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现苏轼被贬豁达乐观的诗
1、幽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让诗人忘记了官场的失意,焕发了年轻时的斗志。虽然已近中年,仍想像年轻人一样,伸开双臂,忘情地拥抱大自然。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经历了谪居黄州时的心怀惴惴,但求“自安”,到惠州时的渐至淡薄,“自适”为乐,再至儋州时的心无挂碍,旷达“自乐”。苏轼终归具有了一种异于他人的精神特质: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不停地调整着人生方向,最终达到了心灵宁静,乐观待物。
4、经历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以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后历经一贬再贬。
5、译文: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6、先生漫不经心地对苏轼说,小小孩童何必知道这些?
7、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8、苏轼乐观,所以他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所以他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旷达,所以他在海边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豪放诗句,所以他豪放无比,高唱大江东去。典故有东坡笠屐,指苏东坡流放到海南...
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0、另外,词发源于唐朝、发展于五代,唐五代词历来被许多读者忽视了。因此,我向各位读者推荐《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分为上册(唐·五代·北宋)和下册(南宋·辽·金),共收词人327位作品1518篇,基本一网打尽唐宋时代的优秀词作品。而鉴赏文章云集了夏承焘、唐圭璋、缪钺、吴熊和、周汝昌、叶嘉莹等大家作品,他们精雕细琢,字斟句酌,使每一篇赏析文字变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与优美的唐宋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往往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
11、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则尔。既表达作者对被贬的悲凉与落寞,又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随遇而安的心境。这个是我们七年级学过的。
12、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宋·苏轼《昭君怨·送别》
13、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
14、勇敢的人只往前看,从来不东张西望,苏轼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一生艰难,遭到许多人的陷害,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生理和方向,从来不在意别人说什么做什么。
1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16、苏轼,他文学造诣最高的时光,在这一年,他写下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同年,天下三大行书《寒食帖》诞生,也在这一年苏东坡两游赤壁,写下“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赤壁怀古,在这三首诗词中,有诗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美;也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有对周瑜的感叹,也有对曹操的敬仰,写出了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叹息,也有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潇洒自如,苏东坡赤诚、豁达,乐观,每天都是活得尽兴。
17、昨日像那东流水,只可逝,不可追。与其一味感怀过去,不如珍惜当下,幸福可期。
18、★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入会QQ:1009068986
19、我们不妨学学苏轼,接受一刹那的美,一刹那的极致,一刹那的磨砺。心境通达了,人生处处是风景,今天砸向你的风雨,将化成你明天笑傲江湖的资本。
20、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二、苏轼被贬后写的乐观诗句
1、乍看未免太过伤感,细品不是绝望的沉默,而是大彻大悟的放下。
2、因为同是贬谪,张怀民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交往密切。苏轼为之起名以后,还写了这首词称赞亭子附近的优美风景,并表达了对张怀民这种气度的钦佩。词中用了庄周、宋玉、孟子的典故,结尾两句写出了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气概:
3、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4、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6、译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不知是哪位吹笛者,将人从好梦中惊醒。
7、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8、上阕写与穆父久别重逢的欣喜和对于友人高风亮节的欣赏。
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10、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11、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2、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3、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
1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5、这或许就是世人对苏轼念念不忘的原因
16、劫后余生以后,虽然苏轼的内心忿懑而痛苦。但他的作品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这首词作于黄州之贬的第2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九月。李白有诗云:
17、古今豁达之人,苏轼当榜上有名。他孑然独行,倚杖听歌声;他在大雨中,吟啸且徐行;他于快哉亭,感慨浩然气;他愿在罗浮山,日啖荔枝三百颗;回首往事,他不后悔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因为那是他思想的升华地。
18、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19、苏轼也写过写春景清新秀丽之词《蝶恋花·春景》,前面虽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后面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
20、苏轼生平第一次被贬,初到贬地的感受。
三、苏轼被贬时乐观的诗句
1、苏轼的一生就像这几句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4、老街前几年去镇江游玩时,专门去了长江边上的北固山,北固山并不高,但是山上有不少古迹,甘露寺和多景楼今天还在,置身其中闭目遐想,似乎还能感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音容笑貌。
5、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译句: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7、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8、心中惦念弟弟,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9、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10、苏轼往事遗留的痕迹,曾在《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感慨:
11、反过来,问了一句“谁怕”?这气魄与胆量,这一派昂头无视敌人的气势,在这短短几个字的诗句中被淋漓洒落而出。
12、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译句: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13、“乌台诗案”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14、面对大自然的诡异奇绝,苏轼豁然开朗: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们的人生又何不是这样?只要心中有正气,那么处处都有雄风,助你直挂云帆济沧海。
15、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悲欢离合的事都能看透还有什么看不透?、古来文人最怜月月亮的圆缺也不能影响了这句跟刘某的竹枝词一样豁达
16、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7、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18、年少时,意气风发,对酒当歌
19、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20、此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小序中写道苏轼与朋友们出游,忽然天降大雨,朋友们都十分狼狈,而苏轼却浑然不觉。此诗看似是在写生活中的出游琐事,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苏轼被贬乐观的诗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3、生活也是这样,不可能永远灰暗,终有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的时候。
4、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5、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6、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除了散文上的成就,苏轼在诗、词、书、画等方面也得很高成就;诗歌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7、即便如此,苏轼在三地仍留下无数善举。
8、不能致君尧舜,仍不忘“流惠下民”。对于有政治抱负的人来说,贬谪流放无疑是痛苦的,尤其是被贬岭南,已经彻底终结了他的政治生命。
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0、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译句: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3、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14、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15、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16、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欧阳修和苏轼都极力反对新法,在欧阳修外调以后,苏轼终于惹怒了王安石,见势不妙的苏轼也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1074)调往密州,苏轼北上途经润州(现江苏镇江市),与孙洙(字巨源)、王正仲在甘露寺多景楼集会。东坡应约写下了这首《采桑子》。
17、这次事件几乎让苏轼死于朝延之上。最后是多亏王安石的求情,才免于一死,而只是经历了一次牢狱之灾。但是当年十二月,他还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18、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又平凡得让人感动,我想正如他所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19、无论诗词、书法、绘画、经学,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正如他本人所说,“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
20、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五、苏轼被贬豁达的诗句
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2、雨二首其二》,这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3、词的上片写的是春雨骤至时词人的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5、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6、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7、词句中更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当上一句写出周围的各种各样的言论不必理会,只需要“吟啸且徐行”慢慢地走在路上。
8、豁达的人,不计较得失,故能活出自我的本真。
9、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0、因为众多有识之士的营救,苏轼终于死里逃生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时期的苏轼心境有所改变,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老街介绍一下这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苏轼的一生最为旷达乐观,这首词最能代表他人生态度和境界的,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1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4、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芽刚刚伸出嫩绿的头,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刚洗过,蒙蒙细雨中,传来子规清脆的叫声。
15、这首词的下阕是为了应景专门写集会席间的歌女,用“斜照江天一抹红”比喻歌女的“醉脸春融”,按照老街前几天写的《飞红万点愁如海一篇短文看明白诗词创作如何用好明喻隐喻和借喻》,这是隐喻的修辞手法。
16、◇宁泽诚,木子工作室创始人,半学斋主人,主营书法、茗茶、影像。喜好传统文化,致力于探索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17、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8、即使如此,苏轼还是以常人不能及的心胸和气度,并没有显现出来任何灰心与消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世间的不解,他以豪迈的气势创作了不朽名作《定风波》。相信他正是用这样的气度去反击那些想要看他消极避世的敌人!
1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0、为何读苏东坡,有人说年少不懂苏东坡,读懂已不再轻狂,苏东坡为后人留下了3000多首诗词,每一首诗词都无不体现了诗人豁达兼乐观的态度,一辈子都像个孩子般的洒脱。
下一篇:上高楼的诗句【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