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清照抒情诗
1、“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上片,秋光,近重阳,点明节序。此处的“黄昏”点明时间。落日的余晖已渲染在茫茫的天边,庭院里也变得昏黄、暗淡。一阵秋风吹来,又有庭树的叶子飘落,发出飒飒的声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一个人在院子里感到惊恐害怕,凄凉的景象恰似她如水的情怀。白天绿蚁曾使她醉倒,当夜幕要降临的时候,她酒劲过了,麻醉了的神经刚刚恢复正常,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北国沦丧,至今不的收复;家藏的大量的金石书画,荡然无存;相依为命的丈夫,在兵荒马乱中逝去;自己避乱江浙,飘泊无依。抚今追昔真是“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愁肠寸断。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肠,极言愁事熬心。
2、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
3、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4、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比较早期的作品,全词通过借宿酒醒之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来表达了词人内心惜花怜花的心情,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以及春天的热爱,而在这种情形下,词人也流露出了内心的苦闷,有可能是词人在想念自己的爱人。
5、金销藕叶希旧时天气旧时衣,
6、后面“点点滴滴”4个双声字,写尽词人在黄昏梧桐细雨声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7、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8、这首词写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和淡淡的闺怨之情。闺怨或者思妇诗词,是中国传统诗词的重要母题之一。但是李清照的作品却显得更为细腻和清丽,巧妙而富有才情,其愁不甚深,其语不甚悲,其辞不甚腻,所以更为动人。并且李清照是倚声大家,其用字用韵非常考究,读起来也很具有音乐美。
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0、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11、易安在近重阳之际追念丈夫,饮酒也无法排遣,酒醒时种种往事时他悲伤。明月照耀,她孤苦伶仃,夜阑不寐。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它与李清照的心曲在节奏、旋律、情调上似乎是合拍的。
12、详解《声律启蒙》全本!想学诗的快来补课吧!(第一)
1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4、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5、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16、“欲说还休”,有辛幼安“却道天凉好个秋”之慨。作者在上阕结句暗示,作者神情萧索,衣带渐宽,不是因为酒醉,也不为悲秋,那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对命运的感慨,对国事的担忧吧。
17、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8、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19、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点绛唇》《渔家傲》《如梦令》《声声慢》《醉花阴》《乌江》《长寿乐》...
20、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二、李清照抒情诗大全
1、第一首写作者年少游玩之事,写出顽皮儿女情态。第二首写作者身为女子时的春恨秋悲之情。值得提出的是,李清照喜饮酒,这是一般闺房女子不可做的事情,从饮酒也能看出李清照独立的人格品质。
2、李清照南渡初期,颠沛流离,在建康城曾有短暂停留,此词应该是做于此时。南渡之后,清照词风,从清新俊逸,变为苍凉沉郁。此时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只能用曲笔婉达。少女时代的清纯,中年时代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
3、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
4、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5、这两首小词也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易安词早期多轻灵可爱,虽偶有闲愁入词,但是绝不拖泥带水,并且其愁不深,含蓄而蕴藉,非常值得细读。
6、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7、释义: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8、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9、赵明诚对妻子的才情很是爱重,但是更为相信自己的才学。某日他把自己的诗词和李清照的作品混在一起,让朋友看。朋友审视良久说:余则尔尔,唯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最美。赵明诚为之叹服。
10、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1、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13、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14、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5、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16、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17、叶嘉莹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18、以下列举一些经典名句:
19、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2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三、诗歌鉴赏李清照
1、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季节在诗词中的美好吧!
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3、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5、(常用繁体字异体字用法表)
6、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7、“薄衣初试,绿蚁新尝”,薄衣,粗糙的衣服。《梁书·武帝记·入屯阅武堂下令》“菲饮薄衣,请自孤始”......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这种泡沫后来成为酒的代称,也叫浮蚁、碧蚁。意思是,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因为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今虑昔,情怀酸楚。词句承前。
8、遗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9、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10、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1、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12、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1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14、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5、这首词写得清劲健拔,不似女儿语。
1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7、这首词就作于李清照寓居金华期间。重点在“物是人非”四字。作者无语凝噎,在暮春时节无意梳妆,夕阳西下,犹如李清照的心情坠入黑夜。李清照的性格柔韧而坚强,所以拟轻舟探春既是排遣抑郁,也是性格的体现。但是作者用巧妙的比喻,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愁绪满怀,轻舟承载不起,从而显得愁绪更加承重和荒凉。
18、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1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四、李清照的情感诗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普希金(1799—1837年)俄国诗人。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一生写过800多首抒情诗、14首长诗和许多小说、戏剧、散文和文论。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囚徒》、《致大海》、《茨冈》、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浬金》和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其创作反映当时贵族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强烈追求。艺术上具有独创性、民族性和典范性。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诗歌的太阳”。
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4、有悠闲生活,亦有悲伤感叹,
5、最后作者以万钧之力喝风:风休住!作者如鲲鹏展翅,会攀登到蓬莱仙界。可见易安的志向和自信!这首词是易安婉约风格中的异类,也是一首飞扬自信的自勉之曲!
6、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7、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8、这首词应该是李清照最早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或写于易安少年时代,易安词非常善于刻画细节,有时还略带故事性。读起来代入感很强,刻画之人物也立体可见。这首词值得细看。
9、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10、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11、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
12、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1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收藏)经典古诗词链接汇总
15、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6、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
17、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8、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
19、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20、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五、古代诗人李清照的情诗
1、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4、李易安感叹这种情势,想起项羽尚且有不耻败亡之心,讥讽败亡之君臣。这首诗简洁明了,用语沉而有力,表达了坚定的抵抗之意。生死易事尔,而气节最重,若有抵抗之气,生可为人杰,死也可为鬼雄。可叹诸君不像项羽有破釜沉舟之志,只知狼狈逃窜。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释义: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
8、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诗词集解读其22|浣溪沙(2022第4期总32期)
9、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0、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11、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12、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1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诗词集解读其24|浣溪沙(2022第6期总34期)
14、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超级实用)!
15、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出嫁后和赵明诚夫唱妇随,共同整理书画金石,后因金兵入侵中原,加上丈夫的死去,她遭遇颠沛流离和再婚的不幸……或许那个时代给了她很多苦和愁,但是她却为我们展现了无尽的风华和才情。
16、戴望舒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戴望舒生前出版过四种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本书从其作品中精选了多篇经典诗作,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恫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若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将其设为“好评”,谢谢!。
17、这首诗写在南渡之后。北宋末年,靖康之变,金国掳走徽钦二帝,天下震动。缙绅多举家南迁,当时将士也多无抵抗之志,纷纷倒戈弃地,民多怨声。
18、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19、“探金英知近重阳”探,仔细察看。金英,黄色菊花。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女主人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道重阳佳节临近了。按照古老的习俗,人们要在重阳节这一天,团聚、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古时重阳节人们的活动。年轻时她曾写《醉花阴·重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丈夫赵明诚仅仅是暂别就使她的感情禁受不住,她比菊花还要消瘦了;而今国破家亡,明诚逝世,她转徙江浙,“独在异乡为异客”“近重阳”抚今追昔,又何等的“情伤”。
20、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所著的《离骚》,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抨击黑暗现实,表达了自己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述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