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塞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1、师:看着看着,这远去的背影又幻化成千百万征人的代表。他们虽九死一生、思乡思亲,仍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他们虽痛恨朝廷、将领和战争,但又希望杀敌报国使家国太平!这就是征人的赤子豪情!
2、解诗题,知诗人。(检查预习)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5、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6、表达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7、《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8、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表达作者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9、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10、师:诗人这里思念几百年前的李将军的文字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思考或言外之意呢?(生反馈)学贵有疑。相信下面的诗句和资料能帮到你。
11、《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关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3、答:《出塞》、《凉州词》都是边塞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诗的首句写自下而上对黄河的远眺,次句写边塞环境的险恶,两句合在一起,用大笔写意的手法,渲染刻画了边塞
14、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
15、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16、4.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17、2.《出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怎能不触发起乡关之思!万里长征没有归期,古代秦汉已经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假如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决不会让胡马度过阴山,边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使”、“不教”的假设句对古代英雄人物飞将军李广充满无限景仰之情,对现今将领的讽刺含意不言自明。(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19、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0、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二、出塞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1、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2、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3、师:读好古诗,知道了大意,离学会还相差甚远。但凡脍炙人口的诗作,都蕴含着诗人极强的思想文化魅力。那么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这首代表之作有哪些绝妙,我们又该如何去发现呢?
4、1.“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
5、 《出塞》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一直以来名家们对《出塞》的评价都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6、(2)出示全诗,指名说读懂了哪些诗句意思(不求统大致符合意思即可),还有哪些疑问。学生不能解决之处,师再引导解疑。
7、师:这寥寥28个字,就是诗人一片赤诚之心的见证!难怪明代诗评家李攀龙评价他的《出塞》是——(PPT出示,生读“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0、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11、指名读出节奏,评价。(告知七言绝句的节奏通常为前四后也可按词读。)自由练读。师生合作读。
12、颂诗人(PPT出示课文插图)
13、采用以(借古 )讽(今 )的手法,借故代(名将李广)来讽刺(诗人所处时代驻守边关将领的无能)。
14、3.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5、(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7、“万里长征人未还。”——离家万里出征边塞的士兵,至今仍没有回还。(师:诗中的“人”指的是——出征的战士。唐朝管出征边塞的士兵就叫“征人”。板书:征人。)
18、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杜甫写有《出塞》曲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构祸于契丹,于是征调半天下。巨大的战争灾难和负担落到了人民的头上。《前出塞》通过集中描写一个战士戍边十年的过程,反映了唐王朝发动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这组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人物特征,着重心理刻划,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九首只如一首。
19、书法——健康长寿的养生之术
20、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三、出塞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1、诵诗句(PPT出示全诗)
2、结束语:一句句诗行,描绘一幅幅画卷;一首首诗歌,讲述一段段历史过往。课下,希望同学们与诗词经典作伴,拥有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谢谢!)
3、学习“秦”字,齐读全诗。
4、品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2)读出节奏有韵味。
6、胡维平篆书作品|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7、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齐读一二句。
8、 《出塞》共有两首
9、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0、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11、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表达作者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12、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
13、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4、采用以(借古)讽(今)的手法,借故代(名将李广)来讽刺(诗人所处时代驻守边关将领的无能)
15、(1)PPT出示王昌龄简介,指名读。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7、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抒发了作者对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的喜爱之情。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9、师(板书:恨战争):是对无休止战争的悲愤。来,将你们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齐读二两句。(生齐读)
20、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四、出塞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2)学生分享搜集的关于诗人和本诗背景的不同资料,师随机对学生予以肯定。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PPT出示)
4、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5、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6、《出塞》中的第二句用的是互文见义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7、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8、“秦时明月汉时关”——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简要拓展“互文”修辞手法。)
9、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想象画面,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10、师:面对不断重复的人间悲剧,诗人王昌龄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回到汉朝相对安稳的日子啊,因为——(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11、课外拓展,延读经典。
12、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1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4、《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15、这两句诗运用的手法:互文互见的写作手法。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16、师:天伦之乐不能享,为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现在你的心中还仅仅是思念的哀伤吗?还有什么?(悲愤)师:对什么的悲愤?(战争)
17、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18、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19、本文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的是木雕的(肖像)和(动作)文章的某些句子表现出了木雕的“神”:“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作昭君出塞”“学解马作诸剧”等
20、1.王昌龄是()代诗人。《出塞》一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图。后两句()表达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就是()。
五、出塞的最后两句由什么转入什么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3、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龙城,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卫李,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7、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英勇善战的李将军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8、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小结学法:刚才,我们不仅品出了征人和亲人之间的思念,还悟出了他们对战争的愤恨。看来,采用想象画面、品悟重点字词来体味诗情的方法很好用!推荐给大家!
10、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都护告急军书到,匈奴已围困酒泉。萧关陇山飘大雪,茫茫不见烽火烟。
11、《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云南书法家胡维平近期书法作品
17、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塞(sài):边关
18、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9、出塞二首其一 后两句诗用了(借古讽今)手法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20、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下一篇:吃螃蟹的打油诗【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