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关于描写秋天景物的古诗【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景物描写秋天烘托伤感的诗词 1、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 2、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咏月》李建枢 3、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引人深思。 4、西园徒...

一、景物描写秋天烘托伤感的诗词

1、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

2、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咏月》李建枢

3、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引人深思。

4、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5、③类比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而对比是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

6、秋风从触觉上给人以萧瑟的感受,落叶则在视觉上给人萧瑟的感受,激起人们的悲凉情绪。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被贬斥后在巴蜀作客时,客中逢秋,见万木凋零,因起思家之念,遂写了一首《山中》:

7、对比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8、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9、泡一壶茶坐在桌前,桌上烧好的菜还冒着热气,透明的高脚杯盛着琥珀色的液体。这几日你没有来看我,连个电话也不曾响过。

10、《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很大。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

11、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2、下片写景议论:早上醒来,落花似霰雪散满庭院,在“飞英”的催促下,尽管词人来日无多,但目前的处境,让其只能将世间万桩事付与千钟美酒,任凭酒花雪白,眼花缭乱,烛花火红。“飞英”预示着时光的荏苒,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词作的感伤之情;酒醉、眼乱、烛红,充分写出了词人狂放不羁的醉态。这首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13、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14、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5、秋天有最浓郁的色彩,最丰硕的果实。秋天之后便是严冬,一切都将归于华美之后的寥落,秋天也有最伤感的况味。

16、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9也,其色惨淡烟霏11云敛12;其容清明,天高日晶13;其气栗冽砭15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16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17之余烈

17、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1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9、当江南的细雨靡靡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神伤于碧水秋云间的舴艋小舟?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曾经想做羽扇纶巾间穿行的女子,在西子湖畔独品晓风残月,绿柳如烟中墨笔添香,做那宋王朝华美锦缎上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经,想学闲雅清丽的同叔,凄婉优柔的易安,随手从词里斟杯清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点曲轻歌,便能唱尽万古的痴情。

20、根据“隐隐歌声归棹远”一句来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则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没有找到,给人以美的意境。

二、关于描写秋天景物的古诗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释义):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3、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5、此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作者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6、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7、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对于赏心悦目的美景来说,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可是作者表现这美景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美景对于情感而言,这是侧面描写,这又是烘托无疑了。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写怡人风光,这是渲染,可这赏心悦目的景象,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的,这就又是烘托了。先渲染,后烘托,局部是渲染,全局是烘托,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通过渲染而达到烘托的目的,这种现象在借景抒情的诗篇中是很普遍的。

8、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9、渲染、烘托、衬托和对比4种表现手法的区别及用法(建议收藏)

10、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共瘦万里悲秋常作客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秋风秋雨愁煞人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11、灞上秋居(作者)马戴(朝代)唐

12、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13、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近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

14、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15、这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他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思想感情。

16、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17、秋天对于文人而言,见到草木摇落,雁归花谢,便不禁悲从中来,千古悲秋之调从未断绝。不过除了悲秋,也有人从秋天获得欣慰。他们或喜淡远的秋景色,或从秋天找到契合于自身的某种精神。来,一起看看那些古代著名诗人笔下的“秋”吧~

18、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1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20、白话文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三、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 古诗

1、在秋天,草木从早春的鲜嫩,经历了整个酷暑的蓬勃,一直历练到秋天的丰厚、鲜艳。这个时刻,它把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之间。

2、宋词君:这首词写离愁别恨,侧重“轻别”,有其“个性”;它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婉转含蓄,不脱晏殊词的特点;而结笔为最妙,蕴藉而韵高,尤堪玩赏。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一个清华外地生的自白:北京学生和外省学生的差异!

5、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6、这首七言律诗,作于皇佑二年(1050年)。当时王安石从临川去钱塘,途经弋阳,宿驿站中,秋声扰攘,悲从中来,作此一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加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7、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9、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

10、宋词君:作者一生多舛,几遭贬谪。这时,曾经骄傲的才子,回望一生漂泊,秋风中过往的淡然、坚定、洒脱似一一看穿。这时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伤得真切。全词悲切中又有作者一如既往的旷达,也表达了作者对坎坷一生的无谓态度,在伤感中放任心性的情感,哀而不伤。

11、绿缛(lǜrù):碧绿繁茂。

12、店里的花美的让人不想离开,醉人的馨香,迷人的芬芳。色泽艳丽,每一朵都开得国色天香。捏着仅剩的这个星期的生活费,咬咬牙还是买了一束我喜欢的香水百合。习惯了给自己买花,也习惯了每个月总有几天要过上眼饱肚不饱的日子。

1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4、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6、《行香子·秋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风格悲凉凄婉,上下片采用对称结构,但时序上却有“昨夜”与“今朝”的先后承递关系,借秋日病愈,抒发了官场坎坷、世路沧桑的感叹,流露出风烛残年的悲伤。

17、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真实感。

18、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秋夕望月》张九龄

19、原文: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20、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四、关于秋天写景的古诗

1、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同时这种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

2、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4、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

5、原文: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6、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7、白话文释义: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8、作者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可见可闻。文章开头便用形象的比喻描写秋夜西风渐起,触物有声,再用星月皎洁、四无人声加以烘托,一萧瑟幽森的画面便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以“四壁虫声唧唧”收尾,也紧扣住季节的特色。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0、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11、|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12、这首诗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

13、语言简练含蓄。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14、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在欣赏明净的山水和斑斓的树色中,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表现了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5、有时:有固定时限。渥:红润的脸色。黟(yī)然:形容黑的样子。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奈何:为何。非金石之质:指人体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戕(qiang)贼:残害。

16、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17、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安石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1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9、释义: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20、“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五、描写秋天景物的古诗句

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2、接着,作者又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夫秋,物过盛而当杀。”古代用天地、四时之名命官,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是六官。司寇掌刑法。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5、太阳转身了。我别过老樟树,朝南,唯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兀立,英姿勃发,乌纱锦袍的宰相巍然在上,不用猜,一定是文天祥了。涯山一战,南宋水军灰飞烟灭,文天祥成战俘,大宋从此化为水沫泡影。屠城将领欲留他一命,远押北庭二年,劝降,可是他头上华夏天空,有忠肝义胆天大地大圣人坐标;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的头,嵇侍中的血,张睢阳的齿,颜常山的舌。泱泱中华,哪一个壮士不惊天地泣鬼神,哪一个贤者不冰雪鉴日月?

6、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7、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8、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9、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野五首》 唐·杜甫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2、(赏析):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4、但是,马上就要跌入寒冬了。秋天的盛景如此短暂,草木凋零得迫不及待……逝水带走的不只是落叶,还有流光。人生的匆急之感,最容易在秋天激发。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悲秋”。

15、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

16、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

17、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

18、捧着一大束清香淡雅的百合回到小屋,不禁问自己,我是不是佛祖拈花一笑间陨落凡尘的一片花瓣。才会有今生视花如命的情结。吃的可以简单一些,用的也可以省一些,但是生活少不了花的情趣。一个浪漫的唯心主义者。

19、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20、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这之中隐含了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