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史怀古类古诗20首
1、(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2、(1)多借古说今,抒发北伐抗金的志向;
3、命薄不教人见妒,始知无宠是君恩。
4、莫信诗人竞平淡,三分梁甫一分骚。
5、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作,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
6、欢迎喜欢格律诗词的诗友,扫码入群:
7、考场中古诗的人物形象鉴赏百题汇编
8、宋代: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9、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10、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1、诗词丨冬去春来留不住,不负年华不负卿
12、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13、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14、玉槛珠帘总一丘,春魂多年在迷楼。
15、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16、淮水: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有时指淮河。南宋为宋金分界线,为战争前线。)
17、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8、表面看诗人是在追述西晋灭吴的往事,实际上是在表达对当时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国家危机四伏的深刻忧思。
19、八十三天犹汉饰,砍头十万又何之。
20、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二、咏史怀古诗代表作品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3、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4、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
5、先师指孔子,道指安贫乐道,治国之道;他向往的是决心效仿前贤,归耕田园的生活,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能够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即可。
6、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7、整体感知: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词人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8、元代: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
9、整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0、明朝作家文言文汇编(下)
11、炼字:“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生动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魂魄的昂扬飞动,又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12、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13、(注释)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14、弧矢威盈塞北屯,汉家飞将气如神。
15、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7、文库广开多领域,重收笔墨再从头。
18、中国最美10本书,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19、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但愿君王诛宰pi,不愁宫里有西施。
三、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1、D.叫卖之声和受冻雀儿、挨饿乌鸦的啼号之声一样凄苦,让人不忍心去听。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4、(一江春水评22号)虽无新意,挑不出毛病,投一票!(拂晓:22)秋访丞相祠堂,敬慕与感慨油然而起!七律威海参观定远号有感文/拂晓岸风猎猎涛声震,战舰沉凝屹浪前。舵浸百年腥血雨,炮遗甲午恶狼烟。北洋铁骨存沧海,将士英魂慰碧川。泪眼蓝空翔白鸽,军旗在望护疆天。
5、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6、整体感知:全诗寓情于景,将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7、 中唐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借咏史怀古来表关注日益恶化的社会政治。
8、赤壁/唐杜牧(咏史怀古类)
9、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
10、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11、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12、不知秦汉真天下,不及卢生一粱眠。
13、东风不与周郎便,商女不知亡国恨,
14、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15、代表作: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燕昭王》
16、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17、我担心.........致世界地球日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19、D.本诗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参与名理,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
20、好玩的国学,为您提供最有趣有益的国学文化。
四、咏史怀古的古诗
1、句子解析:修辞、用典、情感: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2、《汉宫词》唐·李商隐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3、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4、衙斋飒飒苦秋声,宦迹因缘绘事名。
5、两首诗歌在景物描写上各具特色,请比较二者的不同。
6、一代王朝兴盛,百姓受苦;一代王朝灭亡,百姓受苦。
7、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8、B.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9、句子解析:表现手法:对比。“一尺雪”与上文“衣正单”形成对比,突出卖炭翁生活的艰难。
10、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11、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1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1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4、2021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各区诗歌鉴赏汇编
15、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16、宋代: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17、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18、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起相图。
19、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20、(注释)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
五、咏史怀古的诗
1、这首诗的首联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
2、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3、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4、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5、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6、D.我爱湖山清绝地,抱琴携鹤住茆堂。(陆游《即事》)
7、吊陈独秀墓文/解之以动引领新潮醒国民,逃亡异地殁江津。一抔留得千秋冢,百折归来七魄身。松竹护持崇劲节,溪泉流响溢青茵。优游墓侧成蹊处,谁掐黄花奠故人。
8、炼字:“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触目惊心;“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情状,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
9、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10、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1、牛年说牛:八首古诗,读懂牛的品质
12、河北民,生近二边①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13、句子解析: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粉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趣横生而令人回味。
14、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15、神庙赤间齐目遥,马关签约恨难消。
16、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17、四大名著神点评,妙趣横生,以前真是白读了!
18、西行不再伤春尽,草长花红莺舞徊。
19、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0、都尉台前起朔风,节族空尽路西东。
上一篇:咏史诗及赏析【精选100句】
下一篇:追悼词七言绝句【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