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竹最好的一首诗
1、他50岁时开始做官,清正廉洁,为民生疾苦夜不成眠。后来因为看不惯官场黑暗,他愤然辞官,以卖画度日。
2、在艺术表达上,这首诗构思巧妙,全文无一“竹”字,却句句有竹,句句将竹的内在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虽然篇幅短小,只有短短28字,却被誉为千古咏竹绝唱,成为我们小学语文课本必学古诗之一。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郑板桥的这首《竹石》:
3、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4、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5、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6、答案是会的。不过,彭老总的诗,不像叶帅那么讲究,而是平白如话,但却饱含着充沛的感情,让人热血沸腾,潸然泪下。
7、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8、 竹亦得风, 夭然而笑。
9、投稿邮箱:1552802132@qq.com
10、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1、来的都是客,多少您随意
12、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13、向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彭老总,对这种现象很担忧,就在1958年底亲自去了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考察,结果发现了很多问题,老百姓包括很多基层干部都对大跃进不满,但又迫于形势,不敢往上反应。彭老总越看心里越急,担心再这样下去,老百姓将面临更大的困难。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彭老总写下了那首诗。
14、《新竹》——(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扩展资料:《新竹》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竹》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借竹自比。前四句摹写竹之形状,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后四句换一种笔法,描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了作者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怀抱与希望。全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语言含蓄隽永。
15、《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作品译文竹子的茎一节连一节,竹子的千枝万叶簇拥在一块儿。我自己不去开花,免得撩拨蜜蜂和蝴蝶缠绕不休。
16、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17、无怪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几百年后的白朴拿了"秋雨梧桐叶落时",当作他理想的故事题目。而洪升则取了"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权充长生殿故事情节。
18、日高五丈睡正浓,军将扣门惊周公。
19、孟浩然的一首山水诗,写的太美了,不输王维“明月松间照”
20、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二、咏竹最好的一首诗白居易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2、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3、——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
4、上巳本来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按照风俗,这一天要在水边洗涤污垢,祈求平安。孔子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就是上巳沐浴祭祀的风俗。
5、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卢仝七碗诗难得,念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与绕烟霞。”
6、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从全景转到细节了。东风浩荡,吹遍了长安城,当然也吹进了皇宫御苑。御苑中的柳丝随风起舞,斜斜地飞上了天,这就是“寒食东风御柳斜”。本来,风是无形无影,最难描述的,但是,这两句诗,通过花之飞、柳之斜,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力量。而且,随着这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整个春光图也找到了一个焦点。焦点在哪儿?在皇宫。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焦点,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里的东风,真的就是指自然界的春风吗?其实在古代,春风往往不仅仅指春风本身,它还有帝王的意向,那在这首诗里,是不是也如此呢?
7、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8、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9、宋朝诗人孙觌的《饮修仁茶》:“昏昏嗜睡翁,唤起风洒面。亦有不平心,尽从毛孔散。”
10、长恨歌从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始,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都不是站在唐明皇或杨贵妃的角度去追忆这段悲剧,甚至也没有给过任何一丝同情。然而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这段爱情悲剧的男主角,开始一点一滴,流露他悲剧性的痛苦与无奈。
11、看过《水浒传》的读者对这首诗可能也有点印象,就是第七十二回中,宋江赠给李师师的一首词——《念奴娇·天南地北》,其中第一句即为:“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彭老总肯定听过水浒传的评书,可能就是借鉴了宋江的这首词。
12、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向来都是高洁、坚韧等美好品格的象征,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曾作诗:“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的美好品格在文人心目中的高尚。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竹石》,便是一首经典的咏竹诗。
1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4、拉萨║姑娘是一种水果吗
15、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16、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所谓五侯,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西汉成帝时,外戚尊贵,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封为侯,合称五侯。另一个说法是说,东汉桓帝时,宦官势力强大,五个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同一天都封了侯,也叫五侯。不管韩翃在这里用的是哪个典故,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因为寒食禁火,到了傍晚,整个长安城都暗淡下来了,这时,一队人马从皇宫里出来,举着高高的蜡烛,飞奔而去,蜡烛的轻烟也随风飘散,一路飘向了权贵人家。这两句写得真传神,让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17、五碗肌骨请——茶可以使人超越俗事,连肌骨都为之清朗。
18、记得在翁隆盛茶馆,我对气质不凡的茶馆主人说,可以把卢仝的诗书写于壁间,让到茶馆品茗的佳客至少喝七碗才走,因为如果不能一饮七碗,如何能知道“乘清风归去”的滋味呢?
19、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20、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三、20首最优美的咏竹诗
1、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读下这首诗——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3、那么,脾气火爆的彭德怀会不会写诗呢?
4、释义: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5、但可惜的是,1959年7月,著名的庐山会议召开,彭老总因为反对大跃进,受到了批判。
6、咏竹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译文: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7、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8、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尝茶和公仪》:“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吹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9、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10、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傅庞如《咏竹》
1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2、但是,哪一首茶诗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又把茶写得极好的,我倒是可以推荐卢仝的《七碗茶》诗。
13、卢仝在历史上并不是赫赫有名的人,却因为他写了这首茶诗,使后人在谈茶史的时候,不能不提到他,因为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把茶提到那么高的境界——专心地喝茶即可以羽化登仙,名利权位又有何可恋?又有何可求?
14、不过要说彭老总最有名的一首诗,还要数晚年时写的那首——
15、张籍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16、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茶可以刺激灵感,使思想清明。
17、《竹》——(唐)诗人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白话译文:映入水中,纹光闪动,当空抽长,绿影增春。晶莹的露珠点缀笋径,苍翠的苔藓满布竹根。剖竹织竹承藉美人香汗,制成渔竿能够钓起锦鳞。为了制作三梁冠,一节竹子也被奉敬给王孙。
1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19、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集妍水凝。
20、释义: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
四、咏竹诗句经典名句
1、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不简单,它可不是一般的写景颂圣,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讽刺的是唐朝的宦官专权。怎么看出来的呢?看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刚才不是说,五侯的一个典故就是东汉的宦官五侯吗?唐代的宦官专权,可一点儿也不亚于东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轻烟散入五侯家”,不就是在讽刺皇帝宠信宦官,宦官骄横跋扈吗?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就算韩翃真的在讽刺,这个讽刺也非常微妙,微妙到连唐德宗这个被讽刺的对象都没看出来。
2、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3、广东省朗诵协会青少年语言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4、○茶百科:茶类第一自媒体。专业茶知识分享平台。你的私人选茶顾问。
5、王勃的一首五律经典,其中一句是吟咏友谊的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6、北宋诗人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落落真贤宰,堂堂作主人。玉川喉吻润,莫厌寄来频。”
7、次句“立根原在破岩中”,即翠竹之所以具有坚韧挺拔的形象,离不开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可见郑板桥诗、画中的竹是与岩石分不开的,这也是题目为“竹石”的原因。显然在郑板桥的笔墨下,竹石是一个整体,所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同时,它还告诉了世人一个深刻道理,即基础打得深,最终的力量才够强。
8、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9、第三小节: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敌人登场:秋天草黄马肥,是游牧民族发动进攻的最好时节,他们跃马扬鞭,滚滚而来,铁骑卷起的尘土弥漫着金山。封大将军适时出师迎敌。
10、白居易笔下的杨玉环,终于藏不住闷了多少天上人间的思念,她展露天真、可爱的性格,取出当年七夕夜,在长生殿两人发誓交换的信物,"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她交给了道士,请他转告给她爱的君王,傻傻相信只要"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这是一个多天真的幽魂?
11、我们邀请佛山市优秀语文、语言教育领军人,诵读鉴赏适宜中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为孩子塑造更好的国学环节。
12、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13、寒食是怎么回事呢?寒食节是在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到两天。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大家都只吃冷饭,所以叫寒食节。
14、一个孤寡老人他院子里种了
15、柴门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16、当年的誓言是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对比翼鸟、连理枝,被迫分隔在天地两端,这段爱情,还有办法透过坚硬的金石成就姻缘吗?答案白居易没说,不知道收到这段信物的唐明皇,会作何反应?是感到那一缕幽魂的纠缠不息而毛骨悚然?还是理所当然觉得,这的确就是他爱上的那个可爱女人,她就是他心爱的杨玉环。
17、这首诗跟他年轻时写的那首一样,虽然平白如话,但感情真挚,只有心里真正装着老百姓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18、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19、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20、—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五、咏竹有关的诗
1、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3、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4、一起来看看诗歌是什么意思——
5、释义:笋破土拔地而起,节节向上 高入云天;不畏严寒 独领风骚。
6、少年时在父亲办的学堂内读书,因长得丑陋,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但郑燮自尊心极强,在激奋之下,他刻苦读书,熟读经书。他能书善画,是扬州八怪之诗文也写得很好。
7、无怪乎这首诗一出来,连当朝皇帝唐德宗都深深折服。正好唐朝当时缺一个“驾部郎中知制诰”,这可是个整天给皇帝写材料的官,需要好文采。唐德宗马上钦点韩翃。可是,当时在朝廷里做官的韩翃有两个,还有一个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唐德宗怕别人误会,还特意在韩翃的名字旁边标注了“春城无处不飞花”,明确表态,就给这个韩翃。这就是诗的力量。
8、那我们到底怎么理解这首诗呢?还是那句话,诗无达诂。一首好诗,本身的意向是丰富的,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受到感发和触动,有人感受到春深如海,有人感受到寒食风俗,有人感受到皇家气象,当然也有人感受到了时代的悲哀和诗人的讽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自己本来的意思,反倒已经隐退到背后,既没有人能说清,也无须说清了。
9、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10、白话文释义: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1、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历朝历代都要放假,让人回乡祭祖扫墓。白居易所谓“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讲的就是寒食节扫墓的情景。
1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3、卢仝光是靠这一首诗就可以传世了!
14、 ——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15、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16、竹叶青青饰我家,终年常绿不开花。夏日乘凉竹荫下,冬来风冷念着它。(年轻识浅,并不真正懂得什么高尚的东西。只能讲求实用了。)
17、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
18、这首写秋天的宋词,全篇没有一个思字,却句句是思
19、大诗人苏轼在茶中一再以这首诗用典,例如《汲江煎茶》:“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0、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