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表面看似寻常,但要养出精神来,却并不容易,天时地气的环境不说,养护人的心思手法也很重要。江南人老话说的养菖蒲就像伺候大小姐,看了海宁朋友处一个直径盈尺、深且寸余、圆形紫砂浅盆中所养之菖蒲,果不其然。那满满的一盆菖蒲,近五十年里,经历过多个主人的养护,依然苍秀青翠。蒲草疏松处,露出盘错的根节,如竹鞭一般,说来也是一个看点,有古人赏竹所说“未出土时便有节”的意思,暗含士大夫气象。根节之下不见土,被厚厚的一层苔藓覆盖,而这层苔藓,养护功夫之外,也同样有讲究。

18、独家原创:本篇文章是菖蒲文化传承系列之四。菖蒲的养护与栽培是姐妹篇,也是对上一篇的有力补充,同样也是是每位菖蒲爱好者的必修课,那么本篇将着重向大家介绍历史上文人如何来养护菖蒲,希望以此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借鉴与灵感同时,也着重普及菖蒲文化。

19、作者说:从这个春天开始,领路一草一木的美,珍惜每一个岁月静好。

20、菖——蒲——,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