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八个字的名言
1、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2、而房劳过度就是耗精,外在表现在中医就叫做肾亏。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
4、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6、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7、日本医疗再次被评为全球第中国位居第64!差距在哪里?
8、《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9、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0、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
1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12、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13、解读:养心在养神,我国历代养生之论,无不强调清静养神。心神安静的人,精气日渐充实,身体就健康;心神躁动的人,精气日渐损耗,身体就衰老。
14、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
15、海岩: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彼此惩罚,而应该是互相报答。韩寒: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候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何建明:教着,感受着;走着,快乐着!贺敬之: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16、创办于2013年11月
17、以阴阳为道,就是效法天地自然运作的规律。
18、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9、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0、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二、八个字的中医理念
1、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2、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3、解读:心志闲适而少有欲望,心里安定没有恐惧,形体疲惫但不倦怠,因此真气调顺,各人随其所欲,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4、第五句: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春秋孔子《增广贤文》
6、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7、解读: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足、气盈、神全是养生延年益寿之根本。固本生精,精生而化气,气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
8、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9、(赏析)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载有一百一十三方,其《金匮要略》载有二百六十二方,二书既是古代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也是汇集大量方剂的首创,而且所载方药具备了方剂学中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的谨严法度;在因证立法,以法统方及遣方用药上已有较完备的方剂学原则,故后人奉为方书的创始者。
10、10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1、解读:养生在贵在养气,人的七情失常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尤其是在生气发怒时,最忌讳的就是犯怒,怒气最伤身。
12、提醒:有常的对立面是无常,当你生活起居无常的时候,无常的事情自然也容易发生。
13、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14、现在不少人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都是典型的不法于阴阳的做法,可以玩笑的叫:不法分子。
15、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16、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17、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8、《国学养心文化大讲堂》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以易、医、农、儒、释、道、宗教、哲学、历史、以及琴棋书画等“人生八雅”为主题的公益讲座.
19、所以,法于阴阳,很大程度就是遵守着地球跟太阳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时空规律,以及由它带出的各种现象。
20、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三、中医医生格言8个字
1、(65)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周易系辞·上传》)
2、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但相当大比例现代人违反了这个原则。身边不难发现,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三高、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也越来越多,这跟饮食过饱有相当大的关联。
4、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5、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6、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7、解读:“牙齿坚完”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叩齿术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术。肾主骨,齿为肾之余,也属于骨头的一部分。龋齿,是牙齿的大患,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就可以减轻龋齿的危害,保持牙齿的健康。
8、艾灸灸除多年顽疾!你也可以~
9、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10、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11、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12、血不利则病水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3、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14、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15、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是法于阴阳这句话的由来,法于阴阳,就是法于道。
16、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7、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太平御览》)
19、所以,以上几种解法,联系起来看就比较通了。
20、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四、中医八个字的名言英语
1、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2、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3、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4、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5、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6、第二种,是六气变化太过或不及,比如夏天应该热,但某一年特别热,冬天应该冷,但某一年特别冷,超出了人体对当地气候的调节与适应范围,也容易得病。
7、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第八句: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9、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0、解读: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这里提到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11、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
1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13、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
14、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张聿青医案》
15、指人该达到的自然寿命,又称为天年或天寿。那天年是多少年呢?《黄帝内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一百岁,一种是120岁。古文献中出现的,更多的是120岁。
16、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
17、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1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19、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20、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五、中医重要的八个字
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2、血栓当天会向你送6个暗号,收到1个就能救命!为家人看一眼
3、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
4、望闻问切。阴阳五行。岐黄之术。医中圣手。扁鹊卢医。悬壶济世。虎守杏林。在世华佗。苍生大医。
5、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6、㊙绝技:3天让近视丢掉眼镜!疼痛正骨秘诀大公开!15课程.赶紧亲身来体验!还有艾灸刮痧课等你来!
7、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8、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9、点击以下文字继续查看文章:
10、五畜:牛、犬、羊、猪、鸡。五果:李、杏、枣、桃、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11、解读:古人重视精神层面的养生,认为读书可以愉悦心灵,山林出游可以陶冶情操,释放兴致,精神层面的养生,对延年益寿很重要。
12、(66)由规矩以求班,因縠够以求羿。(《名医类案》序)
13、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4、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解读: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懂得衣着与养生的关系,认为衣服的厚薄应该随时节且适度。暑天不可穿太薄,寒天不可穿太厚。衣服要和外界气候,有个适应度,不可过于极端。并进一步指出:“寒热之时,妄自脱着,则伤于寒热矣。寒欲渐着,热欲渐脱。”
17、白话文: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18、解读:想多了就会消耗过多的心神,念头多了就会心志发散而不聚焦,欲望多了就会干扰清醒得运用智慧,事情多了就会感到身体疲劳。
19、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20、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上一篇:关键时刻见担当【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