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岳飞写满江红的背景资料【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岳飞满江红写作背景 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下片写了三层意思:对金贵族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

一、岳飞满江红写作背景

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下片写了三层意思:对金贵族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岳飞在这首词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密切结合着的。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3、《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4、(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5、按程垓词“况人间元似,泛家浮宅”,吕本中词“对一川平野,数椽茅屋”,康与之词“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严羽词“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俱与此同。

6、你好,这个不是思乡诗的,是抒发安国情怀的,(诚心为你解决问题希望能帮到您,点击一下(好评)吧亲,非常感谢)

7、西泠印社名家高申杰老师丨帘外月胧明

8、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这里泛指中原。

9、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10、怒发冲冠(nùfàchōngguān),凭栏处(pínglánchù)、潇潇雨歇(xiāoxiāoyǔxiē)。抬望眼(táiwàngyǎn),仰天长啸(yǎngtiānchángxiào),壮怀激烈(zhuànghuáijīliè)。三十功名尘与土(sānshígōngmíngchényǔtǔ),八千里路云和月(bāqiānlǐlùyúnhéyuè)。莫等闲(mòděngxián),白了少年头(báileshàoniántóu),空悲切(kōngbēiqiè)!

11、此词后段第六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宋词如此者甚多,如柳词别首之“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周紫芝词“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皆与此同。

12、而根据《南征录汇》的记载,“自俘宋女入洗衣院,王子得乘隙间,怂恿献俘。取三百人入院,兀术既败,怒取十人入宫,自此浣院日空,宫苑日盛。”这里提到的洗衣院可不是金国皇室洗衣服的地方,而是金国军妓所。建炎二年(1128年),当北宋的一种俘虏抵达金国之后,金太宗给北宋的俘虏举行牵羊礼,除了徽宗、钦宗父子,还包括皇后、皇子、皇妃、公主在内的一千三百多人。所有这些人,除了皇帝、皇后被剥了衣服给件羊皮披着,其他人全都是光溜溜的袒露着身体,脖子上被牵根套绳,让人像牵羊一样牵着走。

13、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更是极写其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14、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15、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16、尺寸:34cm*34cm

17、此方老挝石印章颜色十分纯正鲜艳,红的通透,质地很不错,古兽头顶有一缕橙黄色彩,祥瑞之兆,富贵十足,雕刻工艺考究;边款和落款篆刻岳飞词句,霸气干净利落的刀法,印文典雅端正,尽显大方。

18、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一扫花柳楼阁、珠歌翠舞而空,有惊心动魄之致。

19、长按下图,关注公证号,每天学语文。

20、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二、岳飞写满江红的背景资料

1、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千里万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2、此方印章品相很不错,乳白色很是纯正,温润细腻质感,古兽造型设计的很巧妙,动作形态均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威武体硕;石身边款篆刻岳飞词句,刀法老练十足,遒劲有力,印文画面大气古典,很有感觉。

3、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写自己已30多岁,建立的一些功业已化为了尘土,只留下当年披星戴月转战千里的回忆。

4、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5、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6、❤欢迎留言,不吝赞赏❤

7、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巧(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写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8、然而,即使宋廷百般搜刮,仍然难以满足赔偿要求,金人于是要宋钦宗再次前往协商,宋钦宗不敢不从,结果就此被金人扣押。且不说宋钦宗在金营受尽折磨,朝廷听说皇帝被扣押后,更是加紧搜刮,不仅直接深入民宅明抢,更是令百姓五家为保,相互监督举报。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金人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9、《满江红·写怀》一般指《满江红·怒发冲冠》。

10、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

11、这方印章色彩很显奢华大气,选用质地一流的青田紫檀菜花黄,黑黄色的搭配很是好看,高雅之气尽显,石质细腻润泽,雕刻工艺考究。边款印文篆刻岳飞小重山词句“欲将心事付瑶琴”,意境十分美好,让人痴迷其中,刀法篆刻精美大方,可见技艺之精妙。

12、以上便是“靖康之变”中的惨状,可以说历史上被灭之国众多,亡国之君也不少,但像北宋这样悲惨和屈辱的,仅此一例。表达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重拾旧山河的爱国之情!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和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岳飞的《满江红》创作时间有三种说法:

13、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1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即以文学家眼光论之,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诵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人谗害,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复可望眼见他率领十万貔貅,与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15、释文: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16、因为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当时岳飞愤怒到了极点,岳飞一生对朝廷忠心耿耿,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志向远大,精神让人敬畏。但是在他打仗获得胜利,班师回朝后,却被人陷害,手中的兵权也被收走,最后含冤入狱。在他悲愤之余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

17、另一说:认为《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18、尺寸:9x9x4cm

19、尺寸:4x7cm

20、边款:潇潇雨歇,满江红句,恭庵刻,庚子十二月

三、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

1、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2、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3、释文: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注释)此词写于靖康耻(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徽宗赵佶、钦宗赵恒被俘北去,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刚刚建立之时。陈迁辉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5、边款:秀色隐空山,岳飞题池州翠光寺,庚子冬月恭庵刻

6、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7、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8、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9、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10、郭京声称自己懂得六甲法,只要用7777人就能将金兵击退,生擒两位主将,如此玩笑之语竟然令朝廷欣喜若狂,当即封其为成忠郎,赏赐大量金银令其招兵,而郭京招兵不选身强力壮者,而只选八字符合六甲者。结果可想而知,金兵于同年闰十一月攻破开封外城。

11、释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13、D.这首词语言朴实粗犷,掷地有声,很好地表达了悲愤激越的情感。

14、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15、其实在抗金战争中,岳飞功不可没,在岳飞的带领下,奋力抗击金军入侵,平定盗寇和内乱,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和敌人斗争,精忠报国的精神使人敬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6、西泠印社名家高申杰老师丨林泉胜景幽

17、A.开头三句写作者倚栏远眺,在一片风雨凄迷中,作者仿佛看到了中原人民在金兵铁蹄蹂躏下辗转呼号的惨境,以致于“怒发冲冠”。

18、此贴书法为岳武穆小重山词,内容含蓄委婉却深切体现出自己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内心;高申杰老师以楷书所作,书法妍美遒劲,温润典雅,古韵十足,笔法骏爽疏朗,字字皆美善,自然率意,寄情于笔下,真叫人叹服。

19、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20、尺寸:4x4x5cm

四、岳飞的代表作满江红

1、尺寸:5x4x5cm

2、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4、此种词原不应以文字论长短,然即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5、满江红岳飞(南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8、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9、边款:岳武穆词小重山,庚子暮冬恭庵高申杰书。

10、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11、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12、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主战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是有其必然性的。

13、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14、边款:岳武穆词满江红全款,辛丑正月,恭庵刻于申江东岸忘情精舍。

15、变体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吕渭老《满江红·燕拂危樯》为代表。此亦柳词体,惟前段第三句减二字异。

1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这首《满江红》即以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严格遵循时间顺序,结构层次分明,语言洗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一般特点。

18、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19、之后,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宋徽宗被囚禁九年,最终于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死于五国城,终年54岁。而宋钦宗则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因参加马球赛,因坠马而被踩死,终年57岁。

20、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五、岳飞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满江红

1、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变体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以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换头句多押一韵。按晁补之“莫话南征”词“清时事,羁游意,尽付与,狂歌醉”,段克己词“活国手,谈天口,都付与,尊中酒”正与此同。

4、西泠印社名家高申杰老师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满江红是词牌名,以满江红作为词牌名的作品有很多,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的《满江红·敲碎离愁》、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等,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创作背景有三种说法,分别是:这首词为岳飞30岁第一次北伐时所作。公元1136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在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岳飞于入狱前不久创作此词。

6、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如写于绍兴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7、此方印章印文内容为“秀色隐空山”,岳武穆词句,字体篆刻柔美典雅很是好看,意境优美,边款文字干净大方,秀丽妍美;石质选用的是一流的老挝石,黑色的色彩比较显奢华低调,雕刻于石上的古兽却鲜艳十足,一抹朱红很是惹人喜爱,富贵祥和的象征,质感细腻温润,很不错。

8、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10、很多人对于岳飞的诗词都停留在满江红,但其实他还有许多出众的作品,比如满腔抱负却无人赏识时的“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那般豪情万丈,却借着琴弦将无言的内心呐喊出来。

11、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2、下片情感浓厚,具体说说下片有哪些情感?(4分)

13、《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发现以来,世人一直认为是岳飞的作品。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命将《满江红·怒发冲冠》刻于杭州岳飞庙碑之上,并由赵宽书写,显然认为此词系岳飞所作。明人徐阶(1503—1583)所编《岳集》持相同观点。

14、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1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16、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创作背景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17、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18、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19、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20、变体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以张元干《满江红·春水连天》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五句、后段第七句皆押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