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塞诗五言
1、就好似摇滚歌曲,可以表达边塞内容,也可以家长里短,五言律诗是表格,边塞诗可以成为表格里的内容。格律是现代人根据古人的写作规律不完全概括出来的。五言律诗三要素,句式,对仗,平仄三要素。只要句式,对仗达标或句式,平仄符合都可以称律诗了。今天的五言律诗不像以前那么严格。
2、关山月:鼓角横吹曲名,边塞将士常于马上吹奏。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4、自然之境,文化之声,儿时之梦,赤子之心
5、②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6、高适说,我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出将入相、立功封侯。然而,获得成功需要艰辛的历程,需远赴万里边疆,需将生死置之度外。纵然如此,我还是嘲笑那些文士,他们只知道用毕生的精力来研读一部经书,白头到老依然庸碌无为。
7、(2)说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的表达效果。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①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0、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11、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12、羌笛:古羌人以畜牧业为生,在吃肉吸髓时发现骨管吹之有声,遂以兽骨为之,后代之以竹。古时把横吹和竖吹都叫“笛”,羌笛是竖吹,与尺箫类似。与洞箫不同的是羌笛不仅两端通洞,中间的竹节也要打通,且不留山口。与尺八的区别是羌笛三个音孔,尺八为六个音孔(宋明为五个音孔)。
13、如果您有耐心的话,不妨先了解一下我的创作动机和思路。
14、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15、先写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后通过写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的景象,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6、“玉箸”这个词语需要辨析一下。课文注释说,玉箸代指眼泪。这个说法能讲通。第“玉箸”即玉质的筷子,人流泪两行,筷子也是成双使用,本体和喻体数量上相吻合。第玉与眼泪都有晶莹的特质,感官上两者也有共同之处。第眼泪如玉,暗示了少妇的美丽温润。能流出温润如玉眼泪的女人,必然也有玉一般的珠圆玉润。诗人越是写思妇貌美怜人,就越能增强征人的思念之情。
1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8、乐府诗集:唐又有塞上、塞下曲,皆新乐府辞。
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二、边塞诗五言两句
1、③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百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金河、青冢、黑山均是地名)
2、另外,我还有一个猜测。高适提到李广,可能也在感慨他自己。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三十九岁高适的仍未有一官半职。提到李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适也有“李广难封”这一层的感慨了。
3、“五千貂锦”暗示着读者,这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而是身穿貂锦的皇家禁卫军。他们不得已转变了保护皇帝的职责去疆场杀敌,无疑,唐帝国日薄西山的颓势已然尽显。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C.颈联状景,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色彩搭配、动静结合、大小相衬,具有画面感。
6、(作者)李白(朝代)唐
7、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9、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10、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11、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12、沙漠结冰百丈纵横交错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的愁云。
13、两者之间,想来也无甚大的区别,就是要:
14、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做诗题写当时战事。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
15、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16、《从军行》年代:唐作者:王昌龄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月夜忆舍弟》年代:唐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使至塞上》年代:唐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7、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18、花园桥校区(世纪经贸大厦A座510室)
19、全诗写景奇特:“一川碎胆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线旋作冰”等,是那样不可思议,又是那样真实动人,真是“奇而入理”,“奇而实确”。
20、《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三、边塞诗五言绝句大全100首
1、诗作内涵。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二十个字。字面意思浅显,但意蕴深刻: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朋友给我送酒一起大醉过节。我想念着的在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此时应该正在战场旁边寂寞地独自盛开。诗句前二句叙事,点明题目,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登高、送酒以及后文的菊花都契合重阳节的习俗,照应题目。重阳登高是自古就有的风俗,寄托着远行在外的人的深沉乡思(或者对远行的亲人的思念)。
2、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3、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4、主将的营帐中摆酒宴请归客,用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情感:情绪高涨,似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答:“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现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9、金戈铁马之声:指出《燕歌行》的题材是边塞诗,写的内容为征戍之事。
10、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11、《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什么地方?(2分)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2、《塞下曲·其三》——唐代·王昌龄
1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4、接下来诗人描写的场景更为深邃,“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战场上一片苍茫,广袤的土地上远处的夕阳正在徐徐落山,暮霭沉沉昏暗中看到了远处的临洮古城。寒风呼啸,夕阳西垂,天地间一片苍茫,远处的古城屹立,悲壮的意境已经无需赘言。
15、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16、①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17、《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8、第三首和第四首同为《凉州词》,是盛唐用此曲调名写出的压卷之作。一为王翰所作,一为王之涣所作,二人所处时代相近,均是洒脱不羁的剑侠书生,留存世间的作品均多散失,可谓同命“二王”。需要注意的是:王翰《凉州词》第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场”,古音读平声(相当于今天的上声即第二声)才符合平仄,因此H5中此处拼音为三声(仄声)是错的。
19、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20、敌军似乌云逼近,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四、边塞诗,五言
1、下面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情感不相类似一项的是()
2、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3、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只要有飞将军李广守卫在龙城(边塞),不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
5、《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6、.(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习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8、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9、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10、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11、卢纶死后二十余年,文宗皇帝爱读他的诗,问宰相李德裕卢纶有多少诗作,有没有儿子,李德裕说:有四个儿子,都成进士,在朝中任职。于是文宗就派人到他家里去访求遗稿,得诗五百余首。这一件事可以知道卢纶的诗在中唐时曾传颂长久,所以名列大历十才子之一。
12、假如闻一多能活到中国古诗文研究会发展到什么高度?
13、五言绝句不论边塞题材还是其它题材,都一样20个字,这就是五言绝句的一种体裁。
14、⑴前两句描写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全诗表达什么情感?
1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前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17、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8、窥牧马:偷偷过来放马的吐蕃人,指吐蕃骑兵。
19、C.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
20、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五、边塞诗五言绝句四句李白
1、D.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
2、①属国:典属国的简称,秦汉时的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的自称。
3、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表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6、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十五年,吐蕃寇陷瓜州……以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领余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贼又暴至城下,城中人相顾失色,虽相率登陴,略无守御之意。守珪曰:“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
9、杜甫的边塞诗进一步用来记载历史,阐发自己的军事思想,表达在反战中增进用人得当方能安边的思想等,其《前出塞九首》:“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其一),明确提出开边究竟有何意义的问题,是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谏;“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其二),是对参加边塞战争者的生命关爱;“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其三),是对前句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指出功业在生命速朽面前的渺小;“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其四),是针对军营弊端的尖锐批评。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1、卢纶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著有《卢户部诗集》,一生不得意。虽然卢纶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也写有一些边塞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
12、牙璋辞凤阙k,铁骑绕龙城l。
13、明代邢昉在《唐风定》里这样来评价此诗:
1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6、这是以戍边战士的视角写的一首反战诗。
17、每次研究唐诗我都会有两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18、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19、例1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上一篇:最长的边塞诗【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