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菖蒲的词句
1、灯下读书蒲君相伴唐铭泰
2、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3、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浣溪沙·端午苏轼〔宋代〕
5、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6、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养菖蒲的口诀是:“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
7、如果用兰石栽培,所谓的兰石也就是颗粒土一类,不会积水,对菖蒲很有滋养作用。这种栽培在夏天要保持“偏干”状态,也许有的人不理解,认为夏天温度高,蒸发快,应该保持偏湿,其实这是错误的。
8、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己酉端午贝琼〔元代〕
9、王十朋这首诗,是感谢僧人赠送的石菖蒲而作。大意为:菖蒲生长在拳头大的奇石上,根节虬曲,伴随着青灯古佛,超然欲仙,感谢僧人对自己青眼有加,把菖蒲送给自己。不要让尘世的污秽侵袭了菖蒲,应当重新成为北斗星。这首诗,赞美菖蒲的清洁气节,既是僧人对诗人的鼓励,也是诗人自勉,表达了对拨乱反正坚持正义的信心。
10、君能来作栖霞侣,与君同入丹玄乡。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宋)苏轼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11、笔者观察,夏天尤其是三伏天,高温是对的,然而大多地方是高湿,也就是说湿度很大,这是病菌滋生的最佳时节。如果通风不善,所有的花卉苗木都可能在夏天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情况。因而夏天浇水基本上保持盆土不干就可以了,如果通风便利,或者在院子里,那么就要保持湿润,这不要太古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2、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13、一暖与一寒,摩汤水之曲。
14、东坡居士在《石菖蒲赞》中,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菖蒲的品性:“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菖蒲以它娇小的身躯,散发着强大的人文精神。宁海的水土滋养着一片又一片的菖蒲,菖蒲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和宁海的人文精神相契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爱蒲人。时下,宁海喜爱菖蒲的群体如同四月的菖蒲在修剪之后不断冒出了新芽,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品位,延续着千百年来菖蒲的文化魅力。
15、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
16、菖蒲,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神仙传》中也载有汉武帝刘彻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点拨,服食菖蒲以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故事。
17、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18、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种有端午气氛的植物——菖蒲。天冬在院子里种了菖蒲的时候,我才知道,和唐菖蒲(剑兰)原来完全不是一种植物,唐菖蒲是鸢尾科的,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并不会开艳丽的花朵。菖蒲的叶子细长似兰,很受文人墨客喜爱。
19、到了唐宋时期,菖蒲的观赏价值被文人们发掘出来,尤其是石菖蒲,小巧葳蕤,一丛并发,盘根错节,叶纤茎细,碧叶葱茏、四季青翠、超凡脱俗、卓然挺立,于无为处显丘壑,不经意间露春色;栽植在盆钵之中,或者依附在奇石之上,挺水临石、飘逸俊秀,清静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文人秉性气质,于是深受古代文人墨客喜爱,也是不少喜好雅趣之人的书房清供之物。
20、朱服(1048〜?)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等地。哲宗朝历宫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先任集贤殿修撰,后知广州,黜知袁州,再贬蕲州安置,改兴国军卒。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风付与西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渔家傲》。
二、描写菖蒲的古诗词
1、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
2、文房清供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一种文人嗜好兴趣的雅称。文房和清供本来是分开的,文房指的是文人书房,清供指的是清雅的供品。文房清供种类繁多,诸如盆景花卉、瓶钵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古玩、文具茶具、书法绘画、工艺杂项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
3、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4、8他的信我都保存着,现在身边有一大捆信件。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这些信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在我的手里反反复复地摸来摸去,仿佛手指的接触,能使我从中获得比语言更多的内容。就是在寄自佛罗伦萨的第一封信——显然他在那儿过了圣诞节——的结尾处,他首次提到了表姐瑞秋。
5、因着石上菖蒲不畏寒暑,乃凝聚仙灵之气,古人所采,自然以此为贵。唐人张籍赠人菖蒲,并作《寄菖蒲》一诗:“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与君同入丹玄乡。”此诗亦含修道之意,却因宣扬菖蒲的妙处,故而于文士间流传开去。
6、尹科伟、许宏泉、许宜石、刘三余、刘庚
7、东坡居士在《石菖蒲赞》中,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菖蒲的品性:“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菖蒲以它娇小的身躯,散发着强大的人文精神。菖蒲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的人文精神相契合,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爱蒲人。时下,喜爱菖蒲的群体如同四月的菖蒲在修剪之后不断冒出了新芽,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品位,延续着千百年来菖蒲的文化魅力。诗言志,养蒲亦见性情,这一丛丛不屈新绿,不正是我所寻的精神吗!
8、辟邪去病驱虫:民间认为菖蒲有辟邪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菖蒲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
9、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九年曾固守汴京(今河南开封),击退金人的侵略。主张抗金,后受投降派迫害,不得志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老饕嗜酒若鸱夷。拣珠玑,自蒸炊。筌尽云腴,浮蚁在瑶卮。有客相过同一醉,无客至,独中之。麴生风唻有谁知。豁心脾,展愁眉,玉颊红潮,还似少年时。醉倒不知天地大,浑忘却,是和非。——《江城子•新酒初熟》新酒熟,云液满香笃。溜溜清声归小瓮,温温玉色照甍瓯,饮兴洁难收。嘉客至,一酌散千忧。愿我老方齐物论,与君同作醉乡游,万事总休休。——《望江南》。
10、苏东坡曾在山东文登蓬莱阁丹崖山旁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弹子涡即是千疮百孔的石头,宁海所产火山岩,选坑洞深凹者,也是种附石菖蒲的佳料。
11、古人有端午诗赞曰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2、菖蒲叶有清香,可以提取芳香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它还可以入酒,“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本草纲目》中说菖蒲,“其益智宽胸,去湿解毒,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13、临流我溯回,会心别有属。
14、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15、文字参考资料:《琅嬛琐屑:中国古代文房趣尚》侯荣荣
16、第修剪,我们在上一篇中讲过,关于修剪,一般在初夏,对生长不好的菖蒲进行“剃头”,也就是全部剪掉,不要舍不得,这样便于通风,利于菖蒲重新发叶。至于夏天,若是已经修剪,其他环境适宜,就不要再剃头了。
17、对于菖蒲的种植,吴宇鸿总是有些得意:“不少朋友见我菖蒲种得好,便讨去种,结果大多把菖蒲给种死了。而我,别的东西都种不好,只有菖蒲,没一盆死掉,反而越来越茂盛。金农写过诗,说‘莫讶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看样子我和菖蒲之间有着特殊的缘分。”
18、中国书画珍宝请横屏看!
19、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20、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三、形容菖蒲的诗句
1、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人人有个生缘,各各透彻机先。那吒折骨还父,五祖岂藉爷缘。佛手驴脚生缘,非佛非道非禅。莫怪无门关险,结尽衲子深冤。瑞岩近日有无门,掇向绳床判古今。凡圣路头俱截断,几多蟠蛰起雷音。
2、蒲还可以入酒,“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本草纲目》中说菖蒲,“其益智宽胸,去湿解毒,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3、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4、雾灵山上杂花生清顾炎武只查询顾炎武的结果《古北口》次第花生眼唐白居易只查询白居易的结果《观幻》花生圆菊蕊唐李世民只查询李世民的结果《秋日斅庾信体》四照逐花生唐李世民只查询李世民的结果《咏烛二首》菖蒲花生月长满唐张籍只查询张籍的结果《相和歌辞·白头吟》
5、在花鸟画兴盛的清代、民国,菖蒲自是画家们笔下乐于描绘的植物。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题画诗云:“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金冬心更是一位蒲痴,将书斋起名“九节菖蒲馆”。他笔下的菖蒲古拙苍茂,别有意趣。苦瓜和尚、八大山人、罗两峰、吴昌硕、齐白石等常以菖蒲为题作画,近代文人郑逸梅更是盛赞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
6、共抗武汉疫情艺术传递力量|抗击新冠主题书画印作品微展·马春钢
7、菖蒲虽然只是一种小草,说好种,也难养,把菖蒲养的焦黄枯死的也大有人在,养蒲需有闲情与爱心。
8、神农知己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9、陆游是苏轼之后,对菖蒲和奇石兴趣最大的诗人,经常搜寻不同的石头,栽植菖蒲,以铭心迹,修身养性,自得其乐。除了上面这首,陆游其他关于菖蒲的诗词还有很多,其中以《菖蒲》诗描写最为详细:
10、挑灯闲对酒,深坐话如来。
11、灵苗怜劲直,达节著芬芳。
12、山光多明秀,浩气唤诗魂。
13、菖蒲的养护,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自我摸索,每个人的环境都有差异,我所介绍的也只可作为参考,不要全部照搬,这样,您的菖蒲才会越养越旺盛。对于以上经验分享,若有不到之处,欢迎评论和探讨,也欢迎咨询,共同促进蓺养技术。
1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5、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7、菖蒲君淘宝店有多种菖蒲配石和菖蒲盆出售。
18、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
19、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20、初识菖蒲时,虽闻到近似新鲜草叶的气味,但远不及古人描绘的那般芳香,以致我长久地以为,这一次想必是古人夸大其词了。后来间或看到些许记录,称古人所谓菖蒲,实则数种,与今人认作菖蒲的那唯一物种不尽相同,而且依着古意,生于石上的菖蒲多芳香,反是泥水中的菖蒲,亦被称作泥蒲抑或臭蒲,气味本就不堪。直到如今,中文正式名叫做“石菖蒲”的种类,叶狭而植株矮小,花序细长,生山中溪涧石缝之间,最似古时一寸九节的芳香菖蒲,亦名九节菖蒲;反而正式名为“菖蒲”的植物,叶片宽大,扁平似古之“水剑”,植株略高,花序呈粗棒状,生河湖之畔浅水中,亦于泥淖湿地可见,此种气味则浅淡甚至近乎无味了。
四、描写菖蒲的优美句子
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2、邱志杰:《剧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唐诗中出现的菖蒲形象还多是野生状态,作为传说中仙人服用的仙草形象出现,如李白的“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被称为谪仙的李白对这“仙草”自然很钟情。
4、白雪茫茫、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滴水成冰、瑞雪纷飞、冰封雪盖漫天飞雪、雪虐风饕、朔风凛冽、寒气逼人雪上加霜、阳春白雪、冬日夏云、冬温夏清无冬无夏、秋收冬藏、冬裘夏葛、十冬腊月冬寒抱冰、雪中送炭、霜露之感、冷暖自知
5、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6、闻着粽子的甜香,想起你可爱的模样;看着热烈的龙舟,想起你温暖的双手;挂起浓绿的艾草,想起你甜美的微笑。亲爱的朋友,今天是端午节,愿你过得快乐幸福。
7、奇峰天列笋,香岸雪生梅。
8、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9、日本的农村,真是一塌糊涂!
10、妙哉造化工,阴变阳斯复;
11、莫怪无门关险,结尽衲子深冤。
12、刹那间,几乎忍不住眼泪……我只是拼命呼吸著那属于重华的味道,那弥漫的佛手香,那勾勒了嵌春殿海市蜃楼的空气……
13、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14、这首词以五月石榴花红艳欲燃、杨树雨中挺拔翠色满眼开篇,红绿色彩搭配亮丽,点明五月时节的典型物候。包括沐浴用的兰草,泡酒用的菖蒲,叶间的黄鹂,其在五月份成熟或者成长都可以看成是物候描写。
15、王十朋是南宋著名状元诗人,其十九岁时写出“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的名句,才华震动了浙南的诗坛。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才横溢,凡眼前景物,常常感而成诗,比如关于菖蒲和奇石的诗词,就蔚然成趣。
16、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
17、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8、明代李时珍对菖蒲的种类进行过调查研究,有钱蒲、泥菖蒲、水菖蒲、瘦根石菖蒲和粗根石菖蒲五种,也有分六种者: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一般文人作为案头清供,大都以叶片细密短小者为上。
19、陶庵张宗子还选用羊肚石种菖蒲,曾有“美目深藏,桃核缝中寻芥子;劲髭直出,羊肚石上种菖蒲”的妙联。
20、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菖蒲(宋)陆游古涧生菖蒲,根瘦节蹙密。
五、菖蒲的形容词
1、那吒折骨还父,五祖岂藉爷缘。
2、4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之三手矣。
3、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4、以下文字节选自天冬的书《野草离离》,喜欢看野草的历史科学典故的可以读这本书哦。
5、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6、11他爱这个人,真实地,没有回转余地地爱着他。爱到无法将这个字说出口,爱到令自己心生恐惧,幸福到害怕的地步,可还是忍不住爱他,爱到这样一个地步,仿佛手臂是为了拥抱他才存在,身体是为了贴近他才存在。
7、缺水。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往往有的花友忙于他事忘记浇水,因而干枯。
8、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9、仙人教我服,刀匕蠲百疾。
10、吃的是粽子的香,品的是生活的甜;划的是龙舟的勇,追的是幸福的岸;收的是信息的愿,尝的是友谊的暖。端午来临,读的是祝福的心,享的是幸福的满!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2、一泻走千里,浩荡如转轴;
13、宋代文学家舒岳祥在他一生的诗作中,留下了吟咏菖蒲的名作,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他对菖蒲发自内心的嗜爱。阆风先生平日对菖蒲的种植颇有心得,有着“菖蒲最难养,置而弗省则弗滋,勤勤拂拭则病矣,余性甚嗜之,往往不特人病苗,而苗亦病人矣”的感叹。他还专门写了一本类似于菖蒲种植技术的书,可惜由于兵乱,书已不可得。他亲手种植了一盆昆石菖蒲名品,闲暇时为菖蒲去除焦叶。他有一文集名为《荪墅集》,荪即是菖蒲的别称,可以想见篆畦园绿树成荫、繁花盛开、细柳掩映下一簇簇菖蒲生机盎然的样子。
14、我为你取名长留,为什么你却不能长留?
15、一:古风(陆游)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二:山房(陆游)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
16、秦观描写酒的词句有: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千秋岁》……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满庭芳》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虞美人》。
17、大块钟灵异,阴阳互倚伏;
18、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9、当然,不仅苏轼先生对于菖蒲投入较多的文人气息,也有许多文人墨客对菖蒲注入自身的感情,留下许多菖蒲诗词。例如:《楚辞》中描写到“荪桡兮兰旌”、“荪壁兮紫坛”、“荪何以兮愁苦”、“荪独宜兮为民正”、“愿荪美之可完”等,其中所大量吟咏的“荪”就是菖蒲。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说:“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等等。
20、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