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借物喻人的诗句有哪些
1、小草是装饰者,它装饰了美丽的春天,打扮了广大的大地,心灵上的也是一片绿色,一棵小草是一道风景,几棵小草相互依偎在一齐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才是独特的风景,绿了田野,绿了小路,绿上人们的心田。
2、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5、《竹石》(作者)郑燮(朝代)清
6、岁月就在等待中,悠悠而过。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9、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1、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12、我们不难发现,借物喻人的文章,一般都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所以引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文章,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到“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的相似之处,这样才能喻得恰当自然。而学生往往出现的错误是,对物的认识很笼统,不能针对物的某一特点进行清晰的表述,同样,对所要喻的人的品格也总是用几个抽象的词语进行概括。因而,没有解决为何要用此物喻此人的问题,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非常模糊。于是,找到“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的相似之处,是写好此类文章的首要条件。
13、@定义:就是借助某一事物(动物、植物、静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14、“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15、分析“物”的形象本质(品质);
16、粉笔呀,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于他人,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奉献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这是对你的赞颂,你是多么的伟大,我赞颂你,粉笔!
17、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旱。这正是反映了它不畏恶劣环境,仍能茁壮成长的性格。选择仙人掌送朋友,可以激励其上进。
18、小草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到来之前,随眼可见遍处都是绿草,眼前都是一片绿的世界。作家笔下的小草描述的生动形象,为小草写下了一篇篇颂章,绿草就是富有生命力的。的确,每一株草,不,应是每一种事物都富有生命力。
19、小蚂蚁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真令我敬佩。一提起小蚂蚁,我的心中就会浮现出我们的建筑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情景。
20、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子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二、有什么借物喻人的诗
1、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美丽。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的梅花,你就不被它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吗?他们无论严寒酷暑,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的工作,是多么伟大呀!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她)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4、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5、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8、最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如何行文。我们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十分慎重,因为我们担心如果选择的范例文本不当,容易导致学生会统一写成“杨朔体”。经讨论,我们采取的方法是,点评学生的随笔。只要引导学生要把物的特点和人的品格写具体。
9、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
10、《墨梅》——元代:王冕
1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前四句)
12、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
13、《竹石》全诗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14、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5、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6、周敦颐 《爱莲说》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坚持不懈是仙人掌的精神,它坚强地忍受着阳光的暴晒,最终得到了雨季的眷恋。
18、写“借物喻人”的文章具体要求:
19、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20、(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但是青松依然挺拔笔直。要想知道这青松的高洁品格,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之后。
三、有关于借物喻人的诗句
1、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2、“为什么呀?”我总是忍不住问祖母。祖母笑而不语,她一边忙碌着给我从坛子里掏出腌好的酸豆角,一边跟我一边听她说她年轻时的故事,她给别人做2份工挣钱给父亲凑学费,她和爷爷去几十里以外的山上砍柴,弥补家用;她自己圈一块地,自己种点蔬菜,减少买菜的开支……
3、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人们都不愿意出门,可是梅花还是在冰雪中,在它那弯弯曲曲的枝干上怒放着美丽的花朵。在白色的世界里,它显得那么显眼、那么美丽。如果你独自走在冬天萧条的小路上,突然发现旁边有一树梅花,那该是多么大的惊喜!
4、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文章呢?
5、寻找人与物的相似点。
6、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涵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7、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自喻)
8、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
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11、但,留着皖南人基因里的勤劳和智慧,一定永远不会作废!
12、我自己不会腌,也不想去腌。但婆婆会从远方寄来她对我们的爱。
13、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4、可奶奶也硬是要说菱角是甜的,我又有什么办法?况且她做菱角的方法也是那么老几样,有时放在粥里炖,或是加油、肉丝、菱角,添水烧几下,微苦的香味溢出来,淡淡笼着蒸汽。
15、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16、具有三叶草品格的人啊,你的外表看似普普通通,内在却有着一颗三叶草花一般的小而高贵的心。三叶草,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花草。
17、为什么呢?我问奶奶,奶奶背对着我,一言不发。她布满斑纹的手执着老式木勺,轻轻地转动,菱的味道溢出来,久散不去。黄昏的时候,我看见她也是这样背对着我,用长竿将菱角拉到身边,捉去附在上面的田螺卵,十分爱惜的样子。我这道这批菱角会被风干,寄到城里,可给我们吃很久,她总是这样。
18、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
19、冬天,是四季里最没生气的季节,就连唯一能给大地增添一些绿色的松柏,也盖上了厚厚的雪被。那些在夏天里开得茂盛的花都枯萎了,就连矮小的枝头也被沉重的雪压得奄奄一息。
20、但是腌制豆角却是件繁琐的事。每到夏季来临,豇豆上市,祖母便去菜场买来最新鲜的豇豆,在泉水里洗净,晾干,撒上盐,腌制好后,装进陶土做的坛子,盖上碗,旁边加水封坛。然后,放在院子角的葡萄架下,等待。
四、描写借物喻人的诗句有哪些
1、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2、秋天的时候,她寄腌萝卜响,春天的时候,她寄腌糖蒜,夏天的时候,她寄腌生姜,冬天的时候,她寄腌鱼,腌肉……
3、我的眼睛忍不住湿润了。这坛子里的腌豇豆,在浓烈的盐水里,流尽了青翠,沉淀,蜕变,成为一根根金黄灿烂的“金豆条”,成为人们最爱的美食。祖母的一生,何尝不像这豇豆一样,在岁月的磨难中,付出了青春,留给了儿女们幸福灿烂的生活。
4、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5、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已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6、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7、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8、@好处:突出中心思想,立意更深远,情感表达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9、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0、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1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12、我也是听信的。我们也想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但无奈,与生俱来的喜好是改不掉的,四川人爱吃辣,上海人爱吃甜,皖南人,口味重,又辣又咸!特别是咸菜!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5、你看它那笔直的身躯,多像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不向黑暗屈服。你点燃它时,会看到一束跳动的火苗,那火苗是那么洁白,就像圣母的光辉。
16、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们试用周杰伦的歌词《蜗牛》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17、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18、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德奥弗拉斯多
1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咸菜有很多品种,有腌雪里蕻,腌大白菜,腌萝卜,腌韭菜,腌红薯茎,腌豇豆,腌生姜、腌辣椒……凡是能腌的,都会被母亲用盐码上,包括鸡、鸭、鹅、肉、蛋!
五、有关借物喻人的诗句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2、《石灰吟》——明代:于谦
3、《青松》——近现代:陈毅
4、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小的时候,我常常等不急了,要去扒开坛口看一看。祖母总是阻止我。“什么时候才能吃呀?”我总是不解地发问。“做饭要讲火候,做事要讲分寸,腌豇豆呀,要讲耐心,学会等待,只有充分沉淀,才有最好的美味。”奶奶悠悠地说。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8、草虽然渺小,但它代表的那种精神就是它的生命价值。
9、九九小学六(2)班剧展博
10、例如作家肖复兴的散文《苦瓜》,文章记叙的是母亲种植苦瓜的事件。把要写的对象,融入一件事情当中写,有情节,有故事。
11、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12、3:摄影、书法、美术作品20幅内;
13、郑板桥(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竹自喻)
14、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6、(声明:投稿文责自负,主编有修改权)
17、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18、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如蜡烛品格的人。比如,我们辛勤的园丁——老师。他们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道理教给学生。每天认真细致地批改着作业,即使生病了,也坚持站在讲台上。他们就这样为学生付出,没有任何怨言。所以,我们才由愚钝变得睿智。
19、“如果我是一道微光,就一定给你灿烂的光芒。”蜡烛就是这样做的,给予别人的多,想着自己的少。
20、后来,我成家了,先生和我都是皖南人,离开皖南,来到上海。上海人一般很少吃腌制的东西,科普类推广也一再强调,腌制类的东西要少吃,致癌,致各种疾病,致各种!
上一篇:含有千字的诗【精选100句】