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代武将谥号最高的人
1、这可是第一个担上文贞(文正)之名的臣子,作为臣子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作为史学家参与编辑《隋书》、《齐书》、《梁书》等史书,同时因谏臣之名,使得唐太宗成了中国历史上接近完美的帝王。作为能进凌烟阁的名臣,第一代文正公之名,名副其实。
2、郭子仪――谥号“忠武”,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3、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他再用九年的时间荡平四海,实现了大一统。杨坚登上至尊之位后,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随后,杨坚多次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经济的发展。同时,隋文帝对周边采取了军事战略是:战略防御,政治上的招抚。因此,才有效地化解了民族之间矛盾,后来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4、是魏徽,说魏徽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谁,其实就是魏征。古时候大臣的谥号一般都是皇帝赐予,只有那些忠心且真的办实事的大臣才能获得好的谥号,而奸臣就只能获得不好的谥号然后遗臭万年,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大臣,死后皇帝悲痛不已,赐予他谥号“文贞”。
5、向荣统带万余兵勇,在浔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于1851年(咸丰元年)2月18日,向荣攻大黄江,诱敌出战,率总兵李能臣、周凤岐合击,大破之,歼千数百人,赐号“霍钦巴图鲁”。水陆合攻牛排岭,捣其巢,又追击于新墟、紫金山,贼乃窜踞武宣东乡。
6、附南宋名将,刘琦,谥武穆。吴阶,谥武安,追封涪王。杨存中,追封和王,谥武恭。李显忠,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襄。毕再遇,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孟珙,封太师、吉国公,谥忠襄。李纲,卒赠少师,谥忠定。刘光世,卒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张俊,追封循王。
7、北宋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宋仁宗时,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不肯轻易给人。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九名。
8、那么李鸿章他其实所获得的这一个叫做文忠的时候,就排在第4位,也就是等级相对来说较高一些的。而相对来说的话,左宗棠他所获得的这一个谥号,那么等级其实会更低一些,排在第33位。
9、通谥,以“忠”字开头,以"忠武"最好,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
10、当然,谥号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在古代,通常是皇帝、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才有资格被赐予谥号。
11、古时宁海人过重阳节的一些记录。。
12、谥号是古代臣子去世之后皇帝赐予的评价,其中文官以文正最高,武将以武忠为尊。那么,我们都知道哪些人曾经获得了这样的称号呢?对官员而言,除了我们知道的“文死谏、武死战”之外,治国平天下是最大的功绩。文官的谥号,以文正最高。
13、广西巡抚周天爵,与向荣一起剿贼,两人不合,数战未得利,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兵来会。四月,太平军突围窜入象州。向荣被谴,褫花翎,降三级留任,周天爵亦罢军事。大学士赛尚阿代替李星沅督师,命向荣与乌兰泰节制镇将以下,迭诏戒向荣同心协力,以赎前愆。向荣所部湖南兵,因向荣子向继雄用事,军心不服,故武宣、象州之役战不力,皆归咎于向荣。咸丰帝力排众议,仍加倚任,而调四川兵以易湖南兵。
14、总的来说,文官最高的谥号是文正,武将最高的谥号宋朝是武忠、明朝是武宁,通谥最高的谥号是忠武。
15、但是,李继隆的战功不是靠家世,他从押送戍卒小军官开始,直到成了北宋大将。李继隆为将时,多次打败夏太祖李继迁。但是,最重要的是和巅峰时期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的正面量,一次先败后胜,一次作为尹继伦的援军,大胜辽军,耶律休哥还差点断了手臂。
16、“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17、赵崇韬:并州太原人。后蜀将领,后随孟昶降宋,累迁至太师、中书令、宋王。卒,谥忠武。
18、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开州(今河南濮阳)协副将,时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海防吃紧,奉召率部赴山海关驻防。
19、伯颜:元朝大将,左丞相,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至正四年,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余如故。
20、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后,随后就登上九五至尊之位,李渊变成了太上皇。登基后的李世民对内听取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尤其是魏征,更是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同时,李世民还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行休养生息、国泰民安的政策。
二、历史上武将最高谥号
1、宋朝的王安石,“元佑元年,卒,年赠太傅。绍圣中,谥曰文,配享神宗庙庭。崇宁三年,又配食文宣王庙,列于颜、孟之次,追封舒王。”这是宋朝官员评价极高的尊荣,非常稀少!狄青平生前后25战,以功升枢密副使,死后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北宋一朝,武官中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这位狄武襄公了。
2、猛以刚果曰威强义执己曰威
3、从韩世忠的战斗履历来看,韩世忠好像是一个“猛张飞”一样的猛将,但仔细研究他的战斗经历,你又会发现,韩世忠不仅仅是一根筋的光靠武勇,他还非常善于动脑筋,“黄天荡之战”中,要不是有宋奸给金人带路,韩世忠很有可能全歼来犯之敌,而“大仪镇之战”,虽然金兵退却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中国历代战争史》,却对这一战中,宋军所展示的战略非常推崇。
4、清后期的中兴之臣曾国藩,在八旗军全面萎缩失败的情况下,按照慈禧太后的懿旨,在家乡积极训练乡勇、团练,在与太平天国、捻军等反抗势力的对抗中,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教训,最后终于训练出了一支强悍的湘军队伍。在与太平军的对抗中,其弟曾国荃率领的2万湘军,更是击败了近30万太平军,一举拿下了天京。曾国藩实现了清朝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对清朝忠心耿耿。曾国藩去世之后,被清朝赐予“文正”谥号。
5、文官死后的最高谥号是“文正”,那么武将死后又是什么呢?虽说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都是比较重文轻武的,武将大都比文官低一等,但毕竟历朝历代的江山还是要靠文官眼中那些所谓的粗鄙之人流血牺牲打下来的。
6、六百载而下,方文正公的精神也许只剩下“虽千万吾往矣”……
7、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
8、岳飞和韩世忠,两人是南宋抗金最出名,战功卓著的双子将星,韩世忠宋孝宗时追谥忠武,宋理宗时在韩侂胄的尽力争取之下才改岳飞谥号为忠武。
9、虽然东吴四大都督中有周瑜、吕蒙和陆逊三人入选武庙七十二将,但是论战功周瑜和陆逊更胜一筹:一方面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和陆逊指挥的夷陵之战都是三国三大战役之另外一方面这两次大战都深刻影响了当时天下大势;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而且周瑜以数万之兵大败曹操二十余万大军,堪称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大战之一。
10、常遇春――谥号“忠武”。
11、周文王、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周平王等中的文、武、厉、幽、平,便是谥号。汉朝的汉文帝、汉武帝中的文和武也是谥号。
12、谥号(posthumoustitle)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13、北宋名臣司马光对“文正”之称非常推崇,他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经过司马光的宣扬,“文正”自此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也成了历代文人为官者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谥号。
14、明清二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两字谥号中,文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正忠恭成端恪襄顺......”两字谥号中,武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忠勇穆刚德烈恭壮......”因此在众多的谥号之中,文臣谥号文正,武将谥号武穆。这是文臣武将的最大追求了。
15、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杀尽了功臣,后世诟病。
16、文震孟,明代进士,明崇祯初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年六十三。至明安宗朱由嵩1644年在南京称帝,追谥“文肃”。
17、尉迟恭:字敬德,唐初名将,出身贫寒,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大战王世充,单骑枪刺单雄信,尉迟敬德一救驾;大战窦建德,护驾李世民领四骑探营。北败突厥,大战刘黑闼,破阵冲围,尉迟敬德二救驾;玄武门跃马喝叱李元吉,尉迟敬德三救驾。;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封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后受李世民猜忌,告老还乡,晚年闭门十六年,其年薨,年七十四。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附大唐双李之英卫二公谥号分别是,贞武和景武。
18、徐嵩::字元高,前秦大臣,卒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忠武。
19、谥法成系统后,文臣,武将谥号分别以文,武两字开头,文一般后跟,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等字;武一般后跟,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字。还有一种就是文武大臣通用的曰通谥,以忠字开头,后跟文、武、定、烈、简、肃、毅、敬、等字。
20、谥号有等级之分。对于文臣来说,最高等级的谥号是"文正"。正因为"文正"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统治者很少将这个谥号赐予给大臣。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在即将去世之际,得知自己死后将得到"文正"谥号,竟然喜极而泣。清朝在近300年时间里,总共只发出了8个"文正"谥号,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三、武官谥号最高的是谁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多用一个字的,也有用两个字的。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隋炀帝;非帝王者的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忠烈公等。
2、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郑武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的如:魏安釐王、赵孝成王、贞惠文子、睿圣武公(卫武公)。
3、庙号始于商朝,谥号则始于西周,按种类来分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大多数有谥号者都是美谥,平谥和恶谥则要少得多;谥号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获得,比如汉朝规定只有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只有得谥资格。
4、八个比他更凶猛的人的名字是杨宇春、向荣、马玉坤,塔吉布、邓少良、李旭斌、张国良、张迅。其中杨宇春、向荣、邓少良、张国良等都有深厚的渊源。杨宇春和明朝创始人张宇春一样出名。他本人喜欢以常宇春的身份冲锋陷阵。在他的一生中,他镇压了许多战役,收复了南疆的四座西部城市。经过几十场战斗,他每次都会冲锋陷阵,但他从未受伤,嘉庆皇帝称他为“幸运将军”,天佑
5、清朝时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不授以"文"字谥号。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终生没有考中进士,照说是得不到"文"字谥号,更别说"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劳苦功高的份上,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这才有机会获得"文襄"谥号。
6、公元前180年,刘恒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上了皇帝。汉文帝奉行了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让大汉百姓得以修养生息,发展经济。同时,汉文帝还废除了连坐法,废除肉刑,改为处以笞刑和杖刑等酷刑。另一方面,为了鼓励百姓发展农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汉文帝采取减轻田租税率、减轻徭役等政策。这使得大汉帝国逐渐变成越来越富足,为汉武帝时期攻打匈奴打下牢固的基础。
7、清朝近300年里,居然只有8个人获得过“忠武”谥号。他们分别是杨遇春、向荣、马玉昆、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国梁、张勋。
8、(附)历史上部分名臣名将的谥号:
9、颇有些“以道事君,不能则止”的意思。比如历代敢于强谏的,强项令之类。不由得想起古文中的“辅佐”:“辅”是帮扶,顺着的;“佐”是改正,逆着的。随着文化的流变,如今的“辅佐”更倾向于偏意。
10、位高权重,却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11、古代谥法的来源有争议,用途无争议。有说是三皇五帝制谥,有说是周公制谥。著名学者王国维、郭沫若各有各的说法,且不说它。
12、大臣们的谥号有三类:文官、武官和通谥。
13、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
14、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
15、能行使独立权力的自然人或法人
16、一天姬妾们正同他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听歌赏舞,有仆人来报,卢杞求见。
17、“正”的意思是:内外宾服、大虑克就、内外用情、清白守洁、图国忘死、内外无怀、直道不挠、靖恭其位、其仪不忒、精爽齐肃、诚心格非、庄以率下、息邪讵诐、主极克端、万几就理、淑慎持躬、端型式化、心无偏曲、守道不移……
18、朱棣不仅打击蒙古,还派兵南征,进入安南(今天的越南),为安南拨乱反正。当然,朱棣还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彰显大明帝国的强大。永乐年间,大明的军事实力达到巅峰,周围各国都成为大明的附属国,比如安南、朝鲜等国。而朱棣的统治期间被称之为“永乐盛世”。
19、李继隆作战勇猛,多次负伤,中过毒箭。和辽军作战中,主将曹彬落败,他也没有吃过什么大亏,可以说专克巅峰时的契丹军。去世后谥号“武忠”,可以说是武将里最高的了。
20、欧阳修——欧阳文忠公,谥号也是“文忠”。
四、武将最好的谥号
1、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
2、张国梁:清末镇压太平军将领,追赠太子太保,祀昭忠祠,谥忠武,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
3、向荣从小未曾读书,识字无多,皇帝的谕旨也看不下来,因此每有廷寄,要由他人代念。然这样一来,一些军机要闻,往往传遍远近,甚至为太平军所探悉。而向荣屡遭皇上申斥之事,被下属知道后,钦差大臣的威严大受影响。向荣说话,无一不顶不碰,这时的向荣完全处于上下交迫的困境之中。(《何桂清等书札》第202页)
4、古代对文武大臣高评价谥号,也分两种,一种文臣,一种武将。文将谥号排第一的,要算是“文正”,在宋代之前也叫做“文贞”。
5、唐代宗李豫评价郭子仪:“卿秉德资忠,懿文经武,内凝庶绩,外定群凶。为社稷之元勋,实台陛之良辅。爰升太尉,以冠百寮,六府益明,九鼎增重。”
6、诸葛亮——忠武侯,应该是谥号“忠武”中知名度最大的一个了。
7、(参考资料:《谥号》《大清会典》等)
8、郭守文:北宋名将,及卒太宗悼惜之,纳其女为真宗妃即章穆皇后。赠侍中。谥忠武,追封谯王,遣中使护丧,归葬京师。
9、项荣原是杨宇春的部下。鸦片战争前,杨宇春因病去世,而项戎率领军队参加了鸦片战争,但没有获胜。他的事业是镇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建立江南军营,这给太平军造成了巨大损失。虽然他未能镇压太平天国,但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回报;邓少良、张国良是项戎的部下,是太平天国的大麻烦。至于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马玉坤、塔吉布、李旭斌,马玉坤率军在朝鲜抗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塔吉布是曾国藩亲自带出来的著名将领。他协助曾国藩建立了湖南军队。在他的指挥下,他是湖南军队最精锐的一支队伍,带领军队收复了岳州、武昌、湘潭等重要地区;李旭斌是湘军创始人罗泽南的弟子。他经常在湖南军队的进攻中充当先驱者,并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但最终在1858年被太平军围困
10、按《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11、后来卢杞当上宰相之后,果然杀了很多以前讥笑过他的人,只有郭府幸免于难。
12、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
13、明初谥号等级最高的当属常遇春和徐达: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暴毙于军中,朱元璋追封他为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去世,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那么徐达谥号武宁,常遇春谥号忠武,哪个含金量更高?
14、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追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等,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只是权宜之计,不出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15、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日穆
16、郭子仪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传奇。
17、除了犯什么过失,一般都会给美谥的,而在明清以前,不同的美谥也没有多少高下之分。文官: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武将:《明会典》中最早最早出现了固定的排序: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18、杨遇春:清朝名将,镇压林青、李文成,平定张格尔。及卒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赐金治丧,入祀贤良祠、乡贤祠,谥忠武。
19、武将谥号有武宁、武毅、武敏、武惠、武襄、忠文、忠武、忠定、忠烈等等。武将谥号分两等,只有重大贡献的人才有,据《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20、再如东晋司马奕被桓温贬为海西县公,死后干脆以“废”字谥之,即历史上的晋废帝。
五、武人谥号排名
1、清朝时期,能够得到"文忠"谥号的大臣并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除了前面提到的李鸿章外,还有索尼、傅恒、林则徐、文祥、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沈兆霖、荣禄、梁鼎芬等人,获得过"文忠"的谥号。
2、“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
3、封侯拜相是一个臣子至高的追求,后人对诸葛亮认识最多就是他蜀汉丞相的这个身份,一个是诸葛亮是武庙七十二将之另外一个就是世人皆称诸葛亮为武侯,其来历实际上是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
4、霍彦威:字子重,五代时后梁名将霍存养子。后梁末帝时,任洺州刺史、邠宁节度使。后来归附后唐庄宗,赐名李绍真,累官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成三年冬,卒于理所,年五十七。册赠太师、晋国公,谥号忠武。
5、三国,有诸葛亮、司马师
6、汉代以后,谥号则大多用两个字,如:刘恒谥为孝文帝(简称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霍光谥为宣成候,诸葛亮谥为忠武侯,萧统谥为昭明太子,岳飞谥为武穆王。
7、还有一个人的谥号也是忠武,只不过世人不愿提及。大蒙古帝国忽必烈汗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基督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死后,大蒙古帝国中央汗廷的忽必烈汗追封南宋国右丞相、少保、信国公文天祥为大蒙古帝国中央汗廷大元帝国中书平章事、太保、卢陵郡公,谥:忠武。官职和爵位原本是要在文天祥肯降元给他的,谥号“忠武”则是忽必烈汗感文天祥报国无门遭遇并且矢志不移扶助南宋国幼主力图匡复南宋国的忠节,忽必烈汗给自己的敌人文天祥“忠武”这个最高的谥号,可见他是何等的胸襟。由于大元帝国不是汉族建立的,对于忽必烈汗追封文天祥的这段史实,史学家们不愿提及,并且加以否认,一直坚持文天祥的谥号是明代宗在位第七年追谥“忠烈”。
8、其实不妨这样假设一下,如果常遇春和徐达同时去世,谥号忠武的一定是徐达而不会是常遇春。
9、唐朝,尉迟敬德、郭子仪、浑瑊、李晟、韦皋
10、“敏而好学”、“修德来远”都是《论语》里面的话;“帝德运广”、“圣谟丕显”显然不是针对大臣的(虽然宋朝有个武将叫呼延丕显)。关于“帝德”小涛也专门查过(几百条啊,看得眼泪哗哗的),容有时间给大家介绍。
11、有时谥号是由后世朝廷或篡权者拟定的,那结果往往具有戏剧性。例如东汉刘协被迫将天下让给曹丕,死后却被曹魏谥以表示“聪明睿智”的“献”字,即历史上的汉献帝。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12、文——正(“文正”是第一谥),贞(唐只有“贞”无“正”,宋为避仁宗赵祯圣讳,始改为“正”字。元以后又恢复“贞”字,次第仅次于“正”),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13、向荣参加镇压太平军时,年已60开外,精力已非往日可比。从前出队打仗,他总是亲临前线督阵,自1854年秋后,老病交侵,其气已衰,蛰居寓庐,步履艰难,不能骑马,出队打仗,就一概委之于部将。1856年春,镇江九华山大营溃败,他焦灼万分,寝食俱废;6月,大营复溃,败退丹阳,愧愤交加,自谓英名扫地,终于8月9日死于丹阳军营(有说病死,有说自缢死)。向荣死后,清廷赏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追谥忠武,以表彰他终身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的功绩。后其子向继雄将其担任钦差大臣期间的奏摺,编纂成《向荣奏稿》十二卷。
14、中国历史长河中,富贵者众,长寿者无数,但“五福俱全”到如此地步,却无出郭令公之右者,这就是年画《天官图》只能画郭子仪的原因。
15、他去世后,曾先后被追赠为通义郡王、蕲王(货真价实的异姓王),谥号为“忠武”。“忠武”这个谥号,可以说是武将谥号的最高一级,获得过这个称号的,每个朝代一般不会超过两位数,三国时,获得过这个称号的仅有两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司马师,到了宋朝,就连最出名的岳飞,最初的谥号也不过是“武穆”,那么他到底是谁,又有何过人之处呢?
16、文武臣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岳飞,初谥“武穆”,后来改“忠武”这是通谥中的最高级别。
17、星光灿烂与您相约:《当代诗星•第一辑》公开征稿
18、9月25日,太平军占领永安州(今广西蒙山),乌兰泰率部尾追,于次日抵达永安以南20余里之文墟。向荣于10月6日离开平南(今广西贵港),取道梧州到昭平,又取道平乐,赴桂林养病,直到12月29日,才由桂林到达永安前线,授命督办北路军务。永安四面环山,利于对太平军实施围困,但钦差大臣赛尚阿是个“未经行阵”的贵族,远驻阳朔,专依乌兰泰,向荣南北合攻,而乌、向二人意见又不合,乌兰泰主张“围而击之”,向荣则主张“纵而掩之”,南北两军不能协同作战,围攻半载,终无建树。在围攻永安期间,清廷恢复了向荣广西提督的官职。
19、文臣最高谥号是文正,武将最高谥号是忠武。从汉朝到清朝,诸葛亮,尉迟恭,郭子仪,岳飞,韩世忠都得到过忠武的谥号。
20、唐代宗再发诏书催他就任。
上一篇:门前竹子的诗句【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