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荷花高贵品质的诗词
1、1400多年过去,那个面容娇美的江南女子,“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依然痴痴的盼郎,宛在水中央。
2、青如莲子,柔情似水,萦心绕耳,千年不绝。年青的情爱,见与不见,或言与不言,荷花和荷花一样的女子,分明开在了心上。
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4、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
5、释义: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6、(02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7、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浦上生绿烟,波底荡红云”,十里荷塘,千层碧波,淡淡清香,萦绕心间。
9、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10、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11、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而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真诚而不虚伪。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2、一阵微风吹过使人感到无比的凉爽,湖面上也泛起了层层波纹。莲蓬偷偷的将头探出了水面,碧绿的莲子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莲蓬上。远处的小鸭子躲在荷叶下悠闲地游玩。
13、接天莲叶无穷碧。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再远一些,一朵白色而特别的荷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荷叶身后,悄悄的不让人看见,像是在跟人们捉迷藏。但是它的特别,又让它格外引人注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5、这首诗描绘了采莲少女们的采莲画面。诗人将采莲的姑娘置于荷花之中,若隐若现,仿佛少女和大自然融于一体,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
16、(036)古朗月行(唐·李白)
17、8: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18、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9、夏天,一望无际的荷花,像一群群活泼可爱的粉孩子在尽情唱歌跳舞;又像池塘里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有的荷花含苞待放,微微露出点粉色,像害羞的小姑娘。宋代诗人杨万里曾有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来形容这样的景致,真是太妙了!
20、诗句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赞美荷花的高贵品质
1、(05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2、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3、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4、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5、新溜满澄陂,圆荷影若规。
6、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将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
7、(117)石灰吟(明·于谦)
8、(041)春夜喜雨(唐·杜甫)
9、(011)三衢道中(宋·曾几)
10、龙宫与雁塔一样的极高。
11、(080)南园(唐·李贺)
12、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13、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带水的荇菜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
14、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6、荷花开了,像婷婷玉立的妙龄女子,端庄,素雅,真美丽。
17、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18、刚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把湖面盖得严严实实的,远远望去像一个绿色的大舞台,几只青蛙正在舞台上演唱呢。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有白色的、淡粉色的、还有粉红色的,像穿着纱裙的少女,含笑迎风。在阳光的照耀下,池水波光粼粼,蓝天白云的倒影在湖面上依稀可见。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禁使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19、白话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20、夏天到了。美丽的荷花,成了池塘的主人了!
三、描写荷花高贵品质的诗句
1、我爱荷花湖,更爱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2、《咏新荷应诏》南北朝·沈约
3、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4、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 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5、诗人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表现,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6、回复“荷花好句”即可获取
7、义公诵读《莲花经》,心里纯净清静,这才知道他的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
8、这荷花,这荷叶,这小鱼,这小虾,把夏天打扮的美丽极了!
9、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10、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11、(095)游子吟(唐·孟郊)
12、(030)江雪(唐·柳宗元)
13、魏朝难接采,楚服但同披。
14、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15、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
16、(033)相见欢(南唐·李煜)
17、(082)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1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20、漫天的雨纷然而又广漠,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四、以荷花比喻人的高贵品质的诗
1、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2、助力暑期招生,佐乐米大语文盛夏焕新登场!
3、值此时节中的俊男美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柔情。鷁形画船迂回慢进,雀状酒杯传递频频。水草挽住船桨不肯离去,浮萍移开偏为船儿放行。
4、荷花开了,像婷婷玉立的妙龄女子,端庄,素雅,真美丽;
5、(055)游山西村(宋·陆游)
6、(106)敕勒歌(北朝民歌)
7、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字茂叔。作者以莲自况,作者爱莲就是爱莲的君子品德,表达了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委婉的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8、hello,小伙伴们!
9、综合整理和编辑:优教之家团队
10、(07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清·龚自珍)
11、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2、又到了荷花竞相开放的季节~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14、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1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7、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
18、哈佛学霸:耶鲁大学+工作三年后进哈佛大学商学院。
19、(024)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20、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五、形容荷花高贵品质的词语
1、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2、(015)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宋·范成大)
3、(017)观沧海(东汉·曹操)
4、(09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5、(112)题西林壁(宋·苏轼)
6、(054)木兰诗(北朝民歌)
7、台湾女作家席慕容在《莲的心事》中写道:
8、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要告别美丽的荷花了。我真希望每天看到这些荷花,这样我的心情也会越变越好。
9、7: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10、(111)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11、处江南水乡,眺望荷塘、莲田、河流、湖泊射出的一支支荷箭,舒展开一田田莲叶,放出一簇簇莲花。一圈圈像红云,一层层似丹霞,映得湛绿湛绿像陈年老酒似的碧水如脂如染;情不自禁地诵起筑室庐山莲峰山下的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借花喻人、以明其志的千古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荷叶又大又圆,绿荧荧的,像一块碧绿的翡翠盘;又像把插在水中的大伞,一片接一片。怪不得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晓初竟慈寺送林子方》中对荷花有如此的赞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澈的湖水与荷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好看极了。
13、这里是莲的世界、荷的海洋,更是爱情的世界。置身其中,无不使人感受到欲醉欲仙的怡人情趣,以及诗中所描述的迷人意境。
14、(09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15、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16、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17、却是池荷跳雨。——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8、▶家长群里竞选家委会,自我介绍内容让人畏惧,老师直言惹不起
19、池中还有那遮天盖地的荷叶。远远望去,像一把把嫩绿地小伞。有的挺立在空中,有的紧贴在水面。下雨的时候,鱼儿和小青蛙就躲藏下面避雨。紧贴在水面的茶叶,一片挨着一片,好像亲密的一家人。又像是架起一座座绿色的桥梁。蜻蜓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场,小鱼们驾驶着自制的高极划艇在下面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那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也不甘示弱地在上面玩起了滑梯,真是可爱极了!
20、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上一篇:亲人团聚打油诗【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