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灯夜读书的古诗
1、炮响一声天地震,相若心头为人揪。
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李商隐《归墅》
4、半字诗中当以此篇流传最广,全诗巧妙套用”半“字,一点不显啰嗦、累赘,读罢给人一种重复而铿的美。
5、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6、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7、明代有个诗人叫夏从寿,曾经写有《胆瓶纸梅花》:“谁把并刀信手裁,能于雪后见花魁。北人解夺天工巧,东阁浑教梦窹猜。羌笛有声吹不落,胆瓶无水浸常开。何当醉我空同酒,却诧江南驿使来。”
8、沉鱼落雁夜读诗书过眼凡心乱,夜半茶多怠卷棉。睡意朦朦日复日,白发鬓鬓年又年。悄然举首天怜老,落叶余晖映晚田。字里行间云可诵,郎郎读声把词填!浣溪沙·惜春云淡绿回红簇流。惜春最怕草村秋。倾城美景住沧州。几盏旧樽怜新梦。多杯老酒动情愁。惹斜阳再度西楼。
9、宛转蛾眉马前死——玉环的死亡
10、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11、○小主播的“好声音”展播——成昊彦
12、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13、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14、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15、总群君子评:绣岭曾是宫廷乐队居住的。海棠原用来嫁接梨树的,现在成野棠了,花落飘香,荒凉之至。后二句又写出一位耄耋老人的举动:“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自玄宗的开元盛日,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犹唱”二字,表面似讥老人爱翻陈年老历,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遥深。诗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寄寓着诗人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惋。诗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切的真挚感情。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义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蓄高雅。
16、凉风起天末,万里故乡情。
17、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1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9、有幸目睹过绝世美人的李白这样写道:
20、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二、寒夜孤灯的诗词
1、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3、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4、飘飘柳絮《夜读》日尽喧嚣远,心宁惜夜长。芸窗弥皎月,牍案垒书章。精髓行间觅,诗香册里藏。更深无倦意,翰海几徜徉。
5、洗盏共尝春瓮酒,挑灯对读夜窗书。
6、“宛转蛾眉马前死”,一面是强大的静止的六军,对面站着的是一个“宛转”柔弱的女子。
7、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8、古人爱读书,在读书中,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总有自己的看法。30首读书诗词,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读书的吧!
9、1读君诗句骨毛寒,直恐吟来得意难。——孔武仲《次韵酬昌秋侠见贶之句》
10、山东省影视家协会会员临沂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
11、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12、2:让人快乐的古诗,越读心情越好
13、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14、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张籍《卧疾》
15、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16、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陈淳祖《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劝农事云毕》
17、康衢一望通,河洛正天中。
18、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何谀。——方回《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粗读书难尽信书》
19、于是秀才就在大门上写下了一首诗:“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日脚斜。身是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
20、她轻轻地诉说自己的相思之情,没有悔恨,没有抱怨,甚至没有提到马嵬驿中屈死的玉环,还有马嵬坡下泥土中的白骨……
三、含有挑灯夜读书的诗词
1、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3、总群风云尼采评:老刘这个从大处着眼,不屑于雕琢,笔法雄浑壮阔。
4、1夜阑搔首独翻书,且喜灯前双眼碧。——袁说友《和野堂惠老中秋月蚀韵》
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6、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7、黄庭坚说: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8、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9、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10、http://lyshys.com/
1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2、朱门虽好心难渡,陋巷能安胜绿洲。十载沉迷星作伴,一篇读罢月如钩。
1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4、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15、此时的玄宗也由“重色”转向到了“重情”。美好的爱情现在变成了连绵不断的“恨”,这种“恨”,超越了身体的欲望,超越了生与死。不因外在的景的乐与哀而变化,不会随时间的流失而消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属于那唯一的一个人的。当唯一的那一个人逝去了,留给活着的人只有孤单和哀伤。
16、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17、一句“天旋日转回龙驭”,既交代了玄宗由四川返回长安,同时说明了局势发生了变化,也委婉的指出玄宗此时的身份。天不是原来的天,太阳不是原来的太阳,皇帝也不是原来的皇帝。去时还是皇帝,往回走就成了“傀儡”一样的太上皇了。
18、死亡往往是残酷丑陋的,这与美人的美就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处理不好,死亡就会消解掉美人的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对溺死后的惨状避而不提;《红楼梦》中,黛玉“身子便渐渐的冷了……两眼一翻”,更多的是凄惨。马里奥·普佐的《教父》中的死亡,往往鲜血和屎尿齐流,更真实也更血腥、肮脏。
19、1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苏泂《次陆放翁韵》
20、4群晴陌飘雪评:第二首,最后一句对比更鲜明,突出一个望字。
四、夜灯下读书的诗句
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2、作者:许浑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3、而杨德建回家之后,看到了这首诗,非常意外也非常佩服:“好诗啊,好诗啊。”
4、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閒。
5、此恨绵绵无绝期——太真的爱
6、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7、湿侵团扇不能轻,冷逼孤灯分外明。
8、总群杨柳青青评:前面写景色彩艳丽,莺歌燕舞和后面的孤寂,羡慕形成对比。
9、下楼来,金钱卜落:“下”字“卜落”为一;
10、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11、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4、1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贾岛《病起》
15、远山晴带雪,寒水晚多风。
16、1群楚风评:虽然孤寂清冷,但豪迈之气跃然纸上。宋室南渡后,直至灭亡,一直未能收复中原,但仍有人未忘故土,心忧国事,读起来让人感慨不已。怀念的不是战争,是念念不忘收复汉家山河的执念,想起那时仁人志士的沉痛渴望,让人心酸。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悔当初,吾错失口:“吾”字失“口”为五;
19、易帘诗雨《夜读》夜半寻书味,闲评在小庐。功名传世久,遗骨数年枯。乱世思良将,庸朝仰巨儒。为官当效国,何以论亲疏。浣溪沙•畲乡引梦一:日上三竿柳弄纱,绿荫湖畔隐渔家;槃瓠寨上古旗斜。帝女芳踪何处觅,化岩寺内笼烟花;畲山喾水碧无涯。浣溪纱•畲乡引梦二:水潄脚跟柳盖头,碧波滟潋荡渔舟。畲乡美景胜扬州。古帝传承何处觅?槃瓠城上月如钩;泸溪依旧向东流。浣溪纱•畲乡引梦三五月烟花满目新,江南美景誉凡尘;畲乡山水更迷人。帝女仙花开满地,槃瓠城外绿缤纷;洪波丽影欲销魂。
20、1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白居易《郡中即事》
五、夜灯苦读诗词
1、嵌字诗是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诗人幼时痴棋而废寝忘食,其母将棋子丢入河中,因有此诗,嵌字为“象、卒、兵、将、马、士、炮、相”。
2、沧浪读诗:秋天来读10首诗
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4、1群楚风评:韦应物的这首,寂寂的夜晚,一个人散步,环境是秋夜凉空,空山松子落,寂静清冷无形中好像有点高士的感觉,在这个环境里思念友人,可以想见其风骨。中国的文化里,高人隐士都是和大自然相容的,寂静清冷不慕繁华。
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强大的在那静止,威严恐怖;柔弱的在那里“宛转”,柔弱无助。
6、家山北望万里远,碧海青天何处舟。雨载鹰夜读百度书香夜静时,清茶一缕沁心脾。开怀畅览飞天韵,侧耳倾听饮水词。更漏三声无倦意,腹充万字不知饥。山边晓月轻轻落,曙色悠依寂寂枝。
7、杂数诗指诗词中的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求来写。此篇是诗人为苏轼的画作所题写的,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两个三个五个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种含而不露的写法,独具匠心。
8、读书窗下篝灯坐
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0、回文诗即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这首便是佳作,顺读为夫思妻,倒读则是妻思夫,意为“两相思”。
11、芸藿(huò):锄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叶。刈(yì)黍:割黍子。
1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无论是“春风桃李”的美好,还是“秋雨梧桐”的萧瑟,都唤起李隆基对曾经美好的回忆,过去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凄惨。“秋草”“落叶”“白发”“青娥”色彩的搭配均匀协调,将景和情、人和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衬托出李隆基的孤苦。
13、1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杜甫《孟氏》
14、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15、如何描写贵妃的死亡,却不消解贵妃的美,同时还要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是白居易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16、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17、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18、宋代有个读书人叫洪浩,前往京城太学游学,十年了都没回老家。
19、提问:这两首诗手法几乎一样,内容也一样。你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20、第4首。在明代,有个官员叫吴慥,在四川做官。他的父亲同样思念孩子,于是写了一首诗:“剑阁凌云鸟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老怀一掬钟情泪,几度沾衣独泫然。”
上一篇:含有送字的古诗词【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