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一首关于竹子的诗
1、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2、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3、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6、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7、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8、节节胜利骨头硬,敢于抗争
9、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10、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2、竹石郑燮咬定青山放松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竹抱住青山直都放松原根深深扎入岩石缝隙经历狂风千万吹打折磨依旧坚硬铁任凭东西南北狂风首竹石图题画诗作者咏竹石已自界竹石般描写蕴含作者深刻思想情作者物喻实写竹赞颂却诗屹立青山坚硬岩石背景基础说竹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历经风吹雨打竹竹所象征真实写照说诗歌通歌咏竹石塑造百折挠顶立强者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情真挚语言虽通俗意义深刻意味深
13、不骄不躁涵养高,天天向上仍从容
14、只为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它活着坚强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6、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7、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18、不也是一道清丽的风景么
19、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20、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二、写一个关于竹子的诗句
1、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2、▶赏析:白居易爱竹、咏竹、种竹、玩竹、赏竹、食竹,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竹”字不少于三百处。在《白居易集》中以咏竹为题的就有十六首,这些诗作成为白居易咏物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蕴。在对竹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价值观和美学追求,赋予竹虚怀亮节、坚贞不移的品德。
3、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4、这首诗是郑板桥的得意之作,并且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不吝言辞地赞美竹子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喜欢与敬佩。竹子自古以来就是性格坚韧的象征。作者以此为题,不仅表现竹子的性情坚韧,同时自证作者清幽淡远的闲适心情。
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6、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8、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0、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这首诗颇有哲理。
11、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3、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14、高风亮节有风度!,面对着他们
15、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16、有些人是单纯赞美竹子姿态的优美,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更多人喜欢的是竹子出尘气质与坚定的信念。就像苏东坡“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可见这种植物多么深入人心。
17、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18、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几首好的,这里还有很多http://www.chinesebamboo.net/CULTURE/verse/cersehtm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19、示例:《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20、《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三、写一句关于竹子的诗句
1、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2、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5、这是一首题画诗,其中描写竹子坚劲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脚下的土地,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坚挺,这样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向往吧。
6、相互依靠地兀立在崖缝中
7、西风渐渐急了起来,吹得窗前竹枝发响。时停时续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眼看大雁归来了,人却没有归来。
8、绿绿直杆水土生,速长速成内为空。
9、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0、十首秋天诗词,哪一句写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
11、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2、绿绿直杆水中生,速长速成内为空。
13、李贺将诗题写在竹子上,无非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然而无情也好,有恨也好,却无人得见,无人得知。
14、.........竹..........奇虎网纵横八方2016虚怀有劲节,坚毅怎容叠。翘首撼天地,刚直不惧邪。
15、刘禹锡的《庭竹》,诗句虽短,诗意甚高。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16、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17、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18、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19、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2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四、写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
1、高高低低的鸟声,婉转着几片顺流而下的竹叶
2、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4、竹子傲骨铮铮,死死地咬住青山,没有丝毫的放松。原来它的根深深扎在石缝之中。无论是千次打磨,还是万次攻击,它的身子骨仍然非常坚硬。不管你刮东西南北哪路风,它也无动于衷。霸气豪气才气都不缺,堪称史上最经典咏竹诗。
5、世间岂容你逞能露峥嵘?,在风雨和雷霆中
6、山一样的男子,背负着青石纯洁的重量
7、开篇两句“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意思是说:刮去竹上的青皮写下我楚辞般的诗句,白粉光洁香气浓郁留下一行行黑字迹。这两句描述诗人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
8、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
9、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10、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2、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3、相互依靠地兀立在崖缝中!在火辣的阳光下挺拔着,
14、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1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6、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17、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18、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9、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20、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五、写有关竹子的诗
1、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2、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3、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的阴凉,而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在月朗风清之夜,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5、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6、“无情有恨”,指的是诗人在竹子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恰恰是长期积郁在诗人心中的无法抑制的怨愤导致的。
7、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8、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唐代:高骈释义: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10、后两句“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大意是说:新竹无情但却愁恨满怀谁人能够看见?露珠滴落似雾里悲啼压得千枝万枝低。这两句着重表达诗人怨恨的感情。
11、尖尖的竹笋露出小脑袋,在滋润雨水中成长着。
12、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
13、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14、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15、这从“无情有恨何人见”一句中就可看出端倪,诗人摒弃直抒胸臆的陈述句,用疑问句的语气和句式将心中感想诉诸于笔端,在大开大合的写作手法中,诗意也呈现出变化多姿的风貌。
16、无论什么季节,它都有乐观的心态
17、表面看起来,诗人是在写竹子的愁苦,其实是移情于物的手法,也就是将人的情感赋予在物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合二为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1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9、《竹石》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20、花香淡淡庭院满好景良辰清风晚月影翩跹梦逍遥圆桥春色杨柳岸或者花开娇艳绽好缘宿命连月容花貌娟圆梦红尘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