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1、病人第技术第一。
2、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3、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4、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6、另有当代马传胜的一首宝塔诗,巧妙地把中药四气五味,配伍以及功用尽数道来,并涵盖了李时珍、张仲景等中医名家,独具一格:
7、 宣通补泻轻重记滑涩燥湿功用良
8、解读:想多了就会消耗过多的心神,念头多了就会心志发散而不聚焦,欲望多了就会干扰清醒得运用智慧,事情多了就会感到身体疲劳。
9、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10、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1、解读:我国的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先人们认为,人活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当自然界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只有顺应自然,人们才会长寿。养生不仅要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更要符合一日四时的变化。
12、——〔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13、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14、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15、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16、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4678123567如果采纳就请加分额..c▽nhq摩╬ugё瑙uzok′狻サ1345680134我的回答不错吧,多谢多谢.
17、知方而不知经,则失其理;知经而不知方,则失其宜。(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刘浴德序)
18、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20、心系患者,情系病人。
二、中医医家名言
1、——〔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2、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以人为本,诚心服务。
4、我的天使,无论往后的路有多难、有多累、有多苦,请用你们的温柔,抹去饱受摧残的伤痛,将心比心,用你们的一丝爱心、诚心、细心,换取病人的一分舒心、放心、安心,我的天使,应该爱人如己,温暖如春。
5、(网盘资源)中医全科十三五规划教材PDF版
6、解读:养生之道,要顺应自然和规律。善于养生的人,不违背日月自然的规律,不违背岁月年龄的特点。
7、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思则心气上通于囟,脑髓实则思易得,过思则心火烁脑,头晕,眼花,耳鸣之象立见,而髓伤也,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门温养,则髓易充也。
8、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9、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10、10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12、(网盘资源)中医古籍全套1042本PDF版
13、——〔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14、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5、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16、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17、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18、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19、(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20、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三、中医名言名句集锦图片
1、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2、(网盘资源)中医类别考研参考资料
3、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4、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5、医生之本,柔心济世。
6、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7、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8、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9、——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10、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12、 马全胜(当代)
13、阴以实为质,阳以虚为用。(明·陆树生《病榻寤言·元神》)
14、 专注于您的病痛,欣慰于您的笑容。
15、——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6、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17、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1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9、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20、——〔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四、中医名言200句
1、《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2、1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4、 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就是轰轰烈烈,更重要的就是点点滴滴。
5、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6、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7、1内侵膻中则为厥。
8、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9、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10、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11、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12、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3、解读: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14、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15、——〔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1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17、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18、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9、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20、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五、中医文化名言名句
1、——〔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2、医之为学,……其要不过阴阳五行而已。(楼英《医学纲目》自序)
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4、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清·喻昌《尚论篇》)
7、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8、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10、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11、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12、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5、——〔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16、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17、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18、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9、(网盘资源)吴雄志视频音频全集
20、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