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山寺的诗
1、《和江进之寒山寺之作·其一》明朝·袁宏道山寺依人境,乘闲且杖藜。好花营地种,熟鸟认枝栖。洗钵防茶老,开轩碍竹低。西来空有义,记取鹁鸠蹄。
2、《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无心再睡,我起身拉开窗帘远眺。此时的姑苏城仍然沉睡在梦中,而寒山寺隐没在明明灭灭的灯火之中,无处循迹。
4、关于寒山寺的诗共有17首,包括《枫桥夜泊》、《送僧归山》、《寄恒璨》等:
5、时令已是中秋,时刻已是月上柳梢头,霜华满天,秋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袭向诗人夜泊的乌篷船,更有天空中飘过几只乌鸦凄凉的啼声,无边的愁绪涌向张继的心头,侧卧船舱,久久难以入睡。
6、《寄恒璨》唐代:韦应物
7、姑苏城外有寒山,暮鼓晨钟伴客船。
8、作者简介: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9、古寺声名,全凭张藉七绝句
10、但观清静重开慧,虔守佛灯悟到今。
11、寒山到底是如何和苏州寒山寺结了缘
12、楼阁木雕看典雅,碑文石刻蕴风流。
13、2008年国庆节长假,我揣着一颗虔诚的诗心,打起行囊,携妻儿同行,从一个薄雾的早晨启程,一路向南、向南,一步一步走近江南的山、水、寺,真切触摸江南鲜活灵动的生命脉络,体味江南丰厚淳朴的水乡风韵,感受江南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圆梦中游历,在游历中参悟,在参悟中获取那一份独特的文化滋养。
14、徐老师对这篇《寒山寺里听钟声》做出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李世恩写作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在《李世恩其人其作印象》一文中,徐老师告诉读者,“给他带来许多荣誉的原创散文《寒山寺里听钟声》一文的出炉,就是长期积累、一朝迸发的结果。”
15、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16、知道寒山寺,是源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每次和学生诵读这首诗,和他们一起体会诗中的意境时,就想哪天能到枫桥,到寒山寺去看看,今天如了愿。
17、《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18、“一步恍若千年,千年只是一个擦肩。”
19、思绪有点游离,但是没想到,寒山寺果真和寒山子有关。
20、七层佛塔南梁建,一本正经铜鼎收。
二、寒山寺的诗枫桥夜泊诗句
1、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2、月照纱窗鸦雀舞,云飞古渡燕莺旋。
3、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一时间,巨大的落差让我倍感失落。
4、枫桥夜半钟声响,敢问世人何所求?!
5、联溪难记曲,迭嶂不知重。
6、一步恍若千年。千年只是一个擦肩。
7、一首《枫桥夜泊》让张继之名传世,也让寒山寺“愁”名远播。纵观历史上与寒山寺有关的诗句,大多都带有浓浓的愁绪。
8、一夜婆娑,宝刹寒山施众相
9、枕石千秋无乱绪,听风百丈守初心。
10、俞樾诗碑碑身高133厘米,宽5厘米,碑面大字三行,每行十字,总共二十八字,内容就是《枫桥夜泊》诗文。后面有跋三行,每行十八字,自右而左曰:“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岁久漫漶。光绪丙午,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数楹,属余补书刻石。俞樾。”
11、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后,即使佛教哲学的主旨在于告诉人们一切皆空的人生真相,也依旧需要世俗的权力和名声来推动其传播。
12、“杳杳”一词中幽暗的色彩;“落落”一词中无边的空旷;“啾啾”有声;“寂寂”宁静;“淅淅”风动;“纷纷”雪飞;“朝朝”、“岁岁”跨越了时间。八组叠字,各具情状。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字字重重叠叠,反反复复,却美不胜收。
13、《枫桥夜泊》是张继写下的悲伤的诗词,因为他也是一个人旅居外地,无人陪伴,一个人夜游,难免会思乡和念亲,只是这种感觉让人觉得有点难过。这才导致他半夜都没有睡着,依旧听到了寺庙传来的钟声。听得那么清晰,打破了朦胧的夜晚,却慰藉了他的心。
14、因诗文扩散,诗僧慢慢开始扬名于天下(唐代以诗取士),和尚们自然也会攀附其名,许是聪明又会变通的和尚们为了香火、方丈点头、大家倡议,于是就出现了某年某月某日会议通过了改名“寒山寺”的决议,南朝时期的妙利普明塔院大概在唐代贞观年间摇身一变成了寒山寺——彼时寒山诗名已显于当世。
15、遐迩闻名为宝剎,欲寻古迹去苏州。
16、(展讯)2018“海派书法”刘一闻鲍贤伦学术对话暨书法作品展
17、一片涛声闻耳际,几张客票印容颜。
18、到明代重修寒山寺时,文徵明为寒山寺重写《枫桥夜泊》,然而寒山寺又几次遭遇大火,文徵明诗碑损毁严重,仅存“霜、啼、姑、苏”数字,后被嵌入寒山寺碑廊壁间。
19、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
20、画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枫有客愁。
三、古诗寒山寺唐诗枫桥夜泊诗
1、张继诗石刻始于宋朝宰相王珪,该碑因寒山寺屡经战乱多次被焚而不存。到明代重修寒山寺时,姑苏才子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刻《枫桥夜泊》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该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存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文字而已。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邀请清代翰林院编修、著名书法家俞樾手书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已八十六岁高龄,写完后第二天他就溘然长逝,此碑成为他的绝笔之作。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出自与诗人同名的近代书法家张继之手。近代张继书唐代张继诗,先自增添了一段情趣,尤感到一种绵亘千古的永恒。
2、一阵钟鸣,荡漾寒山幽径处
3、“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二僧对日本影响深远,所以日本人对寒山寺情有独钟,每当念到《枫桥夜泊》诗便心向往之。
4、彼时正是傍晚时分,追的和被追的人到了一个被称为寒岩的大石旁,寒山回头说:“贼!贼!丰干饶舌,弥陀不事,礼我何谓”,后“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其拾得,迹沉无所”(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也就是说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一个大石头后人就不见了。
5、整首诗词描绘的景象很美的,江苏处处都是河流,半夜驾着一只小船泛舟湖上,感受一个人的夜晚,只是他今天感受到浓浓的悲伤。
6、一千多年之后,我循着那一阵阵深深浅浅、忽远忽近的钟声,匆匆而来。
7、投稿邮箱:mm0127m@1com
8、千年古刹始寒山,碧瓦黄墙落树间。
9、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10、俞樾是清末名士、经学大师,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俞樾在日本也是一位受欢迎的学者。加之《枫桥夜泊》在日本是妇孺皆知的唐诗,寒山寺诗碑被日本人极度重视。
11、注:赞赏归属平台主体。前期在本平台推出的作品阅读量低于100的,原则上不预再次采用。
12、译文:春天的时候寻到这幽静的古寺,想要一起分享这美好的景色。
13、妙利普明塔院如何成了寒山寺呢?
1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15、有一次和小伙伴一起去了一次苏州,就是因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我们对寒山寺非常的向往,可是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去不了寒山寺,可是坐了一次夜游的小船,整个感觉都好美。在苏州那种古香古色的气韵中,感受到一种人与湖融于一体的舒适。不必有多好,只是看着江面的夜间就觉得足够美好了。
16、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17、日落江南梦里人,寒山旷野荡钟音。
18、“江枫渔火对愁眠”诗的第二句描写了诗人“枫桥夜泊”所看到的景象。在朦胧的夜色中,透过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而船上的人儿也因这忽明忽暗的灯火显得有些愁苦难眠。整一句读完,只独独一个“愁”字缭绕心头,让人久久无法自拔。
19、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20、(访谈)60多年啃一个“瓜”,看来乏味,而至味正在其中——韩天衡先生访谈
四、寒山寺的诗碑
1、一首光照千古的名诗——《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
2、寒山寺位于苏州西郊,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唐朝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历史上描写寒山寺的古诗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3、如今寒山寺藏经楼下供奉着他们的金身塑像
4、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被头散发,憨态可掬。
5、但可惜的是,除了这首诗,他留给后世的,也只剩迷一样的虚幻。
6、寒山寺院竹林秀,宝殿佛龛供案长。
7、枫桥落月涛声远,古寺寒山庭院深。
8、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9、这些年,上海市书协这样创新工作模式
10、金卷孤灯寒寺月,钟声杳杳又一年。
11、佛像长存多定势,经碑永驻少悲情。
12、(重磅消息)上海青年篆刻展评审完毕,评委专家有话说
13、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14、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15、放下凡尘听妙偈,人生起落有还空?
16、穿过牌楼门洞,眼界一新,是为和合大道,只见北面黄墙之内宝塔巍然,南边长廊壁间诗碑成排。往前走上十几步,看到一座乳钉大门,门楣上匾额书“普明塔院”,这巍然宝塔就是普明宝塔了。黄墙上张贴了大幅宣传板,上面印的是寒山子诗,及陆游、唐寅、高启等历代题寒山寺诗,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寒山诗韵。南边的诗碑长廊更是镶嵌了246块诗碑,上刻《寒山子诗》。诗碑由时年八十三岁德高望重的苏州灵岩山海晏法师所书,书法飘逸潇脱,神采飞扬。
17、寒山寺废佛灯寒,有客来游欲住难。
18、在悬待叩总无心,此意画师何以状。
19、(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0、寒山拾得在清雍正年间被皇帝分封为“和合二仙”
五、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什么意思
1、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李白眼中的春天是:“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白居易描摹的春天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韩愈笔下的春天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或许在喧嚣中浮沉了太久,或许被名利压得透不过气来,来到这里,终于可以放下世俗,放下疲惫,深深地喘一口气。虔诚地烧个平安香也好,恭敬地拜几拜菩萨也罢,寒山寺随意、内敛的禅意,总会使浮躁的人安静了下来,犹如寒冬的暖阳,平淡中透着光芒,却略带几分谦逊。
3、第既然寒山出家成了僧人,又是名僧、高僧,怎么会在意世人对他的看法如何,为何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4、钟声敲响寒山寺,张继闻情唱锦篇。
5、偏隅一角旧诗碑,铭刻家国恨与悲。
6、题诗左侧有跋云:“庚申(1920)二月廿五日,偕韩树园徵君文举同游吴下枫桥寒山寺,则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古吾于龙寿山房善继血书《华严经》,亟保存之。临风感慨题诗。康有为。”题碑注文:“维新百日,出亡十四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四十万里。”
7、因具慧根成正果,欲求净土住心间。
8、唐代时候的江南人如果去洛阳或者京师,最佳的选择就是乘船沿着运河北上,这必然会经过苏州。
9、不得不佩服唐代的诗人,连一个和尚的诗歌都有如此意境。难怪历经千百年,唐诗的地位无可撼动。唐代诗歌,在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达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取得了后人不可企及的成绩。
10、金阊西来带寒渚,策策丹枫堕烟雨。
11、来稿两周内如果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因来稿较多,如有诗作投稿时间超过两周仍未被平台采用,作者可联系主编询问,以免有遗珠之憾。
12、人生之失意,于常人,自是一种痛苦;而于文人,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13、徐璧如老师说,正是这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惺惺相惜,“所以才有了那种放浪随心、恣意开阖、淋漓酣畅的好文章;(所以才有了这)有理有情、颇具文采的心血之作;(所以才有了这)游目骋怀、上通天地、下接心源的优作结构。”
14、而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说的张继。
15、它是寒山、拾得两位“和合仙子”的化身,吸引过无数文人骚客,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它一夜间声名鹊起,而它却从不张扬。它的存在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哪怕是一尊褪了色的佛像,一棵长满年轮的千年古树,一口落满秋叶的古井,也写满淡然。它就是寒山寺。一座位于苏州姑苏的江南古寺。
16、走进寺院大门,依次可以看见的是照壁、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方亭、海亭、罗以堂、碑廊,等等。唐代大诗人张继在旅途经过寒山寺时,夜晚住在枫桥镇。他遂而写下了著名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聚焦)以爱之名,上海经典爱情诗文书写大赛又火了一把!
18、《枫桥夜泊》不过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而运思却是何其细密,意蕴又是何其深刻!整首诗意象密集跌宕,意境疏密错落,意韵浓郁深厚,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月落”、“乌啼”,一静一动;“渔火”、“江枫”,一明一暗;“客船”、“寒山寺”江边岸上;“夜半钟”、“不眠人”,有声无声。如此动与静、明与暗相对照,远与近、有声与无声相衬托,浓浓失意,淡淡客愁,营造出一种朦胧隽永、空灵旷阔、浑融幽远的情景,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19、唐朝是一个盛产诗人的朝代,前有写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骆宾王,后有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杜牧,中间的王维、李白、杜甫等更是在大唐的诗坛留下了无数传奇。
20、这里的月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霜满天是所感,整一句读下来,不免让人产生一种侵肌砭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