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嬴政的诗句
1、千古一帝的使命注定是寂寥孤独的,但他一人一生活出了千军万马的霸气。秦皇和他骁勇的军队,不管是骄阳中跋涉,还是月下行军,都带着华夏文明势不可挡的气势与热血,在漫漫长路中,守护着我们每个子民坚定勇敢地走下去。
2、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3、不恋浮名帅帝者,投簪独伴赤松游。
4、唐朝诗人杜牧有《焚书坑》诗一首:
5、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道出处世之道;
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盛开的景象映入眼帘;
8、此诗开篇盛赞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继而讽刺他追求神仙的荒唐行为。据《资治通鉴·天宝九载》记载,唐玄宗“尊道教,慕长生”。李白此诗似为玄宗慕仙事而发,以古喻今,借秦始皇来讽刺玄宗。
9、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10、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1、《华亭百咏•秦皇驰道》许尚叹昔秦皇帝,何年此逸游。迢迢大堽路,千古为嗟羞。
12、而论过也不少,大兴土木建阿房、修骊山墓,繁征劳役、焚书坑儒、求长生等等都使得秦国国力迅速衰落。百姓也苦不堪言,天下男丁几乎都在服劳役,以致最后陈胜吴广带着一群劳役揭竿而起,燃起了反秦之火,二世而亡,早有根源!
13、每天诗词猎奇,关注古典诗词汇!
14、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15、团城芜没大河滨……博浪沙头暗暮尘却羡汉家张相府至今历学动星辰(乔缙洛阳人陕西参议)
16、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17、对这一点,后世历代读书人、诗人、史学家都不遗余力地加以批判。这首《焚书坑》便是批判者之一!
18、赢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19、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苎飞梁尘。
20、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是张良独报仇。(唐胡曾)
二、嬴政的诗词
1、河流几度成陈迹,惟有芳名万古存。
2、▶这些疫情时期常见词,很多人都读错用错!
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方圆百里之内,无论妇幼老少,猪犬牛羊,杀而焚之,化作焦土,万年寸草不生。朕统六国,天下归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4、七律 · 咏秦始皇
5、足见如果读诗不看《诗序》,就会出现黄焯先生说的,不能知其本义,甚至是自己为它加上以讹传讹的诠释。
6、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7、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
8、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李贺《长歌续短歌》
9、历代对秦始皇的评价都是褒贬不古诗词中也有不少评价秦始皇的诗作。比如,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陈子昂的“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陈刚中的“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等等俱是臧否秦皇的佳作。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讽刺秦始皇的唐诗绝句——《焚书坑》:
10、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11、途经秦始皇墓唐代: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译文:龙盘虎踞地势雄峻绿树一层层,哪怕高入浮云最终也是要坍崩。赢政刘恒同样葬在青山秋草里,人们却只去祭拜汉文帝的霸陵。古风·秦王扫六合唐代: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12、《长城》胞溶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13、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为秦始皇正名,因为这一时期,一些激进的右派分子经常做一些错事,使得毛主席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用心,也多了一些理解。
14、苏轼《石鼓歌》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箍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工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彀。
15、秦始皇作者:王安石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16、▶人民日报发布中小学开学最全贴心攻略:孩子,请做好开学准备!
17、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霸陵原。
18、释义:始皇拥有天下后曾巡游各地,于是引起刘项的“引颈”而观,要想夺他的天下。秦皇为了千秋万代,不惜使天下百姓穷困和愚昧。可是这些做法并未有效果,最后自以为“金城汤池”的关中却成了始皇自掘的坟墓。
19、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在序文中写到:“《诗经:古义复原版》是一部体现传统学术价值与现代学术方法结合的著作,在当代《诗经》学研究中无疑可以独树一帜。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必将推动《诗经》的研究,并为中国的《诗经》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0、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讽刺秦始皇的唐诗绝句——
三、嬴政有诗吗
1、在古代,“诗言志”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通过诗切实表达创作者的某个观点的。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是福也是祸。
2、《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梅尧臣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3、《经始皇墓》张治雄图不可见,墟墓亦无凭。宝藏应先发,泉宫侈□称。只余双岭月,长作万年灯。山下东原道,人人说霸陵。
4、博浪沙中携椎走,鸿门帐前撞玉斗。
5、秦始皇长眠千古,他真实的意图如何我们已无法得知。但他并非是个只懂得战争的粗人,在那些闪烁的历史尘埃里,秦始皇也曾留下了霸气光辉的诗篇。
6、2007年11月在台北举办的“2007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上,台湾学者邢义田教授发表了题为《汉代简牍的体积、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语所藏居延汉简为例》的高水准的论文。邢义田教授独辟蹊径,从新的视角考察汉简形制,开拓了简牍学研究的新思路。他以实验方式,测定了汉代竹木简的体积和重量,进而讨论简册的书写姿态、编联方式、保存制度等等,提出了不少新的认识。
7、《咏史上•秦皇》陈普江神返璧事何新,海若湘君亦伐秦。一炬东来烧不了,更劳墓上牧羊人。
8、2500岁的《诗经》,值得被记住的,不应只是绝美的诗句……
9、《途经秦始皇墓》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0、这种读诗方式无异于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11、《诗经》所包含的信息,从生活日常到唯美情愫,从生命百态到人生哲理,无一不全。
12、(清溪诗雨)黄岛有山,有海,有寺,有风俗,有历史。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热爱生活的黄岛人,家在黄岛清溪诗社在这里等你一首诗。投稿邮箱:jiazaihuangdao@1com,投稿请注明“清溪诗雨”字样。
13、嬴政长大以后回到秦国继承父亲的王位,而阿房则跟随在父亲与师兄身边,他们为了采集一种炼长生不老仙丹的草药来到了秦国,就这样长大以后的嬴政与阿房相遇了
14、历代对秦始皇的评价都是褒贬不古诗词中也有不少评价秦始皇的诗作。
15、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16、论功,一统华夏,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废分封建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北筑万里长城南通灵渠水系,自号皇帝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格局。这每一项都是万世功绩,单论这些功业秦始皇确实配得上“千古一帝”之称。
17、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8、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19、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功业彪炳千秋,“劣迹”同样不少。
20、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四、嬴政写的古诗名句
1、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2、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3、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4、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5、释义: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6、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李贺《白虎行》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9、平台对年度支持者的作品免费整理排版、装订成作品集,赠送作品集5册;
10、博浪沙头有浪痕子房曾此报君恩层层叠玉清晨润漠漠随风白昼昏野鸟步回迷篆蹓神龙飞去拥昆仑河流几度成陈迹唯有芳名万古存(唐奉光湖广人福建都司经历)
11、其实秦始皇还有一个更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而且还史无前例的统一了文字,有力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虽然后来各个朝代也对汉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都是以秦始皇时代的小篆演变而来。
12、诗人开头一句就叙事加议论:竹帛烟销帝业虚!竹书、帛书尽皆被焚烧成烟消散世间,而随之秦皇的帝业也跟着消逝了。诗人已表明观点,焚书坑儒乃令帝业灭亡的根源之一。
13、《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4、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15、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16、千年故迹今犹在,对景空怀恨不穷。
17、不惜黄金募铁椎,祖龙身在魂先飞。
18、周流几度观形势,九折之东赖禹门。
19、《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20、我个人觉得嬴政是个毁誉参半的人,并不能单纯地用"明君"抑或是"暴君"来形容.毕竟他让那么多的史学家尤其是历史推崇的司马迁抓到了可以大写特写的把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得承认,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着实不小.所以,如果用历史的眼光,透过五千年的时间去看,我们会看到一个和历史上记载所不同的,别样的,秦始皇嬴政!看了以后大爱嬴政~~嘻嘻~~
五、赞赏嬴政的诗
1、社稷安危悬所握,君臣志节肃风霜。
2、写春天蓝天的诗句《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盂珠》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3、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苍苍无白日,项氏徒先济。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4、群臣惟诺诺,无人敢谏诤;
5、《读秦始本纪》释智圆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想次。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6、诗人开头一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就叙事加议论:竹帛烟销帝业虚!竹书、帛书尽皆被焚烧成烟消散世间,而随之秦皇的帝业也跟着消逝了。诗人已表明观点,焚书坑儒乃令帝业灭亡的根源之一。后一句“关河空锁祖龙居”则是与焚书坑儒相对,秦以关山之险固护卫社稷天下,但这关山却挡不住起义军地长驱直入,徒然“空锁祖龙居”。
7、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都在征稿之列。
8、一击军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京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消(陈孚)
9、虽然秦始皇有着非常卓越的功绩,但他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他在世之时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惹得天怒人怨,也为秦朝很快灭亡埋下了伏笔。比如当时修建的阿房宫,规模浩大,异常华丽,据说东西宽就达700多米,足见其庞大的规模。
10、由于在当时,周天子是诗的第一读者,而他读诗必不会仅仅局限于诗的表面内容,或者说会更关心诗文本身所蕴含的中心意旨,所以孔子将这首诗作为“四始”之首编入《诗经》,足见其用心良苦、深思熟虑。
11、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12、30日毛主席在谈到黄河水利建设时,又说"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就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460人,是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有被杀。
13、秦始皇是历史上受争议最多的皇帝之一。论功,一统华夏,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废分封建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北筑万里长城南通灵渠水系,自号皇帝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格局。这每一项都是万世功绩,单论这些功业秦始皇确实配得上“千古一帝”之称。
14、秦汉时期表现出神奇的阅读速度的记录,还有张松故事。
15、小说、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字稿每篇一般在3000字左右,特别优秀的可酌情放宽,但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诗歌等分行型作品包括多首组控制在100行以内;
16、译文:秦王横扫天下,那如老虎一样看着诸侯的气势多么雄大啊。他挥剑割断浮云,那各国诸侯就全都向西来朝拜秦王了。
17、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烧毁图书(医药、卜筮、农作书籍除外),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活埋儒生,力图使他的帝业延续下去。作者可能到过烧毁图书的地方,耳闻目睹,有感而作。
18、巨螯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19、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0、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一篇:七夕最美古诗【精选100句】
下一篇:七夕星河诗句【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