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的名诗佳句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张耒《和端午》
3、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5、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6、《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
7、竞渡诗(唐•卢肇)
8、古往今来,描写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有“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竞渡,还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哀思…戳图,关于端午的诗词,你知道几首?收藏!
9、其一是纪念三闾大夫屈原
10、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1、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12、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13、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关于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迎涛神,有纪念孝女曹娥,有纪念诗人屈原等等。但关于恶日的传说最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1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15、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16、——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7、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18、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9、(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20、(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二、端午节诗文佳句
1、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3、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5、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6、《已酉端午》(明•贝琼)
7、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8、《浣溪沙·端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9、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10、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许诺,我会牢牢嵌进心里,永不忘记!
11、释义:端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12、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1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4、《竞渡诗 》卢肇(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5、赏析: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16、《端午三首》诗人:赵蕃朝代:宋代
17、(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18、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19、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20、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三、端午节的名诗佳句,短的
1、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2、(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3、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5、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7、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9、原谅我没找来100首·········
10、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11、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3、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4、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1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薰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6、(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8、屈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取材于(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0、《浣溪沙 》苏轼(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四、端午节诗句经典
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
2、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3、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释义: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5、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6、和端午(宋•张耒)
7、释义: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8、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0、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11、(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12、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13、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4、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15、出处:《端午》(作者)文秀(朝代)唐
16、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7、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1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9、接着,诗人通过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如火的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感叹光阴的易逝,并由此升华出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匆匆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名垂青史的感叹。
20、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五、端午节的诗词佳句有哪些
1、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2、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3、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4、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端午节的饮食文化,到端午节的诗句,无不深刻地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搜集了一些端午节的诗句,分享给大家:
5、释义: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6、《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7、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8、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9、端午节快到了,甬城街头小巷,到处飘散着粽子的馨香,也随处可看到手拿艾蒿菖蒲的人们,脸上充满节日的喜气。人家的门楣上柱子旁早挂上了一把新鲜的菖蒲艾蒿,它们为主人把持着门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驱除着邪气,守护着安宁。
10、端午节是一个习俗最多的节日,包括吃粽子,划龙舟,祭龙,挂艾草,放纸龙,佩香囊等,可谓非常丰富,我们要多从传统节日中学习前人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1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2、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端即初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因此五月五为端五。按照地支顺序,五月属于午月,故而又称端午。午时属阳时,也可称端阳。古人认为,五月阳气最盛,然而盛极即衰,自五日这天起,阳气开始慢慢衰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五毒并出。就连生孩子这样的大喜事,如果逢到5月5日,则是很大的忌讳。古人认为,5月5日出生的孩子绝不能抚养长大,否则,儿子将妨父,女儿必克母。孟尝君田文就是这一天出生的,他母亲将他藏在外面养至成人了才敢领回家和父亲相认。因此端午节人们会佩带中药制作的香囊、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以驱恶避邪。
13、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1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5、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6、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7、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18、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今朝端午懒吟诗,此意儿曹莫遣知。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远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风传只皱眉。角黍堆盘何处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2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上一篇:茶的五言诗【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