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菱角 古诗【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有关菱角的文言文 1、(1)刚才(你)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的,可是,现在却只给我十两银子,这大概不可以吧!(2)你是一个渔夫,一天能得到多少(银子)呢?(3)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一、有关菱角的文言文

1、(1)刚才(你)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的,可是,现在却只给我十两银子,这大概不可以吧!(2)你是一个渔夫,一天能得到多少(银子)呢?(3)为什么不去救他呢?(4)这就是那个许诺给银子又不愿偿付的人啊!许金不偿(略)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3、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4、(3)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袖而观之

5、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6、①助词,无义②它,代狐狸③它,代缺点或错误④到⑤它,代学过的知识⑥的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

7、新衫一样殿头黄,银带排方獭尾长。总把玉鞭骑御马,绿鬃红额麝香香。

8、二五(1)替给(2)通“悦”,愉快高兴(3)喜欢喜爱

9、(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10、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1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12、来源|传承与开创青少年悦读汇

13、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1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5、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

16、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7、四六“本欲诡言以困之”,想难住他。反应敏捷,心智聪慧。

18、四三(1)用(2)多少(3)还(是)(4)卷起袖子

19、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20、(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二、菱角 古诗

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B.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己的人。

3、二四①拜访②走上前③感到奇怪以……为奇(认为……奇怪)④告诉

4、短:缺点,短处。

5、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6、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7、仕于:(仕途)在……做官。于,在。

8、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9、(2)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后会想到别人还饿着,自己穿暖后会想到别人还冻着,自己安逸后会想到别人辛劳着。(言之成理即可)

10、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应该在所不惜。

11、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湖南桃源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先后历任长洲县令、大理寺正、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诗文理论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极力赞成灵性说。

12、(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为:(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

13、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B.韩信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认为自己的统兵才能要高过刘邦。

15、(1)吾今死矣,子速去。

16、(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17、请你用四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18、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至少写出两条。

19、五十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等到议论(1)我打了一口井,多出了一个人的使用。(2)是多出了一个人的使用,而不是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宋君怀疑这种说法,认为不大可能是这样的。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话是不足为信的。流言止于智者。

20、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三、关于菱角的文言文

1、感到为难幸好、幸亏因为凭借

2、下面句子中“去”的意思是:

3、三九(1)穿好衣服,戴好帽子(2)到,去(3)离开(4)只(是)(我)抢夺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任何)人,只是看得见金子。利令智昏见钱眼开刘长清(江西省副省长)

4、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

5、(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7、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四个步骤:

9、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10、菱角古时叫菱,又称水栗子、沙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属于菱科或者千屈菜科,是我国著名的土特产之距今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了

11、(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12、偷偷地就入迷神情平静王冕是诸暨的人。晚上,(他)偷偷地跑出来,坐到佛像的膝盖上,在长明灯光的映照下,拿着书苦读。年轻时必须勤读苦练,长大后方能有所作为。

13、注释: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4、(4)身且死,何以货为?译文:

1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6、(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17、(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8、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19、C、其子患之,告其父曰D、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0、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四、不识菱角的人文言文翻译

1、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3、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6、(3)蛇固无足(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7、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8、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10、(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11、(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2、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

13、(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14、(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5、(3)欲以去热也以:(4)欲以去热也去:

16、(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7、文言文材料一参考译文:

18、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9、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20、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五、北方人吃菱角的文言文

1、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袖而观之,遂没。(注解:贾人——商人巨室——大财主)

2、作者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3、北人食菱读音:běiréndànlíng

4、二一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ōtuó光阴消逝

5、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6、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

7、上文中,哪几句话最能体现范仲淹忧国忧民情怀?清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8、明成祖朱棣原来的意图是什么?

9、D(应为“只是”之意)

10、A、吾欲之南海B、水陆草木之花

11、解释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保护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要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菱角生长在水(他)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2、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13、(3)因攫其金而去(4)不见人,徒见金

14、食:食用,此可指吃。

15、(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2)使侄录之()

16、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

17、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18、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19、二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0、①不者,且有火患“”通“”②曲突徙薪亡恩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