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关于知音知己的古诗句【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描写知音好友的古诗 1、B.以工笔细腻描绘烟霭,色彩鲜明。 2、注:弱水,又名黑水,国内第二大内陆河,其支流流经嘉峪关。 3、C.“人静”三句写出空山人寂,鸟儿逍遥,水...

一、描写知音好友的古诗

1、B.以工笔细腻描绘烟霭,色彩鲜明。

2、注:弱水,又名黑水,国内第二大内陆河,其支流流经嘉峪关。

3、C.“人静”三句写出空山人寂,鸟儿逍遥,水色澄清,水声溅溅,又与前几句呼应。

4、B.两诗都从旁观者角度描摹女性心理。

5、(背景简介)这首诗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在宣城(今安徽)期间所作。

6、A.两首诗内容相关,完整统一。

7、江湖十年,是深深思念。

8、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共商抗金大计,两人携手同游鹅湖,诗酒唱和了十几天时间,意犹未尽,又相约拜访朱熹,因为没有遇上朱熹陈亮告辞回家,辛弃疾第二天又想念老朋友,马上起程一路追赶,最后因为雪深泥滑不能前行才作罢。两人先后为此用《金缕曲》词牌相互酬唱,一连唱和了五首之多。两人在词中历数了彼此的深厚友谊,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现状深怀感慨,对侫臣当道苟且偷安非常愤恨,表达了“男儿到死心如铁”立志恢复神州的雄心,荡漾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千古传扬。陈亮的词不仅题材、感情基调和大体的风格与辛弃疾相似,写作技法也很相似。

9、本词下片的抒情曲折回环,请结合具体内容作分析。

10、释义: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11、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12、释义: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13、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14、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15、(5)蓬莱:东汉时称中央政府著述藏书的东观为蓬莱山,这里代指东汉的一些文章大家。建安骨:汉献帝建安年间的“三曹”和“七子”等作家的诗文风骨遒劲而被称为“建安风骨”。(6)小谢:指谢朓,南朝齐诗人。后人将谢灵运和他并称为大谢、小谢。清:清新。发(fā):生,出;不应没有根据地解为“诗文俊逸”。(7)逸兴(xìng):超脱、豪迈的兴致。壮思:雄心壮志。以上三句列举从东汉至诗人所处时代的这个时间段里东汉的文章大家、汉末的建安诗人、“中间”(南齐)的小谢、当今的叔侄俩及在座的朋友(暗提)。因此,说“蓬莱文章”代指李云的文章,逻辑不通;说“小谢”是诗人自指,也欠妥。

16、看到题目,家乡的紫蒙湖,自然引人入胜,出于陌生,查出这个风景美丽的水利工程。美好的名字,可贵的乡情,作者选择这个题材,表现出热爱家乡的诗人的赤子情结和瑰美情怀。紫色,是吉祥的色彩,蒙,应有天然和繁荣之意,这个体现出人民力量和自然魅力的水库,很是欣赏。本词描绘了壮美的山光湖色,展示了渔节风情,情景相融,颇具风采。上下片相互映衬,如歌如画。“肩落浮云,心随远黛,气爽神怡又几篙。”精彩之笔,文字之秀。“吉利鱼王竞价高”,令人得趣称奇。结句“冰雪里,但铢铢镲鼓,响彻琼霄”。热闹非凡,令人心驰神往。

17、高全成:简易古诗助读·盛唐诗歌

18、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19、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0、而这些诗人也都曾写下很多关于友情的诗词名篇,其中不乏千古名句。如“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知我者,二三子”等等。

二、关于知音知己的古诗句

1、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2、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3、(背景简介)李白被排挤而离开朝廷后,又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在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不久,他的一位族人李云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并作此七言古诗。

4、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卢陟》释义:可惜这《白雪》古曲,没有遇到它的知音。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相守一生;

7、释义: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8、“斜风”“细雨”,描摹富有意境,使送别之景如在目前,朋友的惜别之情令我感动;“江南父老留公住”写老百姓的挽留突出我的清誉,朋友对自己品行的夸赞令我愉悦;“红鸾”和“骖乘”“白鹭”“非吾侣”等诗句夸赞我志向远大,知音的赏识令我欣慰;“翩然”一句化解了我“视事一日”迅速调任的尴尬。朋友从知音角度,用情感化解宽慰自己,这几处令我感动。

9、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满洲最杰出的诗人,清代第一词人。

10、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1、任四会(今广东四会)知县。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不过,许多人应该知道,这句诗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是一首战争诗。

14、一二两句说明二人距离遥远,相隔千里难以相见,连书信都很难送到,千山万水阻碍了见面机会,却阻挡不了思念。三四两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惊艳世人,若单独拿出来,以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对联,通过“一杯酒”与“十年灯”的对比,反映出诗人与好友阔别十年,没有彼此的陪伴,如同夜雨中的一盏孤灯。

15、云华指云朵、云片。南朝梁沉约奉和竟陵王药名,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16、(赠汪伦)唐代:李白

17、思君之情如同滔滔汶水,浩浩荡荡地随你向南行。

18、写下了这封最后的家书。

19、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20、想到偏僻的南方环境艰苦,

三、关于知音朋友的诗

1、(听蜀僧濬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的畅快、愉悦;(弹奏停止后)琴的余音久久不绝,汇入寺庙的钟声里。

2、A.两诗描绘的场景都与思妇怀人相关。

3、如何相背远,江汉②与城闉③。

4、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5、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6、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8、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9、李白登楼怀古,所想到的都是些慷慨磊落之士,特别是谢眺,他诗风清丽却冤死狱中。李白借盛赞汉代文章大家、建安诗人及南齐谢眺,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更表示与族叔及朋友像古代仁人志士一样“俱怀逸兴壮思飞”,还特别强调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抒发了作者的旷世豪情和远大抱负。

10、(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1、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12、从开篇至“空对月”,是一个因果推论语段:既然时光,一去不返,就要不辜负美景;既然人生短暂,就要及时行乐。这是从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自然规律方面劝酒。按坊间的话说就是:趁着能吃能喝的时候,就要“猛吃猛喝”。但是,李白的及时行乐之内涵大有别于坊间所云“猛吃猛喝”的人生观基础,不等同于那种消极的自怜自爱。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何等的积极而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何等的潇洒而慷慨,“还复来”是令人咋(zé)舌的超绝自信。

13、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14、注:①此词是作者任溧水县令时所作。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

15、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6、便是其中情真意切的名篇。

17、A.首联形象鲜明,气势雄壮。

1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9、(20上海金山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2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四、描写知音友情的诗句

1、朋友不在贵贱,知音胜过黄金。

2、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3、古渤海国、东丹国,信天翁为唐宋时期中华附属国,是东夷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区,大汉文化圈,因此是在共和的版图之内。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有朝鲜、日本、俄罗斯三个国家对其有领土要求。作者写出这首词,以爱国主义为指导,值得充分肯定。我去过渤海国国都旧址,当时号称三千里,六十州。全诗重点句子:很欣赏“念国之重器,非其莫属;民之后盾,犹自担当。”句子。

4、家庭是块责任田,肥也是田,瘦也是田;

5、他仿拂已能从中体会主人这一心绪,这则突出了他们之间共同旨趣,诗人以审美的态度将这一同病相怜的心理表现极有诗意。从艺术上说,含蓄蕴藉,不着痕迹,含感激与感慨之情于言外,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诗中所绘景物荒寂凄冷,但情味恬淡,意境幽清。

6、(但是,落身人间,要想去掉内心的愁思)好像抽出宝刀砍断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急;(本想)举起酒杯借酒消愁,(结果)愁情更加严重。

7、(20上海闵行高三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8、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9、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10、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颈联“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是说置酒送别在青门路。青门,即长安东门,这里有灞桥,古人常常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白马津,古渡,在今河南滑县。《史记·荆燕世家》有:“渡白马津入楚地”。轩,指古代有围棚的车,归轩,应为归家的车辆。这两句意为,青门置酒一别,归南昌上任的车辆千里迢迢一路到白马津,渡黄河后再到遥远的楚地南昌。交代了友人的行径。

12、本词是一首凭吊词,临雄关,顾青史,写风物,壮情怀。九门口,演义了多少故事,近代犹为激烈,有日寇侵占,更中华浴血,叹军阀难安,救星收拾。上阕写地理脉络、特产风光,节令状美。下阕点评历史,鉴往资今,表现出爱国情怀。“奈古往、群雄逐鹿狂。叹满清入主,盛京兴举;日俄并世,奉省沦亡。”是东北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凝缩。全词游荡情怀,笔法独到。是一首很好的临风鉴古词。

13、白话文释义: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4、只要我们知道,在诗词中,最美丽的语言,不止属于爱情,还属于友情,属于所有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就不枉读过这些美丽的诗词了!

15、想当年我们迎着春风,观赏桃李,共饮美酒,

16、D.两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17、(注)此词为宋神宗变法后,司马光退居洛阳时所作。

18、洋洋洒洒写完考卷,放榜之后黄庭坚,榜上有名,轻松考中进士,这时候的苏东坡已名满京城,只是二人素未蒙面。有一天,苏轼无意间读到黄庭坚的诗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感叹道:“太让人震惊了,我已经很久没看过如此好的作品。”连苏东坡都拍手称赞的黄庭坚,很快名声大噪,一颗文坛新星悄然升起。

19、不知不觉,青山已罩上暮色;秋云黯淡,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20、对上片景物描写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五、古代描写知音好友的古诗

1、释义: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2、D.本诗描写细腻,想象奇丽,语言清新。

3、释义: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4、我住在北方海滨,你却远在南方海滨。

5、全诗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一个“喜”字说明,好友皇甫侍御来访的深情在刘长卿的心头荡漾,涌起了无限的感激之情。诗人精于造境,诗中先写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现来客之希,再写路途之难以见来客之情真。然诗中于衰败落景描写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与避世心态,诗人写友人独能于此中寻找自己。

6、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

7、便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

8、毛泽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救星,也是世界人民的导师,是中华民族的旗帜和形象。作者在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八周年前夕,选择这个题材,标准高,立意远,胸怀大,题材胜出。政治诗一般说很难写,作者敢于作难题,作大题,精神可贵可敬。纪念伟人,歌颂功德,自然从功绩入手,而表现手法则是用对比说明。比较的方法,是诗词的重要法则之一。前三句起笔是旧中国的黑暗背景,进而写出旧中国的悲惨境况,反衬出救星的伟大。下片写出新中国建立的丰功伟绩。结句“今告慰,看东方大国,富丽妖娆。”用告慰的心情,歌颂毛泽东爱国为民的宏愿,表现出作者对伟人的热爱。

9、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10、推杯换盏之间,彼此都噙了泪水。

11、紧接着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将这种悲痛更为深化,同时也表达出对挚友的深切怀念,看似浅显的表达,实则情深思深,蕴藉极深。强烈的生死对比也更加形象将二人一生一死却同样凄惨的景况描绘而出,感人至深。而结尾两句中“阿卫”、“韩郎”分别是元稹的幼子和女婿,二人也相继去世了,而夜台之内的元稹知道吗?生者不知死者之况,死者亦不知生者凄凄,这是多么绝望无助!

12、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13、★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14、莫断阴山③路,天骄④已请和。

15、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16、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宵一作:终)

17、B.第一联写景点面结合,立体而有层次。

1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9、《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赠汪伦》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翻译)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朝文

20、生活不在显达,健康快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