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李白《凤求凰》全诗【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李白《将进酒》全诗 1、《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

一、李白《将进酒》全诗

1、《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3、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4、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5、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将千年万年的愁苦都一扫而空,用笔夸张,震撼人心。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读起来如水银泻地,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7、篇幅不长,五音繁会,气象不凡。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8、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9、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10、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11、结句逼出“与尔同销万古愁”(释义: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豁然点出诗旨,原来狂歌痛饮是为了销却“万古愁”!这正如大河奔流之后,于浩茫愁思中,仍有回荡不尽的慷慨和不平。

12、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13、与 君 歌 一 曲,请 君 为 我 倾 耳 听。

14、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15、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16、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诗人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本文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17、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

18、很多人把这里的“将”读作jiāng,是错误的,“将”在这里应该读qiāng,是请的意思。

1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20、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二、李白《凤求凰》全诗

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2、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3、《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

4、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5、豪情盈怀,理想在望,信仰于心的人,在与朋友欢聚的宴会上自然不会是几斤牛肉、几壶好酒的简单粗犷,而是“烹羊宰牛且为乐”的奢侈豪放。

6、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7、⑶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8、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9、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10、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代其表作。

1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2、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13、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14、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自我理想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咂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15、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16、吟诗放歌,将酒兴推向高潮,随之诗意又起波澜,转为激愤。诗人借酒酣进一步发泄郁愤,表示对现实的不满。豪门贵族的“钟鼓馔玉”(释义:山珍海味),诗人以为“不足贵”,表达对富贵的轻蔑态度。

17、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18、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19、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与 尔 同 销 万 古 愁。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李白《将进酒》全诗拼音

1、《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

2、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3、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5、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6、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7、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8、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9、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10、“会须一饮三百杯”,东汉郑玄曾连饮三百杯而不醉,酒仙化用这个典故,是要与朋友们畅快淋漓地豪饮,不醉不归。朋友相逢的喜悦兴奋,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未曾丝毫着墨,但却跃然纸上。

11、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12、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1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有文化的人劝酒都非常的与众不同,让人喝酒是要给人唱歌的。这歌可不是什么流行歌曲,而是诗仙为生逢知己,酒逢对手的即兴高歌。这种歌,是要侧耳倾听的。这句诗是全诗的转折之句,将诗歌的重点从对畅饮之事的叙述转移到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上来。

14、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15、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16、(释义: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一切贵重的财物又算得了什么,只求一醉才是最重要的。

17、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1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李白心目中,古往今来那些所谓圣人贤士到了后世都湮没无闻,而那些淡薄名利的好酒善饮的闲人隐士则会在青史上留下美好的名声。李白这里所说的圣贤,是那些一生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他们确实取得了世俗之人眼中不斐的成就,甚至可能名噪一时,是一个时代的翘楚,可是在百年之后却没有留下什么让后人称道的功绩。而那些淡泊名利醉情诗酒的闲人,因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屑于功名的争斗反倒成为后人心目中敬佩赞叹的偶像。李白心中留名千古的饮者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19、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编的《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录为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一般认为这是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间李白离开京城后,周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20、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四、李白《将进酒》全诗朗诵

1、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2、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3、“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

4、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5、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将进酒

7、(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8、⒁径须:干脆,只管。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9、李白在《將進酒》壹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10、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1、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1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13、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14、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15、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16、(原文)將(qiāng)進酒(李白)〖唐〗{樂府詩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cén)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zhuàn)玉何足貴(註:此處也可作“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yuè),鬥酒十千恣(zì)歡謔(xuè)。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gū)取對君酌(zhuó)。(徑須:直截了當。)五花馬,千金裘(qiú),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7、《将进酒》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了自己的愤激情绪。

18、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19、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20、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五、李白《将进酒》

1、李白的诗作,将进酒(qiang)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3、《将进酒》本是乐府旧题,大抵以“饮酒放歌”为意,李白运用这个旧题,表面上是任达放纵,而全诗以“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为诗脉,整篇淋漓酣畅地抒发酒兴诗情,实际上还是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悲愤,真实地熔铸了诗人的性格情感和艺术个性。

4、人 生 得 意 须 尽 欢,莫 使 金 樽 空 对 月。

5、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留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6、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7、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8、诗至此,一变为四个三言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释义: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短促的音节、毕肖的声口,诗人自画了一个酒酣耳热的醉狂形象,而且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释义: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真率地要酒友听他狂歌一曲。

9、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10、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11、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解题)

12、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13、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14、《将进酒》为乐府旧题,属《鼓吹曲·铙歌》。前人之作多短篇,言饮酒放歌,李白衍为长篇。诗题一作《惜樽空》、《惜空酒樽》。以前研究者多谓作于天宝三载(744)赐金放还以后,今人则多谓约开元二十一年(733)于嵩山元丹丘处作。时当首次入京失意归来,与《梁园吟》、《梁甫吟》、《襄阳歌》为同期作品,风格亦同。将进酒:请饮酒。将:请。诗中极言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轻视功名富贵,反映诗人失意苦闷故作旷达的心情。全诗语言奔放,气势雄伟。“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严羽评点李集)开头四句形容时间流失之速,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句豪迈旷达,充满自信,为千古赞颂之名句。

15、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但好景不长又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1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7、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18、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19、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20、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