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芭蕉叶的诗句
1、释义:翠绿色纱窗外有芭蕉树。
2、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
3、第五句“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引用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4、白露时节秋草长满庭院,我更加的加思念诸弟。整日在高斋无事可做,于是在芭蕉叶上独自题诗消遣。
5、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6、芭蕉衬雨秋声动。宋,贺铸《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7、稀疏的雨点落在池塘里,水面上泛起了涟漪。轻风拂来,吹动了衣袖。夏天的树长满了浓密的叶子,树荫中响起黄鹂婉转的啼叫声。一只白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独立池塘,已经很久很久。喝扶头酒很容易让人醉,可下棋时却难逢对手。这长长的白日,用来睡觉是最合适的了。我睡醒后,一个人在芭蕉叶子上百无聊赖地写着诗。
8、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9、知君新得草书法,旋卷碧云供小笺。新种芭蕉(宋)苏辙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
10、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11、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12、小小的沼地水很少,就像盘子里盛着似的,又浅又清,菰叶蒲草等水生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诗人连接着长长的竹筒,将前溪的水引到此处来,却是为了养那芭蕉,下雨时好听雨声。诗人真的很有闲情逸致啊。
13、此词写于雨夜,怀念逝去的妻子。纳兰容若相知相守了三年的妻子突然离开了人世,从此天人两隔。回想起当时灯下教妻习字的情景,他泪满衣襟,写下此词。夜雨淅沥,敲打着院中的芭蕉,也一声声敲在他的心上。
1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5、这首词写于词人南渡之后。根据蔡中民的观点“深情苦调,楚哀动人,当是建炎三年其夫赵明诚死后所作”(《百家唐宋词新话》)可知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之后。
16、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17、因为喜欢芭蕉浓绿的叶子,诗人靠着翠竹栽下了芭蕉,以期引来清风好乘凉。但最近诗人害怕听到那使人忧愁的雨声,便砍尽了檐前的三四丛芭蕉。只是,砍得了芭蕉,又真的能砍尽世间烦心事和忧伤吗?
18、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19、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0、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王守仁《书庭蕉》
二、形容芭蕉叶的诗词
1、「诗词鉴赏」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2、释义:下了一晚上的雨,雨点打在芭蕉叶上有声音。
3、《雨打芭蕉》是广东古曲之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至于这句,大概是说该曲由古筝演奏,谁的诗词,不是名家,无可考。
4、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5、公元1276年对于词人蒋捷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之后,蒋捷便开始了流浪生涯。当蒋捷在流浪途中,经过吴江(为太湖东岸的吴江县)之时,想起国家灭亡、故乡难归的心事,发出了无尽感慨,于是写下了这一首著名的《一剪梅》词作。
6、芭蕉非一种,南粤竞成业。结实陪房绿,舒花焰火红。
7、年代: 宋 作者: 洪皓
8、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9、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10、百度百科——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11、一束盘起的发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颜色的上衣配上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轻轻皱起眉头。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12、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
13、年代: 唐 作者: 钱珝
14、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
15、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
16、芭蕉叶上,秋声凄凄,多少的伤情,让人难以言尽。
17、百度百科——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18、窗外,雨打芭蕉的点滴声,使我记起了当初的情景,让我的心都快要碎了。临睡前又翻检旧时书信,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便记起当时她初学书写还不熟练的模样。
19、发端“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写游子客居他乡的远望之景。“载”字贴切、生动,既描述秋云含雨之状,又形容云情雨意飘动之势。本来水色只诉诸人的视觉,而静谧则诉诸人的听觉,现在二者参互沟通起来。由静寂而致梦寐,于是下面就转人梦境的描写。“澹”字既写水波起伏,流水迁回之貌,又有澹淡飘动之姿,以此形容燕鸥随风波而漂纵之态。这开端之景,已暗寓了客子他乡的漂泊之意。
20、玉惨红怨:形容荷花凋残。
三、芭蕉叶的诗词
1、这首词里的芭蕉是同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的,诗人的感情抒发亦相当空灵含蓄。
2、澹(dàn):水波起伏或流水迂回貌。又是澹淡,飘动貌。汀(tīng):水边平地。
3、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4、南楼:古诗词中常指聚会、游乐或话别之处。
5、象蹄形甚伟,筒葛衽尤工。
6、——宋·万俟咏《长相思·雨》
7、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8、日验发生疑有准,心加爱护每忘疲。
9、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10、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11、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孤独寂寞的愁苦心里。
12、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13、夏天,浓阴已长成,芭蕉为人们带来了阵阵清凉。
14、犹如老大初生子,及见成人长立时。芭蕉(宋)姚勉窗外几芭蕉,幽怀慰寂寥。
15、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贺铸的“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化用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诗意写自己饮酒下棋的生活。喝酒易醉;下棋,对手难逢,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于是便有结句。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睡起之后,只管在芭蕉叶上自题诗,自取其乐。这之中透露着的是一种自我嘲解,自我调侃。其实这两句词也有所本。欧阳修《蕲簟》有句云:“自然唯与睡相宜。”方干《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有句云:“曾书蕉叶寄新题。”下片内容并不复杂,无非是饮酒、下棋、睡觉、题诗等文人的生活琐事,可是借助于“易醉”、“难逢”、“偏”、“相宜”、“自题诗”等字眼,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孤寂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
16、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17、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8、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
19、佤族人忌讳用芭蕉叶盛饭。俗以为芭蕉叶是做鬼用的,恐其中藏有鬼魂。所以用芭蕉叶盛饭是很可怕的!
20、秋娘渡与秦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四、芭蕉叶诗词
1、松阴下生着青苔,诗人想要看书,却又懒得翻开。有什么事更有意思呢?他捧来清泉,洒在芭蕉叶上,那淅沥的雨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下雨了!诗人一定忍俊不禁,他自己不也是长不大的孩子吗?
2、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幽暗的窗前,我点着一盏孤灯。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3、故园:作者故园当在长安韦曲,位于杜陵之侧。
4、画家常以芭蕉入画,明代沈周在其画作《蕉石图》上题云:“绿暗山窗片雨余,芳心逐一向人舒。老夫病齿搘颐坐,错认寻诗叶上书。”“叶上书”即在蕉叶上题诗。李渔也有《芭蕉》诗:“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南朝才女刘令娴《题甘蕉叶示人》是思念亡夫之作:夕泣似非疏,梦啼太真数。唯当夜枕知,过此无人觉。
5、第三句”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应用苏轼的词“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6、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7、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8、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石孝友《踏莎行·沈水销红》
9、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0、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11、芭蕉——高启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12、《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清朝·纳兰容若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13、小帘钩:指帘幕垂下帘钩空挂。此指垂着帘幕的南楼。
14、船儿不动,漂于水面,岸边可望见槿花开得正艳,作为人家的篱笆,远处可见竹桥横江,风景真美!船上的男子与立在沙头的少女在说着什么呢?女子已经走了,却回过头来,笑着指向芭蕉林,说道,我家在那里!隔着江水,隔着沙岸,男子的视线,一定追随着这名少女,直到消失在碧绿的芭蕉林里!
15、在诗人眼里,芭蕉颇为奇特,它虽然高大,却属于草本,故此没有乔木的结实坚硬。芭蕉叶阔大,脉胳相连,却像划着斜线的纸张,而芭蕉嫩叶抽卷,好像卷着的书本,是老师正在抽背呢。诗人不愧是有文化,处处想到的是跟读书有关的事啊。
16、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17、释义:黄昏下窗外的芭蕉叶,还有星星点点的雨点。
18、南方人的心思,多细腻善感,古代的读书之人,谁不在庭院种几株芭蕉呢?
19、《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清朝·纳兰容若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20、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jeepy.cn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五、有关芭蕉叶的优美诗句
1、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唐,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2、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3、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4、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5、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6、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7、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8、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9、释义:窗前,雨点滴答滴答滴在芭蕉叶上。
10、卷心的芭蕉,犹如不得欢畅的心扉,忧愁,说来就来了。
11、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1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3、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14、炎热的夏天,芭蕉带来了无限清凉,绿叶摇曳,掩映着竹窗。诗人准备在书斋里睡个美美的午觉,却风雨忽至,犹如翻江倒海。芭蕉挡得住骄阳,却禁不住风雨,反而会为雨声助乐呢!
15、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cn“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6、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17、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18、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
19、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20、释义:雨点滴落在芭蕉叶上,芭蕉叶随着雨点而震动,是秋天来了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